组合式易调参抽油机皮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815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抽油井生产的组合式易调参抽油机皮带轮,由大、小皮带轮(1)、(2)、沉头螺栓(3)、弹簧垫(4)、螺栓(5)、端盖(6)、平键(7)和顶丝(8)组成,大皮带轮(1)套装在小皮带轮(2)之外,一侧用端盖(6)联接固定。当油井需要调整冲次时,只需拧动螺栓、顶丝,将与大轮相连的端盖整体拆下或装上即可。此种组合式皮带轮操作便捷,工作安全可靠,利用它可以方便灵活、较为轻松地完成抽油井调参工作,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效率和油井生产时效,宜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抽油井生产的机械部件组合式易调参抽油机皮带轮。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油井的供液能力在不断变化,为使油井始终处于最佳生产状态,需经常调整抽油机工作参数,而最常采用的办法是调整冲次。矿场通常采用调整抽油皮带轮来达到调整冲次的目的,亦即当油井供液能力好时采用大冲次皮带轮来提高泵效,达到增产目的;反之,当油井供液能力较差时,改用低冲次皮带轮,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目前,由于现有皮带轮结构上的原因,抽油井调参即皮带轮调整更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最常见的是皮带轮生锈卸不下来,有时不得不动用电气焊,造成电机轴或皮带轮报废,甚至动用吊车将需要调参井的电机对调,使油井停产时间过长,因而调参工作既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又带来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组合式易调参抽油机皮带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此种组合式皮带轮由大皮带轮、小皮带轮、沉头螺栓、弹簧垫、螺栓、端盖、平键和顶丝组成,其结构、组装特征如下大皮带轮内装有小皮带轮,两皮带轮一端装有端盖;端盖外圈和内圈各6个螺孔内分别穿入沉头螺栓、弹簧垫和螺栓将端盖与大、小皮带轮分别联接紧固,端盖内侧键槽内设有平键,外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易调参抽油机皮带轮,由大皮带轮(1)、小皮带轮(2)、沉头螺栓(3)、弹簧垫(4)、螺栓(5)、端盖(6)、平键(7)和顶丝(8)组成,其特征在于,小皮带轮(2)装在大皮带轮(1)内,两皮带轮一端装有端盖(6);端盖(6)外圈和内圈各个螺孔内分别穿入沉头螺栓(3)、弹簧垫(4)和螺栓(5)将端盖(6)与大、小皮带轮(1)、(2)分别联结紧固,端盖(6)内侧键槽内设有平键(7),外侧设有2个顶丝(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刘树明李阳光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河油田华飞科技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