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金贵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043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基板和脱水筒,所述脱水筒转动安装于集水箱内,脱水筒右端延伸至集水箱外部,所述脱水筒内偏心设有挤压筒,挤压筒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轴,安装轴与脱水筒同轴线设置,所述挤压筒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绞龙叶片,所述集水箱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挤压筒和脱水筒反向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挤压筒两侧安装轴上均固定有支杆,两根支杆之间安装有刮板,本申请设有脱水筒、挤压筒、绞龙叶片和用于驱动挤压筒和脱水筒反向转动的驱动单元,污泥中的水分经脱水筒向外甩出并进入集水箱,挤压筒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与脱水筒内壁配合对污泥进行挤压,进一步有助于污泥中水分的排出,提高了污泥脱水效率。

A centrifugal sludge dewat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是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脱水为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适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现有的离心式污泥脱水装置的脱水方式过于单一,仅仅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进行脱水,一方面,脱水速度慢,时间长,另一方面,脱水不充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基板和脱水筒,所述脱水筒转动安装于集水箱内,脱水筒右端延伸至集水箱外部,集水箱安装于基板上方,所述脱水筒内偏心设有挤压筒,挤压筒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轴,安装轴与脱水筒同轴线设置,安装轴贯穿脱水筒端壁并与之转动连接,挤压筒左侧的安装轴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基板(1)和脱水筒(16),所述脱水筒(16)转动安装于集水箱(4)内,脱水筒(16)右端延伸至集水箱(4)外部,集水箱(4)安装于基板(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筒(16)内偏心设有挤压筒(7),挤压筒(7)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轴(6),安装轴(6)与脱水筒(16)同轴线设置,安装轴(6)贯穿脱水筒(16)端壁并与之转动连接,挤压筒(7)左侧的安装轴(6)内部中空且端部与污泥进料管转动连接,所述挤压筒(7)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绞龙叶片(8),所述集水箱(4)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挤压筒(7)和脱水筒(16)反向转动的驱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基板(1)和脱水筒(16),所述脱水筒(16)转动安装于集水箱(4)内,脱水筒(16)右端延伸至集水箱(4)外部,集水箱(4)安装于基板(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筒(16)内偏心设有挤压筒(7),挤压筒(7)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轴(6),安装轴(6)与脱水筒(16)同轴线设置,安装轴(6)贯穿脱水筒(16)端壁并与之转动连接,挤压筒(7)左侧的安装轴(6)内部中空且端部与污泥进料管转动连接,所述挤压筒(7)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绞龙叶片(8),所述集水箱(4)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挤压筒(7)和脱水筒(16)反向转动的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底部均匀对称安装有支撑腿(19),支撑腿(19)底端安装有滚轮(20),所述滚轮(20)为自锁式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表面一侧纵向固定有支撑杆(3),支撑杆(3)通过焊接固定于基板(1)上,支撑杆(3)顶端与集水箱(4)底部铰接,基板(1)上表面另一侧铰接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另一端与集水箱(4)底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7)左侧的安装轴(6)位于脱水筒(16)内的轴段上开设有进料口,脱水筒(16)位于集水箱(4)外部的一端设有排出口(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离心式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13)、齿轮副、主动锥齿轮(14)、传动锥齿轮(12)和从动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宋金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