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安全视距提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057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包括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隧道弯道侧壁和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检修道和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包括设于隧道当前车道上方的车道指示箭头、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和弯道外侧检修道旁的警示柱、设于道路中线、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及弯道外侧的反光道钉、设于检修道侧缘的黄黑立面标记以及设于隧道侧壁的反光条。根据小半径隧道弯道路段的环境特性,将弯道内侧进行加宽处理,改善驾驶员视距不足的问题,同时考虑弯道加宽后的空间变化,构建一套完整、连续的视觉信息诱导设施组合,从而保障隧道交通安全。

A safe sight distance lifting system for small radius tunnel cur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安全视距提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交通安全
,特指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公路隧道16229处、1528.51万米,增加1048处、124.54万米,其中特长隧道902处、401.32万米,长隧道3841处、659.93万米。隧道在克服地形限制、改善线形的同时,也受地形等因素制约,存在平面线形为小半径弯道的隧道。国内学者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隧道路段事故的事故率为全线的1.3~9.67倍,平均为5.17倍,小半径隧道弯道路段更是事故频发。与普通公路丰富的路侧环境相比,隧道存在有空间狭小、行车环境单一等特点,使得驾驶员在小半径隧道弯道路段视频视距不足,难以及早发现隧道对向未来,极易造成正面碰撞或刮撞,会车视距与停车视距难以得到保障。绝大部分公路隧道照明条件较差,昏暗的驾驶环境缺少视线诱导,驾驶员于小半径隧道弯道处难以明确道路线形。现有技术中,对隧道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隧道出入口段,而小半径弯道的研究较少,现有相关技术方面,主要是增强照度,但这并不能提高驾驶员的会车视距与停车视距,故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半径隧道弯道加宽及完全优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应用于限速为20-40km/h的小半径公路隧道,根据小半径隧道弯道路段的环境特性,将弯道内侧进行加宽处理,改善驾驶员视距不足的问题,同时考虑弯道加宽后的空间变化,构建一套完整、连续的视觉信息诱导设施组合,从而保障隧道交通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包括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隧道弯道侧壁、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检修道以及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包括设于隧道当前车道上方的车道指示箭头、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和弯道外侧检修道旁的警示柱、设于道路中线、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及弯道外侧的反光道钉、设于检修道侧缘的黄黑立面标记以及设于隧道侧壁的反光条。进一步而言,所述隧道弯道侧壁和检修道均采用隧道弯道内侧深挖,内侧车道仍然保持原宽度与位置不变,且从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开始,缓和曲线段加宽幅度逐渐增大至缓圆点为最大值,在圆曲线路段保持加宽幅度最大值不变,并于小半径隧道弯道圆缓点开始逐渐降低,至小半径隧道弯道缓直点加宽结束。进一步而言,所述车道指示箭头依次设于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缓圆点、曲中点、缓圆点、缓直点的当前行驶车道上方,车道指示箭头为设于行车方向当前车道上方的方向朝下的指示箭头,车道指示箭头的指示牌尺寸为50x40cm,且指示箭头色彩为绿色。进一步而言,所述车道指示箭头的背面设有禁止驶入车道标志,禁止驶入车道标志为X型图形,且X型图形色彩为红色。进一步而言,所述警示柱自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为起点,以缓直点为终点,设置范围为小半径隧道弯道全路段,布设间距为2m/道或3m/道,警示柱的高度于缓和曲线段为60-120cm渐增,于圆曲线段为120cm。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光道钉自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为起点,以缓直点为终点,设置范围为小半径隧道弯道全路段,布设间距均为2m/道或3m/道。进一步而言,所述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及弯道外侧的反光道钉与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和弯道外侧检修道旁的警示柱采用间隔交叉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黄黑立面标记设于小半径隧道弯道检修道侧缘,且隧道弯道的内外侧均设置,黄黑立面标记的黄黑立面颜色为黄黑相间,涂装比例为1比1,黄黑区域均长为1m,高度与检修道高度相同。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光条设于小半径隧道弯道检修道侧壁,且隧道弯道的内外侧均设置,反光条的颜色为白色,布设间距为10m,高度为2~3m,宽度为15cm,反光膜为三类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将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内延,加宽检修道及隧道侧壁,优化驾驶员在小半径弯道处会车视距与停车视距,帮助驾驶员提前发现对向来车并及早做出合理的应对驾驶行为,保障行车安全;2)通过在加宽检修道外沿设置警示柱和反光道钉,帮助驾驶员辨认小半径隧道弯道加宽后检修道位置,并保持原有车道的线形轨迹不变,保障原行驶路权不变,同时路中的双排反光道钉可以增强线形指示并防止车辆变道;3)通过设置车道指示箭头、检修道路缘黄黑立面标记、反光道钉、红白警示柱、反光条可起到明确弯道线形作用,可以对驾驶员视觉进行引导,降低弯道错觉,多频多尺度信息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车速、辨认前车距离,从而安全通过隧道弯道。附图说明图1是小半径隧道弯道安全视距提升方法正面示意图;图2是小半径隧道弯道安全视距提升方法俯视示意图;图3是小半径隧道弯道安全视距提升方法侧视示意图;图4是车道指示器正反面示意图。1.隧道弯道侧壁;2.检修道;3.车道指示箭头;4.警示柱;5.反光道钉;6.黄黑立面标记;7.反光条;8.禁止驶入车道标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包括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隧道弯道侧壁1、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检修道2以及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包括设于隧道当前车道上方的车道指示箭头3、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和弯道外侧检修道旁的警示柱4、设于道路中线、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及弯道外侧的反光道钉5、设于检修道侧缘的黄黑立面标记6以及设于隧道侧壁的反光条7。以上所述构成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将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内延,加宽检修道2及加宽隧道弯道侧壁1,优化驾驶员在小半径弯道处会车视距与停车视距,帮助驾驶员提前发现对向来车并及早做出合理的应对驾驶行为,保障行车安全;通过在加宽检修道外沿设置警示柱4和反光道钉5,帮助驾驶员辨认小半径隧道弯道加宽后检修道位置,并保持原有车道的线形轨迹不变,保障原行驶路权不变,同时路中的双排反光道钉可以增强线形指示并防止车辆变道;通过设置车道指示箭头3、检修道路缘黄黑立面标记6、反光道钉5、红白警示柱4、反光条7可起到明确弯道线形作用,可以对驾驶员视觉进行引导,降低弯道错觉,多频多尺度信息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车速、辨认前车距离,从而安全通过隧道弯道。更具体而言,所述内侧加宽隧道弯道侧壁1和内侧加宽检修道2均采用隧道弯道内侧深挖,内侧车道仍然保持原宽度与位置不变,且从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开始,缓和曲线段加宽幅度逐渐增大至缓圆点为最大值,在圆曲线路段保持加宽幅度最大值不变,并于小半径隧道弯道圆缓点开始逐渐降低,至缓直点加宽结束。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实现小半径隧道弯道的逐渐加宽,避免隧道空间突然剧烈变化而引起驾驶员不适。实际应用中,所述内侧加宽隧道弯道侧壁1为将加宽前隧道弯道内侧洞壁(虚线AHD部分)扩宽至实线AIE部分(如图1所示),弯道外侧侧壁保持不变,最大加宽值HI段为60-80cm,可增加会车视距最多可达20m。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增加小半径隧道弯道处的会车视距,驾驶员可以及早发现对向来车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隧道弯道侧壁(1)、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检修道(2)以及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所述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包括设于隧道当前车道上方的车道指示箭头(3)、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和弯道外侧检修道旁的警示柱(4)、设于道路中线、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及弯道外侧的反光道钉(5)、设于检修道侧缘的黄黑立面标记(6)以及设于隧道侧壁的反光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隧道弯道侧壁(1)、小半径隧道弯道内侧加宽的检修道(2)以及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所述视觉信息诱导安全设施包括设于隧道当前车道上方的车道指示箭头(3)、设于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和弯道外侧检修道旁的警示柱(4)、设于道路中线、加宽前后检修道外缘相隔位置间及弯道外侧的反光道钉(5)、设于检修道侧缘的黄黑立面标记(6)以及设于隧道侧壁的反光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弯道侧壁(1)和检修道(2)均采用隧道弯道内侧深挖,内侧车道仍然保持原宽度与位置不变,且从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开始,缓和曲线段加宽幅度逐渐增大至缓圆点为最大值,在圆曲线路段保持加宽幅度最大值不变,并于小半径隧道弯道圆缓点开始逐渐降低,至小半径隧道弯道缓直点加宽结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指示箭头(3)依次设于小半径隧道弯道直缓点、缓圆点、曲中点、缓圆点、缓直点的当前行驶车道上方,所述车道指示箭头(3)为设于行车方向当前车道上方的方向朝下的指示箭头,所述车道指示箭头(3)的指示牌尺寸为50x40cm,且指示箭头色彩为绿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半径隧道弯道的安全视距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指示箭头(3)的背面设有禁止驶入车道标志(8),所述禁止驶入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刚陈云王沛源梅家林焦方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