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70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渗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施工需要材料及工具;(2)进行背水面渗漏范围及渗漏点确认;(3)全面清理已确认好的渗漏点面的污渍和杂物;(4)使用防水材料对建筑物渗漏点进行封堵;(5)再次进行渗漏检查,检查已封堵部位且同时检查封堵范围之外是否出现渗漏;(6)如再次出现渗漏则增大防水材料摊铺面积;(7)利用密封胶对已摊铺到位的防水材料可能存在的裂纹、缝隙进行封闭,消除封闭层存在的渗漏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达到预期封堵效果,且封堵厚度、摊铺面积小,有利于节省防水材料。

New technology of building leakage se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渗漏处理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存在大量微细裂纹,所以混凝土楼面是带缝工作的,如果这些裂缝形成贯通裂缝,就可能造成混凝土楼面渗漏,可以说混凝土楼面渗漏是当前民用建筑突出的质量通病之一,该通病不光影响建筑物的感官,还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事关建筑物结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人民的重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追求,加剧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严格要求,消除建筑物渗漏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在迎水面进行渗漏封堵,诸如注浆封堵、涂刷防水涂料等方法,在防水堵漏前,都需要对原装修层进行拆除,再对迎水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渗漏封堵,这样施工弊端和缺点很明显,首先拆除创面大,对结构破坏面也大,其次防水处理后恢复时使用材料多,维修周期长,并且因为拆除装修层面时对结构层的影响,易导致漏点移位或变多,使得处理后防水质量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以解决在迎水面进行渗漏封堵时对结构破坏面大,防水处理后恢复时使用材料多,维修周期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包括如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施工需要材料及工具;(2)进行背水面渗漏范围及渗漏点确认;(3)全面清理已确认好的渗漏点面的污渍和杂物;(4)使用防水材料对建筑物渗漏点进行封堵;(5)再次进行渗漏检查,检查已封堵部位且同时检查封堵范围之外是否出现渗漏;(6)如再次出现渗漏则增大防水材料摊铺面积;(7)利用密封胶对已摊铺到位的防水材料可能存在的裂纹、缝隙进行封闭,消除封闭层存在的渗漏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物渗漏封堵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施工需要材料及工具;(2)进行背水面渗漏范围及渗漏点确认;(3)全面清理已确认好的渗漏点面的污渍和杂物;(4)使用防水材料对建筑物渗漏点进行封堵;(5)再次进行渗漏检查,检查已封堵部位且同时检查封堵范围之外是否出现渗漏;(6)如再次出现渗漏则增大防水材料摊铺面积;(7)利用密封胶对已摊铺到位的防水材料可能存在的裂纹、缝隙进行封闭,消除封闭层存在的渗漏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斌曾丽刘建生殷东哲张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唐国际绍兴江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