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61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棘孢木霉菌株,所述棘孢木霉菌株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GYSW‑6ml,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918,还提供了应用,用于促进植物幼苗生长,用于防治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棘孢木霉菌株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GYSW‑6ml,能够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并且能够防治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对环境友好,安全、无害、无污染,通过灌根接种的方式,不仅防治了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而且还具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株高、根长、根鲜重、茎叶鲜重和总鲜重均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及微生物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草莓炭疽病strawberryanthracnose是制约我国草莓生产的三大真菌性病害之一(魏彩燕等,2010),主要危害地上部分的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病斑黑褐色,浆果发病产生近圆形淡褐至暗褐色病斑,软腐状并凹陷(何永梅和徐红辉,2015),草莓炭疽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一般可造成草莓减产25%~30%,严重可达到80%(DenoyesandBaudry,1995;胡德玉等,2014)。草莓炭疽病属于系统性病害,病原菌能够通过根向上侵染传播(赵玳琳等,2016)。近年来,由于连作年限的延长,该病害也日趋加重,防治难度加大,严重制约草莓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甘蓝黑腐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monasCampestrispv.Campeslris(Xcc))(Mguni,1996;Liuetal.,2016)引起的甘蓝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甘蓝外围叶片,幼苗和成株,幼苗染病,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常出现叶斑和叶脉变黑,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也能侵害叶球或球茎,叶球发病时病斑淡黑色,局部的叶脉变紫黑色并逐渐扩大,但不会软化腐败,该病在田间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直接影响生产效益(陈茂春,2015;梁元凯等,2016)。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防治通常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中常用的方法。然而,目前还很少有成功的多抗品种,化学药剂由于内吸性差、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抗药性、对人体有害等方面的原因也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最佳选择。生物防治将提供一条防治植物病害的新的途径,弥补化学农药在病害防治上的不足。木霉菌(Trichodremaspp.)是一种丝状真菌,属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从梗孢科,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菌,具有生长繁殖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与致病菌形成拮抗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性等优势,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之一。木霉是自然界普遍存在并有丰富资源的拮抗微生物。木霉菌可以通过营养竞争、重寄生、细胞壁降解酶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作用机制,达到抑制病害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该棘孢木霉菌株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能够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并且能够防治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对环境友好,安全、无害、无污染,通过灌根接种的方式,不仅防治了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而且还具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株高、根长、根鲜重、茎叶鲜重和总鲜重均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棘孢木霉菌株,所述棘孢木霉菌株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918,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日期为2018年12月24日。优选地,所述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的16SrDNA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棘孢木霉菌株的应用,所述棘孢木霉菌株用于促进植物幼苗生长。优选地,所述植物为黄瓜、甘蓝、万寿菊或草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棘孢木霉菌株的应用,所述棘孢木霉菌株用于防治草莓炭疽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棘孢木霉菌株的应用,所述棘孢木霉菌株用于防治甘蓝黑腐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棘孢木霉菌株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能够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并且能够防治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对环境友好,安全、无害、无污染,通过灌根接种的方式,不仅防治了草莓炭疽病和甘蓝黑腐病,而且还具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株高、根长、根鲜重、茎叶鲜重和总鲜重均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产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的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和保藏:(一)分离、纯化的步骤为:S1、取5g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森林根际表皮土壤、50mL的无菌水和10g直径为3mm的玻璃珠加入到灭菌三角瓶中,在转速为160转/min的摇床上振荡30min,得到土悬液a;S2、将5mL的S1中得到的土悬液a用45mL的无菌水稀释,得到土悬液b;S3、取1mL的土悬液b用9mL无菌水稀释,得到土悬液c、取1mL的土悬液c用9mL无菌水稀释,得到土悬液d,取1mL的土悬液d用9mL无菌水稀释,得到土悬液e;S4、将S3中得到的土悬液c、土悬液d和土悬液e各100μL,分别在木霉选择性培养基PDAm(所述木霉选择性培养基PDAm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琼脂20份、氯霉素0.3份、玫瑰红和蒸馏水1000份)上均匀涂布,超净工作台内吹至略干,每个浓度的土悬液进行3个重复,置于温度为28℃的恒温箱中培养,待出现菌落后挑取菌落边缘菌丝块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琼脂20份和蒸馏水1000份)上纯化培养,获得纯培养木霉菌菌株,并分别编号保存。(二)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的筛选(1)采用对峙培养法,将S4中得到的木霉菌菌株的直径为5mm的木霉菌菌饼和直径为5mm的菌株号为LC0220的草莓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fragariae)菌饼接于直径为90mm的培养皿(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边缘,两菌饼相距5cm,将直径为5mm的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块接于培养皿(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边缘纯培养作为对照,于温度为28℃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培养3、5和7天后观察木霉菌菌菌落对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的覆盖情况并测量对照生长量(菌落半径)和处理生长量(接种木霉菌后的抑制生长半径),确定覆盖指数和计算抑菌率。覆盖指数分级标准如下:Ⅰ级:木霉菌菌菌落与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不接触,木霉菌菌菌丝不能覆盖草莓炭疽病原菌菌落;Ⅱ级:木霉菌菌菌丝覆盖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1/2以下,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健康,颜色无变化;Ⅲ级:木霉菌菌菌丝覆盖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1/2以上,并在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上大量产孢,草莓炭疽病病原菌菌落萎缩,颜色变暗。抑制率(%)=(对照生长量-处理生长量)/对照生长量×100经筛选得到对草莓炭疽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木霉菌菌菌株,命名为木霉菌a。(2)对筛选得到的木霉菌菌菌株a进行复筛:①木霉菌a产生挥发性抑制物观察:采用対扣法培养,上下两皿之间用灭菌玻璃纸隔开并封口,试验设置两个处理,上下两皿同时接种木霉菌a和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对扣作为第二个处理;接种木霉菌a3d后接种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对扣作为第二个处理,分别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孢木霉菌株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GYSW‑6ml,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918,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日期为2018年12月24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孢木霉菌株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l,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918,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日期为2018年12月24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GYSW-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玳琳杨学辉吴石平何海永陈小均谭清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