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376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所述系统按提取工艺流程包括顺次连接的提取装置、浓缩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提取装置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浓缩装置的上部连通;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气相进口和液相出口,所述的气相进口高于液相出口,所述的液相出口与提取装置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连续回流提取工艺,通过设置提取装置,浓缩装置和冷凝装置,可以实现一次投料,一次添加提取液,连续操作,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提取液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
本技术属于药物提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中药材的提取系统。
技术介绍
中药的提取浓缩技术是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中药成品的品质和生产成本。目前常用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提取后的中草药提取液或提取物仍是混合物,需进一步除去杂质,分离并进行精制。在上述三种提取方法中,溶剂提取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常规的溶剂提取工艺操作包括提取罐、浓缩器和冷凝器等,使用提取罐在提取药物时一般是将中草药原料放入提取罐内,加入5~8倍量提取溶剂,然后浸泡加热,提取罐底部设有一个过滤的筛网和一个提取液出液口,加热提取一定时间后,将提取药液从出液口放出,药渣保留在提取罐内,然后在加入4~6倍溶剂进行第二次提取,如此进行2~5次提取,直到有效成分基本提取完毕再停止提取,收集各步提取液进入下一道浓缩工序。由于常用的提取罐属于上述分次回流提取,故此所使用的提取溶剂用量大,一般为药材用量的10~20倍,导致浓缩耗能高,生产周期长,故此生产效率低下。CN203469533U公开了一种中药连续回流提取装置,采用连续回流提取原理,结合外循环浓缩技术,将提取、浓缩两道工序集中于一套设备内,并设置有溶剂贮罐,在罐内调节溶剂的浓度,达到规定提取溶剂的浓度后放入提取罐内,保证提取过程提取溶剂不会产生变化,同时设置有分离罐,浓缩器,蒸发室,一次完成加热提取、药液分离、减压浓缩、溶剂返回提取等多项操作,具有高效,便捷,可连续生产的特点。但该装置中提取罐的设计无法实现中药原料的充分搅拌,进而影响对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CN204502456U公开了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包括组织捣碎器、提取罐、固体废料离心罐、浓缩釜、冷凝管、溶剂回收器等,所述提取设备由组织捣碎器连接提取罐,提取罐底部连接固体废料离心罐,通过管道连接浓缩釜,浓缩釜后接冷凝管和溶剂回收器,所述固体废液离心罐可通过侧门取放。使用时,可将植物材料加入组织捣碎器,经捣碎后,用提取溶剂冲入提取罐,提取结束打开排放开关,渣液到达固体废料离心罐,提取液离心后经管道到达浓缩器,残渣固体留在固体废料离心罐中。提取分离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废物处理和溶剂回收,环保节能。但该设备无法实现连续回流提取操作,无法连续生产,在实际的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应用中生产效率低且提取过程繁琐。CN205598704U公开了一种空气能植物活性物提取系统,包括提取罐、真空浓缩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制冷剂回路,提取罐用于提取植物活性物,真空浓缩器用于浓缩提取的植物活性物,并将溶剂分离,冷凝器将从真空浓缩器出来的溶剂进行冷凝,并供给提取罐,第一换热器包括互相换热的加热水管与制冷剂换热管,加热水管向提取罐与真空浓缩器供热;第二换热器包括互相换热的冷却水管与制冷剂换热管,冷却水管向冷凝器供冷;制冷剂回路由第一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换热管、第二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换热管、制冷剂管路及压缩机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该装置提高了系统的集成程度,提高了系统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系统能耗。但由于提取罐的常规结构并未对提取效率产生有益影响。综上所述,目前急需一种可实现连续回流提取操作的提取系统,使之可连续化生产,并大规模应用;同时,对提取装置也需进一步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提取效率低,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本技术采用连续回流提取工艺,通过设置提取装置,浓缩装置和冷凝装置,在提取装置中对药材原料进行温浸提取,提取一段时间后,提取液流入浓缩装置中,在浓缩装置中加热蒸发,冷凝后循环至提取装置,再次参与提取,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提取系统可以一次投料,一次添加提取液,实现了提取、蒸发和冷凝回流的连续化操作,大幅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提取液用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提取装置1、浓缩装置2和冷凝装置3;所述提取装置1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浓缩装置2的上部连通;所述冷凝装置3包括气相进口和液相出口,所述的气相进口高于液相出口,所述的液相出口与提取装置1的顶部连通。本技术采用连续回流提取工艺,通过设置提取装置,浓缩装置和冷凝装置,可以一次投料,一次加提取溶剂,连续操作,保证提取过程中提取溶剂不会产生变化;其中,浓缩装置可用于浓缩提取原料液中的有效成分,并将其中的溶剂分离,冷凝装置可将浓缩装置分离出的有机溶剂冷凝,并回流至提取装置内,从而实现工艺的连续运行,并可用于连续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取装置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腔体14和第一封头18。第一腔体14和第一封头18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便于后续维护和检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14为双层空腔结构。双层空腔结构提高了腔体的保温性能,使防止罐体内的水蒸气保持蒸汽状态,持续与罐体内的药材接触,提高提取效率。所述第一腔体14外侧环设有第一加热部件15。第一加热部件15环设在第一腔体14外侧,有利于对腔体内的原料和提取液充分加热,提高提取效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部件15外侧包覆有第一保温层16。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温层16为气凝胶毡层、玻璃棉毡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或岩棉板层。提取系统在运行阶段需要对其中的提取装置1进行加热,设置双层空腔结构和保温层的目的在于对提取装置1进行保温,从而缩短搅拌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14外侧上部设有维修口13。维修口13的尺寸大小根据设备规模适当调整。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14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14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液体分布装置12,所述液体分布装置12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上部。经冷凝装置3冷凝的部分溶剂通过液体分布器进入提取装置1,在液体分布器的作用下均匀分散在提取装置1内,有助于回流的部分有机溶剂与原料充分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14顶部设有进料口11。通过进料口11注入药材原料。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14下部设置有筛板17,所述筛板17位于所述第一封头18上方。设置筛板17的目的之一在于支撑提取装置1内的原料,目的之二在于防止少量药渣进入到第一封头18底部堵塞管道,导致蒸汽无法顺利进入到浓缩装置2中。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封头18为锥形封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封头18底部设有可开合的排渣口19。第一封头18采用锥形结构,当排渣口19打开后,药渣因自重从排渣口19顺畅排出,不易残存在封头死角影响后续清洗,解决了传统的提取装置1排渣慢,药渣容易搭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按提取工艺流程包括顺次连接的提取装置(1)、浓缩装置(2)和冷凝装置(3);所述提取装置(1)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浓缩装置(2)的上部连通;所述冷凝装置(3)包括气相进口和液相出口,所述的气相进口高于液相出口,所述的液相出口与提取装置(1)的顶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按提取工艺流程包括顺次连接的提取装置(1)、浓缩装置(2)和冷凝装置(3);所述提取装置(1)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浓缩装置(2)的上部连通;所述冷凝装置(3)包括气相进口和液相出口,所述的气相进口高于液相出口,所述的液相出口与提取装置(1)的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装置(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腔体(14)和第一封头(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为双层空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外侧环设有第一加热部件(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15)外侧包覆有第一保温层(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16)选自气凝胶毡层、玻璃棉毡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或岩棉板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上部设有维修口(13)。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14)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液体分布装置(12),所述液体分布装置(12)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上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顶部设有进料口(11)。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下部设置有筛板(17),所述筛板(17)位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杨满辉
申请(专利权)人:朗致集团万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