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32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成型工序、压缩工序、压入工序及固定工序,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弹性体的各个弹性部,在压缩工序中,将各个弹性部向内筒部件上的各个弹性部的布置位置按压,从而将各个弹性部压缩成大小与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内筒部件和外筒部件之间时的大小大致相等,在压入工序中,边保持各个弹性部已被压缩的状态,边将内筒部件和各个弹性部一体地压入外筒部件内,在固定工序中,将内筒部件和外筒部件固定在各个弹性部上。由此,提高设定防振装置的弹性体的压缩率的自由度。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Vibration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作为一种防振装置,已知内筒部件与外筒部件经由筒状弹性体同心地连结的防振装置。作为具有这种结构的防振装置,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的防振支座、专利文献2中的防振衬套。专利文献1中的防振支座是通过将橡胶材料注入到设置在模具上的位于内侧的筒部件(内侧部件)与位于外侧的筒部件(外筒部件)之间,将内侧的筒部件及外侧的筒部件与橡胶部件(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而制造的(嵌入成型法)。专利文献2中的防振衬套由内筒部件(内侧部件)、外筒部件以及设置在这两者之间的橡胶弹性体构成,在橡胶弹性体上形成有轴向通孔,在该轴向通孔内,聚氨酯泡沫通过发泡成型粘合在橡胶弹性体上而与该橡胶弹性体形成为一体。此外,就专利文献2中的防振衬套而言,对外筒部件进行缩径加工,以便提高橡胶弹性体和聚氨酯泡沫的耐久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522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72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由于弹性体是通过进行压缩而能够设定其硬度、弹簧常数和耐久性等特性的,因而作为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能够自由地决定弹性体的压缩率。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防振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因为将弹性体与内筒部件及外筒部件一体地形成,所以如果要压缩弹性体,就需要对弹性体和外筒部件一起进行缩径处理,不过,因为设定外筒部件的缩径率的自由度很低,所以弹性体的压缩率也无法自由地决定。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设定弹性体的压缩率的自由度,该弹性体设置在内侧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成型好的弹性部向内侧部件上的各个弹性部的布置位置按压。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该防振装置包括:内侧部件,其呈筒状或轴状;外筒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侧部件的周围;以及弹性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并将该内侧部件与该外筒部件连结起来,所述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由多个弹性部构成,多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的互不相同的位置处,所述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各个所述弹性部;压缩工序,在该压缩工序中,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向所述内侧部件上的各个所述弹性部的布置位置按压,从而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压缩成各个所述弹性部的大小与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所述内侧部件和所述外筒部件之间时的大小大致相等;压入工序,在该压入工序中,边保持各个所述弹性部已被压缩的状态,边将所述内侧部件和各个所述弹性部一体地压入所述外筒部件内;以及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将所述内侧部件和所述外筒部件固定在各个所述弹性部上。这样一来,在压缩工序中,将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好的各个弹性部向内侧部件上的各个弹性部的布置位置按压,从而将各个弹性部压缩成各个弹性部的大小与将各个弹性部布置在内侧部件和外筒部件之间时的大小大致相等,由此能够直接压缩弹性体,能够提高设定弹性体的压缩率的自由度。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部具有由互不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由互相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够想到使用多色成型机进行嵌入成型而将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设置在内侧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不过,此时存在如下问题,即:不能采用在成型时间、成型温度上有较大差距的材料作为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材料;需要较大的轴向通孔,以免材料相混合;多色成型机价格昂贵;以及嵌入成形用模具的结构复杂。在此,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在压入工序中将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设置于内侧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因而不会发生在使用多色成型机进行嵌入成型时所发生的问题,而能够将由互相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设置在内侧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序包括:涂布工序,在进行所述压入工序之前进行该涂布工序,在该涂布工序中,将粘合剂涂布在所述内侧部件与各个所述弹性部之间的固定面以及所述外筒部件与各个所述弹性部之间的固定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然后使所述粘合剂处于干燥状态;以及固化工序,在进行所述压入工序之后进行该固化工序,在固化工序中,使所述粘合剂固化。为了将内侧部件和外筒部件粘合在各个弹性部上,能够想到:在进行压入工序以前,将粘合剂涂布在内侧部件与各个弹性部之间的粘合面上和外筒部件与各个弹性部之间的粘合面上。不过,此时存在粘合剂会附着到防振装置1的制造夹具上的问题。在此,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在进行压入工序以前,在塗布工序中将粘合剂涂布在内侧部件与各个弹性部之间的固定面上和外筒部件与各个弹性部之间的固定面上中的至少一者,然后使粘合剂处于干燥状态,在压入工序结束后,在固化工序中使粘合剂固化,由此能够做到在粘合剂不附着到防振装置的制造夹具上的情况下,使各个弹性部粘合并固定在内侧部件上和外筒部件上。-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设定弹性体的压缩率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振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布置防振装置的各部件以前的状态。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布置防振装置的各部件以后的状态。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使承托夹具移动后的状态。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使缩径夹具处于封闭状态的状态。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使推压夹具移动后的状态。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布置防振装置的各部件以后的状态。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剖视图,示出使缩径夹具处于封闭状态的状态。-符号说明-1-防振衬套(防振装置);20-内筒部件(内侧部件);20a-内筒部件的外周面(固定面);21-外筒部件;21a-外筒部件的内周面(固定面);22-第一弹性部;22c-第一弹性部的内侧面(固定面);22d-第一弹性部的外侧面(固定面);23-第二弹性部;23c-第二弹性部的内侧面(固定面);23d-第二弹性部的外侧面(固定面);24-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本质上仅为示例而已,并没有意图对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对象或其用途加以限制。<第一实施方式>(防振装置的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振装置1例如是用于汽车的后悬架等的防振衬套。如图1所示,防振装置1包括:圆筒状的金属制内筒部件(内侧部件)20;圆筒状的金属制外筒部件21,其与内筒部件20同轴地设置在内筒部件20的外周;以及弹性体24,其经由热固性粘合剂设置在内筒部件20与外筒部件21之间且将内筒部件20和外筒部件21连结起来。内筒部件20由插入该内筒部件20内部的螺栓等紧固在车身侧的部件上,外筒部件21压入形成在拖臂(trailingarm)上的压入孔内。内筒部件20的在轴向上的各端部分别比外筒部件21的在轴向上的各端部更向轴向外侧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内筒部件20及外筒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该防振装置包括:内侧部件,其呈筒状或轴状;外筒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侧部件的周围;以及弹性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并将该内侧部件与该外筒部件连结起来,所述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由多个弹性部构成,多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的互不相同的位置处,所述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各个所述弹性部;压缩工序,在该压缩工序中,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向所述内侧部件上的各个所述弹性部的布置位置按压,从而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压缩成各个所述弹性部的大小与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所述内侧部件和所述外筒部件之间时的大小大致相等;压入工序,在该压入工序中,边保持各个所述弹性部已被压缩的状态,边将所述内侧部件和各个所述弹性部一体地压入所述外筒部件内;以及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将所述内侧部件和所述外筒部件固定在各个所述弹性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30 JP 2018-0678341.一种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该防振装置包括:内侧部件,其呈筒状或轴状;外筒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侧部件的周围;以及弹性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并将该内侧部件与该外筒部件连结起来,所述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由多个弹性部构成,多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的互不相同的位置处,所述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各个所述弹性部;压缩工序,在该压缩工序中,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向所述内侧部件上的各个所述弹性部的布置位置按压,从而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压缩成各个所述弹性部的大小与将各个所述弹性部布置在所述内侧部件和所述外筒部件之间时的大小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板野佑次大原峰之
申请(专利权)人: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