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过转丝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71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过转丝杠,含有大丝杠(4),大丝杠(4)设有前端头大径(8)及后端头大径(5),大丝杠(4)与大螺母(2)相互配合,驱使大丝杠(4)作轴向运动,其特征在于大丝杠(4)的前端头大径(8)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前端头之间制有防过转光杆(6)。(*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过转丝杠,它主要应用于防止压滤机中电机通过大小齿轮驱动的丝杠,因操纵失误而造成过转的大推力使丝杠卡死的重大事故。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压滤机中用于推动压滤机合拢和拉开压滤板卸渣的大丝杠,皆不具备防过转性能,当压滤机工作时,由于操纵系统的故障,安装在大齿轮上的大螺母可随大齿轮不停的转动,所以仍能驱使大丝杠继续前进或后退,一直到大丝杠端头大径即丝杠螺纹终点,才因大丝杠端头大径与大螺母相撞而卡死,卡死的压力达50×104N之多。一般情况下,用户使用现场无条件使卡死的大螺母与大丝杠脱开,既使是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厂家,欲使其脱开也非常困难,甚至无法脱开。由于这个原因,已有的选矿厂不得不将卡死的价值20万的主设备报废。在生产厂试车时,因误操作而卡死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保证大齿轮能按预先规定的程序不发生过转,有的在控制系统上采用了双套保险,但由于现场使用条件较差及种种现实原因,过转而卡死的现象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本技术的目的是想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丝杠,使用该丝杠可解决在压滤机工作时,当电机失控,不能按规定停止,而仍继续带动大齿轮转动,驱使大丝杠继续前进或后退时,大丝杠端头大径与大螺母端面不会相撞卡死。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含有大丝杠,在大丝杠的两端设有前后端头大径,大丝杠与大螺母相互配合,驱使大丝杠作轴向运动,其结构特点是在大丝杠的前端头大径内侧面与大丝杠螺纹前端头之间制有防过转光杆。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为在大丝杠的后端头大径内侧面与大丝杠螺纹后端头之间也制有防过转光杆,即在大丝杠的前后端头大径内侧面与大丝杠螺纹前后端头之间皆制有防过转光杆。大丝杠的前后端头大径内侧面与大丝杠螺纹前后端头之间的防过转光杆的长度皆比大螺母长15-25mm,其最大外径则小于大丝杠内径1-2mm。本技术由于采用在大丝杠的前端头大径内侧面与大丝杠螺纹前端头之间制有防过转光杆,因而在压滤机工作过程中,若因电机失控不能按规定停止而使大丝杠仍继续做前后轴向运动时,大丝杠转到一定的规定位置时,即大丝杠端头大径尚距大螺母端面规定长度的情况时,大丝杠的螺纹已经终了,此时大丝杠与螺母之间螺纹已经脱开,使大螺母虽然不停的转动,但不能驱使大丝杠前进或后退,这样就达到了防止大丝杠端头大径与大螺母端面相撞而卡死的目的。此时操作者人工推动压滤板并将电机打反转,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工作。当在厂家单项试车时,往往不装压滤板,仅装活动压板,而且是人工单项操作,此过程中也可能造成失误,造成大丝杠后端头大径与大螺母卡死,因而采用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即可避免此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由图1可以看出,大丝杠4的前端头大径8的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前端头之间制有防过转光杆6,当装在大齿轮1上的大螺母2随大齿轮1转动时,大丝杠4即实现前后轴向运动,大螺母2不停止转动,则大丝杠4也不停止运动,图中的7为活动压板,3为机体导向筒,5则为大丝杠后端头大径。当大丝杠4轴向运动时,其前端头大径8尚未与大螺母接触时,其螺纹已脱开,不随大螺母转动而停止轴向运动,因而其到保险作用。由图2可看出,大丝杠4的后端头大径5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后端头之间也制有防过转光杆9,此方案能有效地防止生产厂家在试车时,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后端头大径5与大螺母2卡死现象。大丝杠4的前后端头大径8的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前后端头之间的防过转光杆6及9的长度皆比大螺母长15-25mm,防过转光杆6及9的最大外径小于大丝杠4内径1-2mm。权利要求1.一种防过转丝杠,含有大丝杠(4),大丝杠(4)设有前端头大径(8)及后端头大径(5),大丝杠(4)与大螺母(2)相互配合,驱使大丝杠(4)作轴向运动,其特征在于大丝杠(4)的前端头大径(8)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前端头之间制有防过转光杆(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转丝杠,其特征在于在大丝杠(4)的后端头大径(5)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后端头之间也制有防过转光杆(9)。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过转丝杠,其特征在于大丝杠(4)的前后端头大径(8)及(5)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前后端头之间的防过转光杆(6)及(9)的长度皆比大螺母(2)长15-25mm,其最大外径则小于大螺杠(4)内径1-2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过转丝杠,它是在现有的大丝杠4的前端头大径8内侧面与大丝杠4螺纹前端头之间设一防过转光杆6。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该防过转丝杠可有效防止因电机失控或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丝杠与螺母卡死的现象发生,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H25/24GK2509378SQ0126123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逢志, 王纲 申请人:烟台冶金矿山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逢志王纲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冶金矿山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