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022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离心分散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第四输送机构、第五输送机构、第六输送机构、第七输送机构、第八输送机构、第九输送机构和第十输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拣系统能够实现包裹姿态的批量、快速矫正,且对包裹的大小没有严格要求,适用于绝大多数规格的包裹;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替了人工操作,实现了包裹分拣的完全自动化,提高了物流转运效率。

An intelligent sor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分拣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分拣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商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裹的数量正极速增加,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求,因而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化物流分拣系统,然后现有技术中的分拣系统只能完成包裹的自动分类,而包裹在入库是一般是以杂乱无章的包裹流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自动分类前依然需要人工将包裹逐个分开并摆放在分拣系统上,同时为了便于分拣系统对包裹信息进行识别,在摆放过程中还要将包裹上运单朝向可见方向(一般将运单朝上摆放),因此现有智能分拣系统的分拣效率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包裹流自动分拣成独立包裹并使运单朝向特定方位的智能分拣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离心分散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第四输送机构、第五输送机构、第六输送机构、第七输送机构、第八输送机构、第九输送机构和第十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位于智能分拣系统最上游,包裹被堆积地投放到第一输送机构上,第一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延伸至离心分散机构上方;所述离心分散机构包括离心盘和围壁,离心盘沿竖直轴线转动设置,所述围壁沿离心盘周向设置,所述围壁上设有供包裹甩出的缺口部;第二输送机构的进料端位于离心盘下方且靠近离心盘底面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一输送机构的宽度,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缺口部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三输送机构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挡板,各挡板相对于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倾斜设置,各挡板的一端沿第二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另一端沿第三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输送机构的进料端与第三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相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四输送机构包括多条分支输送通道,各分支输送通道分别与第三输送机构上各挡板端部之间的夹缝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支输送通道上设有第一运单识别单元、第二运单识别单元、第一拨料单元和第二拨料单元,所述第一运单识别单元用于检测包裹顶面是否贴有运单,所述第一拨料单元位于第一运单识别单元下游且紧邻第一运单识别单元设置,当第一运单识别单元检测到包裹顶面贴有运单时,第一拨料单元将该包裹从该分支输送通道上拨离;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位于第一拨料单元下游,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用于检测包裹侧面是否贴有运单,所述第二拨料单元位于第二运单识别单元下游且紧邻第二运单识别单元设置,当第二运单识别单元检测到包裹侧面未贴有运单时,第二拨料单元将该包裹从该分支输送通道上拨离;第五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各分支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五输送机构依次从各分支输送通道下方经过,所述第五输送机构与各分支输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拨料单元对应设置;第六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各分支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六输送机构依次从各分支输送通道下方经过,所述第六输送机构与各分支输送通道之间设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拨料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六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对包裹进行180°翻面的第一翻面机构;第七输送机构位于各分支输送通道的出料端;第八输送机构与第七输送机构并排设置,第七输送机构与第八输送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分拣机械手,所述第八输送机构上沿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能够独立转动的托盘,所述第一分拣机械手用于将第七输送机构上的包裹逐一摆放在各托盘上;所述第八输送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托盘转动的驱动机构,第八输送机构输送路径的一侧设有第三运单识别单元和推料单元,所述第三运单识别单元和推料单元沿第八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且第三运单识别单元与推料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三运单识别单元检测到包裹侧面贴有运单时,与该第三运单识别单元对应的推料单元启动,将该包括从第八输送机构上推离;所述第九输送机构与第八输送机构并排设置,所述第九输送机构与第八输送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对包裹进行90°翻面的第二翻面机构,所述推料单元将包裹推移到第二翻面机构,第二翻面机构将包裹翻转至运单朝上并将包裹转移至第九输送机构;所述第十输送机构与第五输送机构、第六输送机构、第九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相接,所述第十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分拣机器人泊位,所述第十输送机构上方沿第十输送机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拣机械手,第二分拣机械手用于将第十输送机构上的包裹逐个转移到分拣机器人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第四输送机构、第五输送机构、第六输送机构、第七输送机构、第九输送机构和第十输送机构均为输送带,其中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第四输送机构的传输速度依次递增。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离心分散机构之间曲面导流板,所述曲面导流板的上端与第一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平齐,曲面导流板的下端是与离心盘同心的弧形结构,使包裹在离心盘上的落点呈弧形分布。所述第一运单识别单元包括设置在分支输送通道上方的第一图像识别摄像头;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包括设置在分支输送通道两侧的第二图像识别摄像头,所述第二图像识别摄像头两两交叉相对设置,且第二图像识别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分支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拨料单元和第二拨料单元均为摆臂式分拣机。所述第六输送机构包括上下两层输送带,且上下两层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其中上层输送带出料端与下层输送带进料端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翻面机构,所述第一翻面机构包括辊筒,所述辊筒沿水平轴线转动设置,所述辊筒的桶壁为双层的夹套状结构,且夹套与真空管路连通,所述辊筒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吸盘,所述吸盘与夹套内腔连通,且吸盘与夹套之间的气路上设有阻断装置,所述辊筒底端辊面处设有阻断触发装置,所述阻断装置和阻断触发装置被装配为当吸盘运动至辊筒底端时,阻断触发装置能够将阻断装置触发,使吸盘与夹套内腔之间气路断开。所述阻断装置包括阀座、第一阀芯,所述阀座内开设有第一阀腔,以及与第一阀腔连通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吸盘连通,第二通路与大气连通,第三通路与夹套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阀芯滑动设置在第一阀腔内,第一阀芯上设有环槽,所述第一阀芯被装配为能够在以下两工位件进行切换:工位一,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环槽与第二通路连通,且第一通路与第三通路断开;工位二,第一通路通过环槽与第三通路连通,且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断开;所述阀座与第一阀芯之间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一阀芯由工位一向工位二滑动;所述阻断触发装置是沿辊筒周向靠近辊筒外壁设置的弧形凸条,所述弧形凸条面对吸盘来料的一端设有斜坡引导面,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设有压头,所述弧形凸条位于压头的运动路径上,当吸盘转动至弧形凸条所在区段时,弧形凸条能够将第一阀芯向第一压簧压缩的方向推移,使其由所述工位二运动至工位一。所述第一通路上还设有第二阀腔,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吸盘与第二阀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阀腔内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被装配为在以下两工位件移动:工位a,第二阀芯从第一通路端部移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0)、离心分散机构(110)、第二输送机构(20)、第三输送机构(30)、第四输送机构(40)、第五输送机构(50)、第六输送机构(60)、第七输送机构(70)、第八输送机构(80)、第九输送机构(90)和第十输送机构(1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1)位于智能分拣系统最上游,包裹被堆积地投放到第一输送机构(10)上,第一输送机构(10)的出料端延伸至离心分散机构(110)上方;所述离心分散机构(110)包括离心盘(1101)和围壁(1102),离心盘(1101)沿竖直轴线转动设置,所述围壁(1102)沿离心盘(1101)周向设置,所述围壁(1102)上设有供包裹甩出的缺口部;第二输送机构(20)的进料端位于离心盘(1101)下方且靠近离心盘(1101)底面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的宽度大于第一输送机构(10)的宽度,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缺口部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0)位于第二输送机构(20)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三输送机构(30)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挡板(311),各挡板(31)相对于第二输送机构(20)和第三输送机构(30)倾斜设置,各挡板(31)的一端沿第二输送机构(20)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另一端沿第三输送机构(30)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0)的进料端与第三输送机构(30)的出料端相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0)的输送方向与第三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0)包括多条分支输送通道(41),各分支输送通道(41)分别与第三输送机构(30)上各挡板(31)端部之间的夹缝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支输送通道(41)上设有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第一拨料单元(43)和第二拨料单元(45),所述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用于检测包裹顶面是否贴有运单,所述第一拨料单元(43)位于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下游且紧邻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设置,当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检测到包裹顶面贴有运单时,第一拨料单元(43)将该包裹从该分支输送通道(41)上拨离;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位于第一拨料单元(43)下游,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用于检测包裹侧面是否贴有运单,所述第二拨料单元(45)位于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下游且紧邻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设置,当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检测到包裹侧面未贴有运单时,第二拨料单元(45)将该包裹从该分支输送通道(41)上拨离;第五输送机构(50)的输送方向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五输送机构(50)依次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下方经过,所述第五输送机构(50)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之间设有第一滑道(46),第一滑道(4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拨料单元(43)对应设置;第六输送机构(60)的输送方向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六输送机构(60)依次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下方经过,所述第六输送机构(60)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之间设有第二滑道(47),第二滑道(4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拨料单元(45)对应设置;所述第六输送机构(60)包括用于对包裹进行180°翻面的第一翻面机构(61);第七输送机构(70)位于各分支输送通道(41)的出料端;第八输送机构(80)与第七输送机构(70)并排设置,第七输送机构(70)与第八输送机构(80)之间设有第一分拣机械手(71),所述第八输送机构(80)上沿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能够独立转动的托盘(81),所述第一分拣机械手(71)用于将第七输送机构(70)上的包裹逐一摆放在各托盘(81)上;所述第八输送机构(80)包括用于驱动托盘(81)转动的驱动机构,第八输送机构(80)输送路径的一侧设有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和推料单元(83),所述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和推料单元(83)沿第八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且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与推料单元(83)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检测到包裹侧面贴有运单时,与该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对应的推料单元(83)启动,将该包括从第八输送机构(80)上推离;所述第九输送机构(90)与第八输送机构(80)并排设置,所述第九输送机构(90)与第八输送机构(80)之间设有用于对包裹进行90°翻面的第二翻面机构(84),所述推料单元(83)将包裹推移到第二翻面机构(84),第二翻面机构(84)将包裹翻转至运单朝上并将包裹转移至第九输送机构(90);所述第十输送机构(100)与第五输送机构(50)、第六输送机构(60)、第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0)、离心分散机构(110)、第二输送机构(20)、第三输送机构(30)、第四输送机构(40)、第五输送机构(50)、第六输送机构(60)、第七输送机构(70)、第八输送机构(80)、第九输送机构(90)和第十输送机构(1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1)位于智能分拣系统最上游,包裹被堆积地投放到第一输送机构(10)上,第一输送机构(10)的出料端延伸至离心分散机构(110)上方;所述离心分散机构(110)包括离心盘(1101)和围壁(1102),离心盘(1101)沿竖直轴线转动设置,所述围壁(1102)沿离心盘(1101)周向设置,所述围壁(1102)上设有供包裹甩出的缺口部;第二输送机构(20)的进料端位于离心盘(1101)下方且靠近离心盘(1101)底面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的宽度大于第一输送机构(10)的宽度,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缺口部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0)位于第二输送机构(20)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三输送机构(30)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挡板(311),各挡板(31)相对于第二输送机构(20)和第三输送机构(30)倾斜设置,各挡板(31)的一端沿第二输送机构(20)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另一端沿第三输送机构(30)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0)的进料端与第三输送机构(30)的出料端相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0)的输送方向与第三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0)包括多条分支输送通道(41),各分支输送通道(41)分别与第三输送机构(30)上各挡板(31)端部之间的夹缝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支输送通道(41)上设有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第一拨料单元(43)和第二拨料单元(45),所述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用于检测包裹顶面是否贴有运单,所述第一拨料单元(43)位于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下游且紧邻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设置,当第一运单识别单元(42)检测到包裹顶面贴有运单时,第一拨料单元(43)将该包裹从该分支输送通道(41)上拨离;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位于第一拨料单元(43)下游,所述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用于检测包裹侧面是否贴有运单,所述第二拨料单元(45)位于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下游且紧邻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设置,当第二运单识别单元(44)检测到包裹侧面未贴有运单时,第二拨料单元(45)将该包裹从该分支输送通道(41)上拨离;第五输送机构(50)的输送方向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五输送机构(50)依次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下方经过,所述第五输送机构(50)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之间设有第一滑道(46),第一滑道(4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拨料单元(43)对应设置;第六输送机构(60)的输送方向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的输送方向为非平行设置,第六输送机构(60)依次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下方经过,所述第六输送机构(60)与各分支输送通道(41)之间设有第二滑道(47),第二滑道(4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拨料单元(45)对应设置;所述第六输送机构(60)包括用于对包裹进行180°翻面的第一翻面机构(61);第七输送机构(70)位于各分支输送通道(41)的出料端;第八输送机构(80)与第七输送机构(70)并排设置,第七输送机构(70)与第八输送机构(80)之间设有第一分拣机械手(71),所述第八输送机构(80)上沿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能够独立转动的托盘(81),所述第一分拣机械手(71)用于将第七输送机构(70)上的包裹逐一摆放在各托盘(81)上;所述第八输送机构(80)包括用于驱动托盘(81)转动的驱动机构,第八输送机构(80)输送路径的一侧设有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和推料单元(83),所述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和推料单元(83)沿第八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且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与推料单元(83)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检测到包裹侧面贴有运单时,与该第三运单识别单元(82)对应的推料单元(83)启动,将该包括从第八输送机构(80)上推离;所述第九输送机构(90)与第八输送机构(80)并排设置,所述第九输送机构(90)与第八输送机构(80)之间设有用于对包裹进行90°翻面的第二翻面机构(84),所述推料单元(83)将包裹推移到第二翻面机构(84),第二翻面机构(84)将包裹翻转至运单朝上并将包裹转移至第九输送机构(90);所述第十输送机构(100)与第五输送机构(50)、第六输送机构(60)、第九输送机构(90)的出料端相接,所述第十输送机构(100)的一侧设有分拣机器人(1)泊位,所述第十输送机构(100)上方沿第十输送机构(100)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拣机械手(101),第二分拣机械手(101)用于将第十输送机构(100)上的包裹逐个转移到分拣机器人(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20)、第三输送机构(30)、第四输送机构(40)、第五输送机构(50)、第六输送机构(60)、第七输送机构(701)、第九输送机构(90)和第十输送机构(100)均为输送带,其中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20)、第三输送机构(30)、第四输送机构(40)的传输速度依次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妙波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