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颞颌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s)是人体口颌系统的常见疾病,它是仅次于慢性腰背痛的人类第二大最常见肌肉骨骼系统问题,大约占总人群的5-12%。疾病主要涉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等,其造成的疼痛或功能障碍(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心理、社交甚至生活质量带来明显的影响。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以非侵入性保守治疗为主,常用手段包括健康宣教、物理治疗、咬合板治疗、手法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其中,咬合板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多,且疗效已得到明确科学验证的治疗手段(有效率达70-75%)。它可以通过改变咬合时的垂直距离,从而改变髁状突的位置以及咀嚼肌的运功功能模式,达到减轻和缓解疼痛的目的。同时咬合板对磨牙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它可以均匀的分散牙齿在功能运动中产生的应力。咬合板的制作目前通用的做法主要有医生以传统印模材料制取患者的牙列模型,确定并记录患者的颌位关系,将模型上牙合架。然后根据医生确定的患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口内光学扫描与模型重建,得到全牙列三维数据模型;(2)根据全牙列三维数据模型模拟牙列和关节的运动情况,获取相应的颌位和下颌运动轨迹数据;(3)根据得到的颌位和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对咬合板进行设计,得到咬合板建模数据;(4)根据咬合板建模数据对咬合板进行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口内光学扫描与模型重建,得到全牙列三维数据模型;(2)根据全牙列三维数据模型模拟牙列和关节的运动情况,获取相应的颌位和下颌运动轨迹数据;(3)根据得到的颌位和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对咬合板进行设计,得到咬合板建模数据;(4)根据咬合板建模数据对咬合板进行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利用口内扫描仪完成对患者的全牙列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并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出全牙列的三维数据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根据得到的全牙列的三维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春华,孙健,林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