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96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3:44
一种切割器(10),包括两个构件(14),每个构件具有手柄部分(16)和操作部分(18)。两个构件(14)在位于所述两个构件(14)中的每个构件的手柄部分(16)与操作部分(18)之间的枢轴处一起枢转,使得构件(14)可围绕枢轴相对于彼此移动。切割器(10)还包括在所述两个构件(14)其中之一的操作部分(18)上的至少一个可释放的切割器刀片(12)。两个构件(14)围绕枢轴的枢轴销(28)可释放地一起枢转。该切割器刀片或每个切割器刀片(12)形成有孔洞(36),枢轴销(28)延伸穿过该孔洞。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器,其包括两个构件,每个构件具有手柄部分和操作部分,所述两个构件在位于所述两个构件中的每个构件的手柄部分和操作部分之间的枢轴处一起枢转,使得构件围绕枢轴相对于彼此可移动,该切割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可更换的切割器刀片,当使用切割器的时候,该切割器刀片位于所述两个构件其中之一的操作部分上。
技术介绍
在CN202088124U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设备,其包括一副钳子,其中操作部分具有各自的可更换切割器刀片。这种设备遇到的问题是它需要单独的各自的螺钉来将切割器刀片保持在适当位置。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补救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在本说明书的开头段落中陈述的构造的切割器,其中两个构件围绕枢轴的枢轴销可释放地一起枢转,并且其中所述或者每个切割器刀片形成有孔洞,枢轴延伸穿过该孔洞。这种构造的优点在于,切割器可以具有一组不同的刀片,用于各自不同类型的切割动作。这允许刀片切割各种材料。所述两个构件的所述其中之一的所述操作部分可具有凹槽,该凹槽在形状上与刀片互补,以将刀片收纳在其中。这使刀片提供较低的阻碍切割器的操作的风险,并且可以增加通过手柄部分施加到刀片的力。刀片和围绕其凹槽的所述两个构件的所述其中之一的部分可以具有彼此平齐的表面。这有助于刀片在切割器内的定位,并且还有助于切割器的平滑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切割器刀片和所述两个构件其中之一的所述操作部分可以具有各自的相互接合部分(interengagingportions)。这提供了一种将刀片部分相对于设置其上的操作部分进行固定的简单方法。所述相互接合部分可包括脊和槽。这提供了将切割器刀片附接到其操作部分的引导。枢轴销可具有螺钉以将所述两个构件保持在一起。这提供了用于将切割器的不同部分固定在一起的简单装置。枢轴销可包括单独的部件,该单独的部件可插入穿过所述两个构件的各自的枢轴孔。这种构造提供了易于装配的切割器。所述单独的部件可以是带凸缘的。这是使得切割器的两个构件能够保持在一起的相对简单且便宜的方法。切割器刀片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两个构件中的另一构件的操作部分上。这使得切割器能够执行剪切的切割动作。所述两个构件可以彼此相同。结果,可以更便宜地制造切割器。所述两个构件中的另一构件的操作部分可以构成砧座(anvil),以使切割器能够执行砧切割动作(anvilcuttingaction)。枢轴可以与所述两个构件的其中之一成一体。这有利于切割器的装配。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器的实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切割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切割器的一部件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部件的另一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切割器的另一部件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图3和4中所示部件装配在一起的侧视图;图6是处于装配状态的图1中所示的切割器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切割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视图;以及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切割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修改部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6示出了具有两个可更换的大致平面的细长金属刀片12的切割器10,所述金属刀片彼此相同。切割器包括两个金属构件14,它们也彼此相同,每个构件具有手柄部分16和操作部分18。手柄部分16是弯曲的,当切割器处于装配状态时,相对于另一个构件14的手柄部分是凹的,并且手柄部分嵌入塑料手部握把20中。每个操作部分18具有刀片凹槽22,该刀片凹槽22在形状上与可更换刀片12中的任一个互补。每个刀片凹槽22的基部的内部形成有呈燕尾形横截面的脊24,作为其相关可更换刀片的定位引导。圆形通孔26在凹槽22的手柄端部处延伸穿过每个构件14。铰链或枢轴销28延伸穿过通孔26以限定枢轴,两个构件14围绕枢轴相对于彼此可移动。枢轴销28形成有凸缘30,当这些部件装配在一起时,凸缘30接合构件14的其中之一的外侧。一旦销28插入穿过两个构件14的孔26,具有头部34的螺钉32就拧入销28内的内螺纹中,使得螺钉头部与远离凸缘30的构件14的外侧接合,使得带有螺钉32的销28将这些构件14保持在一起,采取它们可以围绕销28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方式。当切割器处于其装配状态从而将刀片12定位在凹槽22中时,位于每个可更换刀片12的一侧上的呈燕尾形横截面(对应于脊24的燕尾形横截面)的槽34与相关凹槽22的脊24接合。因此,当刀片插入其相关的凹槽中时,脊24的一端可以插入槽34的一端,然后刀片可以精确地滑入其相关的凹槽22中。每个可更换刀片12在其更靠近其相关构件14的手柄部分16的一端还具有呈圆形通孔36形式的圆形孔洞。通孔36与通孔26有相同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当每个刀片12就位并且切割器10与销28装配在一起、销28延伸穿过通孔26和36并且每个脊24收纳在相关的槽34内时,每个构件14的最接近另一个构件14且包围凹槽22的那个表面与收纳在凹槽22中的刀片12的表面齐平。当使用切割器时,相互接合的脊34和槽24为刀片12提供进一步的机械支撑,并且通过铰链销28获得进一步的机械支撑,因为这使可更换刀片12保持在用于有效切割的最佳压力下。图2更清楚地示出了每个刀片12沿其预期的内边缘设置有凹的弓形锋利边缘部分40。较小的弓形部分42设置在每个刀片12上,用于切割更细的线,所述弓形部分42的曲率半径小于锋利边缘40的其余部分,其位于更远离手柄部分16的端部。图4示出了手柄部分16中的肩部17,在远离刀片凹槽22的方向上,手柄部分在垂直于图4视图的平面的方向上更厚。结果,从侧面观察组装的切割器,两个构件14的手柄部分16的较厚部分总体上彼此对齐(inregistration)。当使用切割器10时,手部握把20稍微打开,以便分离刀片12的锋利边缘40的部分。然后将这些边缘放置在待切割缆线的相对两侧上,并且手部握把20被挤压在一起,使得构件14围绕枢轴销28朝向彼此移动,以便闭合刀片12的锋利边缘40之间的间隔,从而通过剪切切割动作来切割缆线。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枢轴销28是构件14其中之一的一体部件。在构成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图8所示的修改中,构件14其中之一的操作部分被修改,使得它构成砧座44,其与另一构件14的刀片12的形状互补。这种切割器能够用砧切割动作切割缆线。一组不同的可更换切割器刀片12可以具有一系列硬度加工,使得用户可使用切割器工具的多种功能,因为利用这组刀片,切割器工具可以用于不同的切割要求。对于所示构造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可以由熟悉本领域的读者进行,而不会使得到的设备超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例如,手柄部分16的手部握把20可以由一系列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电绝缘材料,例如碳纤维,从而进一步确保免受高压。代替延伸通过构件14中的各自的通孔26的铰接件或枢轴销28,构件14其中之一的那些通孔的其中之一可以是具有铰接件或枢轴销28的内螺纹盲孔(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铰接件或枢轴销具有外螺纹,其延伸穿过另一个构件14的通孔26并与构件14其中之一的盲孔螺纹接合。可以制造刀片12的材料例如是钢、陶瓷、钛或碳化钨。刀片12的材料可具有55至85的洛氏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器,包括两个构件,每个构件具有手柄部分和操作部分,所述两个构件在位于所述两个构件中的每个构件的手柄部分与操作部分之间的枢轴处一起枢转,使得所述构件围绕所述枢轴相对于彼此能够移动,所述切割器还包括能释放的至少一个切割器刀片,所述切割器刀片位于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的操作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构件围绕所述枢轴的枢轴销能释放地一起枢转,并且所述切割器刀片或每个切割器刀片形成有孔洞,所述枢轴销延伸穿过该孔洞。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9 GB 1805281.11.一种切割器,包括两个构件,每个构件具有手柄部分和操作部分,所述两个构件在位于所述两个构件中的每个构件的手柄部分与操作部分之间的枢轴处一起枢转,使得所述构件围绕所述枢轴相对于彼此能够移动,所述切割器还包括能释放的至少一个切割器刀片,所述切割器刀片位于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的操作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构件围绕所述枢轴的枢轴销能释放地一起枢转,并且所述切割器刀片或每个切割器刀片形成有孔洞,所述枢轴销延伸穿过该孔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构件中的所述一个构件的操作部分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在形状上与所述切割器刀片互补,以供所述切割器刀片收纳在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器刀片和所述两个构件中的所述一个构件的包围其凹槽的部分具有彼此平齐的表面。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切割器刀片和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的操作部分设置有各自的相互接合部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W·蒙哥马利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康美灵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