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金贵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64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涉及市政工程管道技术领域。该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框,且移动框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隔网,移动框内固定安装有除垢机构,且除垢机构位于隔网的左侧,除垢机构的左侧设置有二级清洁机构,且二级清洁机构固定安装在管体内,所述管体内壁开设有弹簧槽。该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通过除垢机构的设置使得隔网在拦截较多污物后由于承受的水流冲力增加而移动,进而通过除垢机构的导流效果使得水流驱动刷毛在隔网表面往复运作,从而能够对积攒在隔网表面呈稳定状态的泥沙状污物进行破坏。

A sewage pipeline based on turbulence intervention and dredging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管道
,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
技术介绍
地下管路作为城市建设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被用来实现城市中各类污水的收集、输送工作,其中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径流污水是由城市降水冲淋大气污染物、建筑物后积攒于地表并对地面冲刷后形成的污水,最终经由地面井盖进入城市排污管道内。该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病原体、需氧有机物、植物营养素等,大多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内时,其入口处大多设有格栅,用于防止较大垃圾进入污水管道内导致管道堵塞的情况出现。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大量颗粒物伴随水体与格栅接触后极易残留在格栅表面,其积攒量与水流量呈正比,污水中的颗粒物逐渐汇集呈泥沙状堵塞于格栅表面并最终导致格栅堵塞无法正常输水。目前多数带有格栅的管道均具有清洁防堵的功能,但基于径流污水的特点,可能会夹带树叶或草叶等植物根茎,其能够缠绕于格栅上的特点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针对性处理,从而导致泥沙状堵塞物的形成频率仍然较高,对污水输送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能够有效去除伴随径流污水缠绕于格栅上的植物组织,进而提高对格栅的清洁程度,以降低由于格栅堵塞对污水输送造成的影响。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框,且移动框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隔网,移动框内固定安装有除垢机构,且除垢机构位于隔网的左侧,除垢机构的左侧设置有二级清洁机构,且二级清洁机构固定安装在管体内。所述管体内壁开设有弹簧槽,且弹簧槽的内右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的右端,隔网上套装有无油轴承,且无油轴承滑动连接在弹簧槽内,无油轴承的右侧与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移动框的右端套装有球轴,且球轴同样套装在隔网的左端上,移动框内壁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嵌装有滤棒,且滤棒远离移动框内壁的一端贯穿移动框位于弹簧槽内的一侧,隔网上套装有涡轮,且涡轮位于滤棒的右侧。所述无油轴承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杆,且两个空心杆远离无油轴承的一端均插接在管体的内壁中,管体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入水口,且入水口远离管体内壁的一端位于空心杆的上方,空心杆的顶部依照从右向左的顺序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且二级清洁机构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进水管,两个进水管分别嵌装在管体内壁的上下两侧,且进水管远离管体内壁的一端与空心杆的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固定框、两组固定杆、转杆、扭簧、出水管、刷毛和限位片,所述固定框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移动框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框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转杆的一端套装在固定杆上,扭簧套装在固定杆上,且扭簧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固定框的内壁和转杆内,两个出水管呈对称状纵向穿插在固定框内壁的上下两侧,且出水管靠近固定杆的一端朝向转杆弯折,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移动框的外壁延伸至弹簧槽内并与空心杆连接和连通,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呈排状的刷毛,且刷毛远离转杆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内壁接触,固定框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片,且限位片与转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接触。优选的,所述刷毛位于固定框内时呈倾斜状,且刷毛的材料为记忆形变材料,刷毛的长度大于转杆右侧与隔网之间的水平间距。优选的,所述二级清洁机构包括导流主管、导流副管、框体、喷流管、刮片、销轴、套环、承流片和切断件,所述导流主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管体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导流主管的内腔与进水管的内腔连通,导流副管的数量为两个,导流副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导流主管左右两侧的中部并与其内腔连通,框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框体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导流副管的右侧,喷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喷流管均位于单个框体内并固定连接在导流副管的右侧与其内腔连通,刮片固定连接在喷流管的底部,销轴位于喷流管的右下方,且销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框体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套环套接在销轴上,若干承流片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套环上,承流片远离套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切断件。优选的,所述套环最上方的承流片位于喷管的右侧,且喷管右端与销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承流片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切断件包括软条、软刀片和挂针,所述软条固定连接在承流片相背销轴的一侧,软刀片粘接在软条的右侧并与隔网接触,两排挂针呈列状位于软刀片的左右两侧并与软条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通过除垢机构的设置使得隔网在拦截较多污物后由于承受的水流冲力增加而移动,进而通过除垢机构的导流效果使得水流驱动刷毛在隔网表面往复运作,从而能够对积攒在隔网表面呈稳定状态的泥沙状污物进行破坏,使其被打碎成能够通过隔网的大小,同时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刷毛形成的水流湍动能够有效推下隔网表面附着的污泥。(2)、该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基于二级清洁机构的设置,能够在隔网堵塞情况较为严重,仅通过除垢机构无法对隔网表面缠结物充分清除时,将清洁手段由除垢机构切换为二级清洁机构,避免除垢机构持续作无用功的同时能够通过二级清洁机构内切断件的特殊设计,对可能缠结在隔网表面的条状物或植物茎叶进行切割,以达到将其通过隔网的效果,避免其持续缠绕在隔网表面降低孔径影响隔网正常输水量的情况出现。(3)、该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除垢机构与二级清洁机构的动力来源均为管道内水流的冲力,相对于目前电机驱动的清洁手段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损耗,同时能够基于水流冲力作为判断隔网堵塞程度的依据,自动切换除垢机构与二级清洁机构的工作状态,使得管道能够有效提高对于径流污水的适应能力,进而保障污水管道的正常排污,防止内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纵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横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C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D处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切断件的右视图。图中:1管体、2移动框、3隔网、4除垢机构、5二级清洁机构、6弹簧槽、7无油轴承、8复位弹簧、9球轴、10滤棒、11涡轮、12空心杆、13入水口、14第一进水口、15第二进水口、16进水管、41固定框、42固定杆、43转杆、44扭簧、45出水管、46刷毛、47限位片、51导流主管、52导流副管、53框体、54喷流管、55刮片、56销轴、57套环、58承流片、59切断件、591软条、592软刀片、593挂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框(2),且移动框(2)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隔网(3),移动框(2)内固定安装有除垢机构(4),且除垢机构(4)位于隔网(3)的左侧,除垢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二级清洁机构(5),且二级清洁机构(5)固定安装在管体(1)内;/n所述管体(1)内壁开设有弹簧槽(6),且弹簧槽(6)的内右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的右端,隔网(3)上套装有无油轴承(7),且无油轴承(7)滑动连接在弹簧槽(6)内,无油轴承(7)的右侧与复位弹簧(8)的左端固定连接,移动框(2)的右端套装有球轴(9),且球轴(9)同样套装在隔网(3)的左端上,移动框(2)内壁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嵌装有滤棒(10),且滤棒(10)远离移动框(2)内壁的一端贯穿移动框(2)位于弹簧槽(6)内的一侧,隔网(3)上套装有涡轮(11),且涡轮(11)位于滤棒(10)的右侧;/n所述无油轴承(7)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杆(12),且两个空心杆(12)远离无油轴承(7)的一端均插接在管体(1)的内壁中,管体(1)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入水口(13),且入水口(13)远离管体(1)内壁的一端位于空心杆(12)的上方,空心杆(12)的顶部依照从右向左的顺序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第一进水口(14)和第二进水口(15),且二级清洁机构(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进水管(16),两个进水管(16)分别嵌装在管体(1)内壁的上下两侧,且进水管(16)远离管体(1)内壁的一端与空心杆(12)的表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框(2),且移动框(2)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隔网(3),移动框(2)内固定安装有除垢机构(4),且除垢机构(4)位于隔网(3)的左侧,除垢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二级清洁机构(5),且二级清洁机构(5)固定安装在管体(1)内;
所述管体(1)内壁开设有弹簧槽(6),且弹簧槽(6)的内右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的右端,隔网(3)上套装有无油轴承(7),且无油轴承(7)滑动连接在弹簧槽(6)内,无油轴承(7)的右侧与复位弹簧(8)的左端固定连接,移动框(2)的右端套装有球轴(9),且球轴(9)同样套装在隔网(3)的左端上,移动框(2)内壁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嵌装有滤棒(10),且滤棒(10)远离移动框(2)内壁的一端贯穿移动框(2)位于弹簧槽(6)内的一侧,隔网(3)上套装有涡轮(11),且涡轮(11)位于滤棒(10)的右侧;
所述无油轴承(7)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杆(12),且两个空心杆(12)远离无油轴承(7)的一端均插接在管体(1)的内壁中,管体(1)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入水口(13),且入水口(13)远离管体(1)内壁的一端位于空心杆(12)的上方,空心杆(12)的顶部依照从右向左的顺序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第一进水口(14)和第二进水口(15),且二级清洁机构(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进水管(16),两个进水管(16)分别嵌装在管体(1)内壁的上下两侧,且进水管(16)远离管体(1)内壁的一端与空心杆(12)的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基于湍动介入疏通的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机构(4)包括固定框(41)、两组固定杆(42)、转杆(43)、扭簧(44)、出水管(45)、刷毛(46)和限位片(47),所述固定框(4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移动框(2)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杆(4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框(41)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转杆(43)的一端套装在固定杆(42)上,扭簧(44)套装在固定杆(42)上,且扭簧(44)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固定框(41)的内壁和转杆(43)内,两个出水管(45)呈对称状纵向穿插在固定框(41)内壁的上下两侧,且出水管(45)靠近固定杆(42)的一端朝向转杆(43)弯折,出水管(45)的另一端贯穿移动框(2)的外壁延伸至弹簧槽(6)内并与空心杆(12)连接和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宋金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