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666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台本体、钩编机构,钩编机构结构还包括后纬纱针杆、前纬纱针杆、钩编针、纬纱针、高密度针排、机针排嘴杆、驱动轮、钩编针杆,后纬纱针杆、前纬纱针杆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纬纱针槽,后纬纱针杆、前纬纱针杆纵向平行安装,后纬纱针杆的纬纱针槽与前纬纱针杆的纬纱针槽纵向一一对应同中心线分布,纬纱针一一镶嵌在后纬纱针杆和前纬纱针杆的纬纱针槽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针排的密度重新设计,采用经纱针26‑36针/英寸,提高了针排的经纱针的排列密度,编织出来的织带针步更加密集,强度系数较高,创造了质的飞跃的创新性产品,在行业范围内是一种新型的史无前例的钩编机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化学纤维的机械虽然包括多种化工机械,现被认为是纺织机械的延伸,属广义的纺织机械。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现有技术的针排密度最高只有做到经纱针24针/英寸的密度,编织出来的织带针步较为稀疏,强度系数普通,本专利将针排的密度重新设计,采用经纱针26-36针/英寸,提高了针排的经纱针的排列密度,编织出来的织带针步更加密集,强度系数较高,创造了质的飞跃的创新性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针排密度最高只有做到经纱针24针/英寸的密度,编织出来的织带针步较为稀疏,强度系数普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台本体、钩编机构,所述钩编机构结构还包括后纬纱针杆、前纬纱针杆、钩编针、纬纱针、高密度针排、机针排嘴杆、驱动轮、钩编针杆,所述后纬纱针杆、前纬纱针杆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纬纱针槽,所述后纬纱针杆、前纬纱针杆纵向平行安装,所述后纬纱针杆的纬纱针槽与前纬纱针杆的纬纱针槽纵向一一对应同中心线分布,所述纬纱针一一镶嵌在后纬纱针杆和前纬纱针杆的纬纱针槽内部,并且每条纬纱针前后分别通过过渡配合镶嵌在纬纱针杆和前纬纱针杆两个纬纱针槽内部,所述纬纱针的后方顶端与后纬纱针杆后端面持平,所述钩编针安装在前纬纱针杆上方的钩编针杆上,下方的顶端指向纬纱针与高密度针排的接触部位,所述高密度针排并排分布并通过螺栓安装在机针排嘴杆表面,其前端与纬纱针前末端接触,所述驱动轮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机针排嘴杆左端;所述高密度针排结构包括经纱孔、经纱针、纱排嘴、纱排固定块、纱排螺栓孔,所述经纱孔开设在经纱针末端,所述经纱针根部插入固定在纱排嘴里面,所述纱排嘴开设在纱排固定块前端,所述纱排螺栓孔开设在纱排固定块表面,所述经纱针等距均匀横向排列,所述纱排螺栓孔采用螺栓贯穿连接到机针排嘴杆上;所述驱动轮结构包括万向轴承、连杆、锁紧螺栓、行程轮、调节螺丝,所述万向轴承镶嵌在连杆一端内部,所述连杆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与行程轮的槽位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丝通过螺纹连接到锁紧螺栓的底部,所述连杆通过万向轴承与机针排嘴杆的一端的联动杆活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钩编机构整体安装在本体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经纱针在每个高密度针排上安装有26-36根,所述高密度针排宽度为1英寸,即25.4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经纱针的中心线两两之间的间距为0.977-0.705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高密度针排整体长度为35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轮a7可通过调节螺丝a74调节机械运动的行程,以达到配合不一样的针齿密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纬纱针槽a10精度控制在0.01mm以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针排的密度重新设计,采用经纱针26-36针/英寸,提高了针排的经纱针的排列密度,编织出来的织带针步更加密集,强度系数较高,创造了质的飞跃的创新性产品,在行业范围内是一种新型的史无前例的钩编机构产品。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钩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密度针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纬纱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纬纱针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台本体-1、钩编机构-a、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钩编针-a3、纬纱针-a4、高密度针排-a5、机针排嘴杆-a6、驱动轮-a7、钩编针杆-a8、纬纱针槽-a10、经纱孔-a50、经纱针-a51、纱排嘴-a52、纱排固定块-a53、纱排螺栓孔-a54、万向轴承-a70、连杆-a71、锁紧螺栓-a72、行程轮-a73、调节螺丝-a7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的方案: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台本体1、钩编机构a,所述钩编机构a结构还包括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钩编针a3、纬纱针a4、高密度针排a5、机针排嘴杆a6、驱动轮a7、钩编针杆a8,所述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纬纱针槽a10,所述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纵向平行安装,所述后纬纱针杆a1的纬纱针槽a10与前纬纱针杆a2的纬纱针槽a10纵向一一对应同中心线分布,所述纬纱针a4一一镶嵌在后纬纱针杆a1和前纬纱针杆a2的纬纱针槽a10内部,并且每条纬纱针a4前后分别通过过渡配合镶嵌在纬纱针杆a1和前纬纱针杆a2两个纬纱针槽a10内部,所述纬纱针a4的后方顶端与后纬纱针杆a1后端面持平,所述钩编针a3安装在前纬纱针杆a2上方的钩编针杆a8上,下方的顶端指向纬纱针a4与高密度针排a5的接触部位,所述高密度针排a5并排分布并通过螺栓安装在机针排嘴杆a6表面,其前端与纬纱针a4前末端接触,所述驱动轮a7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机针排嘴杆a6左端;所述高密度针排a5结构包括经纱孔a50、经纱针a51、纱排嘴a52、纱排固定块a53、纱排螺栓孔a54,所述经纱孔a50开设在经纱针a51末端,所述经纱针a51根部插入固定在纱排嘴a52里面,所述纱排嘴a52开设在纱排固定块a53前端,所述纱排螺栓孔a54开设在纱排固定块a53表面,所述经纱针a51等距均匀横向排列,所述纱排螺栓孔a54采用螺栓贯穿连接到机针排嘴杆a6上;所述驱动轮a7结构包括万向轴承a70、连杆a71、锁紧螺栓a72、行程轮a73、调节螺丝a74,所述万向轴承a70镶嵌在连杆a71一端内部,所述连杆a71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a72与行程轮a73的槽位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丝a74通过螺纹连接到锁紧螺栓a72的底部,所述连杆a71通过万向轴承a70与机针排嘴杆a6的一端的联动杆活动连接。所述钩编机构a整体安装在本体1内部。所述经纱针a51在每个高密度针排a5上安装有26-36根,所述高密度针排a5宽度为1英寸,即25.4mm。所述经纱针a51的中心线两两之间的间距为0.977-0.705mm。所述高密度针排a5整体长度为35mm。所述驱动轮可通过调节螺丝a74调节机械运动的行程,以达到配合不一样的针齿密度。所述纬纱针槽a10精度控制在0.01mm以内。所述经纱孔50为椭圆形通孔。所述钩编针a3根据钩编针杆a8的带动左右联动。使用时,纬纱针a4和高密度针排a5的经纱针a51来回交错绕线,钩编针a3左右布线,完成编织。本专利技术的机台本体-1、钩编机构-a、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钩编针-a3、纬纱针-a4、高密度针排-a5、机针排嘴杆-a6、驱动轮-a7、钩编针杆-a8、纬纱针槽-a10、经纱孔-a50、经纱针-a51、纱排嘴-a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台本体(1)、钩编机构(a),所述钩编机构(a)结构还包括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钩编针(a3)、纬纱针(a4)、高密度针排(a5)、机针排嘴杆(a6)、驱动轮(a7)、钩编针杆(a8),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纬纱针槽(a10),所述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纵向平行安装,所述后纬纱针杆(a1)的纬纱针槽(a10)与前纬纱针杆(a2)的纬纱针槽(a10)纵向一一对应同中心线分布,所述纬纱针(a4)一一镶嵌在后纬纱针杆(a1)和前纬纱针杆(a2)的纬纱针槽(a10)内部,并且每条纬纱针(a4)前后分别通过过渡配合镶嵌在纬纱针杆(a1)和前纬纱针杆(a2)两个纬纱针槽(a10)内部,所述纬纱针(a4)的后方顶端与后纬纱针杆(a1)后端面持平,所述钩编针(a3)安装在前纬纱针杆(a2)上方的钩编针杆(a8)上,下方的顶端指向纬纱针(a4)与高密度针排(a5)的接触部位,所述高密度针排(a5)并排分布并通过螺栓安装在机针排嘴杆(a6)表面,其前端与纬纱针(a4)前末端接触,所述驱动轮(a7)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机针排嘴杆(a6)左端;所述高密度针排(a5)结构包括经纱孔(a50)、经纱针(a51)、纱排嘴(a52)、纱排固定块(a53)、纱排螺栓孔(a54),所述经纱孔(a50)开设在经纱针(a51)末端,所述经纱针(a51)根部插入固定在纱排嘴(a52)里面,所述纱排嘴(a52)开设在纱排固定块(a53)前端,所述纱排螺栓孔(a54)开设在纱排固定块(a53)表面,所述经纱针(a51)等距均匀横向排列,所述纱排螺栓孔(a54)采用螺栓贯穿连接到机针排嘴杆(a6)上;所述驱动轮(a7)结构包括万向轴承(a70)、连杆(a71)、锁紧螺栓(a72)、行程轮(a73)、调节螺丝(a74),所述万向轴承(a70)镶嵌在连杆(a71)一端内部,所述连杆(a71)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a72)与行程轮(a73)的槽位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丝(a74)通过螺纹连接到锁紧螺栓(a72)的底部,所述连杆(a71)通过万向轴承(a70)与机针排嘴杆(a6)的一端的联动杆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带机高密度钩编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台本体(1)、钩编机构(a),所述钩编机构(a)结构还包括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钩编针(a3)、纬纱针(a4)、高密度针排(a5)、机针排嘴杆(a6)、驱动轮(a7)、钩编针杆(a8),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纬纱针槽(a10),所述后纬纱针杆(a1)、前纬纱针杆(a2)纵向平行安装,所述后纬纱针杆(a1)的纬纱针槽(a10)与前纬纱针杆(a2)的纬纱针槽(a10)纵向一一对应同中心线分布,所述纬纱针(a4)一一镶嵌在后纬纱针杆(a1)和前纬纱针杆(a2)的纬纱针槽(a10)内部,并且每条纬纱针(a4)前后分别通过过渡配合镶嵌在纬纱针杆(a1)和前纬纱针杆(a2)两个纬纱针槽(a10)内部,所述纬纱针(a4)的后方顶端与后纬纱针杆(a1)后端面持平,所述钩编针(a3)安装在前纬纱针杆(a2)上方的钩编针杆(a8)上,下方的顶端指向纬纱针(a4)与高密度针排(a5)的接触部位,所述高密度针排(a5)并排分布并通过螺栓安装在机针排嘴杆(a6)表面,其前端与纬纱针(a4)前末端接触,所述驱动轮(a7)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机针排嘴杆(a6)左端;所述高密度针排(a5)结构包括经纱孔(a50)、经纱针(a51)、纱排嘴(a52)、纱排固定块(a53)、纱排螺栓孔(a54),所述经纱孔(a50)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锦溢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