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及切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476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及切割方法,包括手柄、轴肩、凸台和刀片;手柄和凸台分别设置在轴肩两侧,凸台直径小于轴肩直径,轴肩与凸台连接的一侧为竖直面,凸台上开有径向的通槽,刀片固定在通槽内,刀刃朝向通槽底部;固定后,刀刃伸出凸台周面,刀刃与轴肩表面距离小于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边沿距离。可有效对刀片切割位置进行了防误,在不伤及胶层主体的情况下,将残留胶层清理干净,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A Cutting Tool and Cutting Method for Clamping Residual Rubber Layer of Fan Case Inne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及切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及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风扇机匣在贯彻红胶后,由于内环零件椭圆较大,车胶层时只车修内环胶体处的胶层,在内环金属层内壁面上存在残留胶层。残留胶层处目前采用的方法为采用人手工去除,但红胶有一定的弹性,经常会有零件在发动机试车后胶层主体出现了局部开裂的现象,极易像胶体处产生了裂纹。分析原因后,发现为去除残留胶层时,伤到了胶层主体,导致了胶层主体出现了局部开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及切割方法,在不伤及胶层主体的情况下,将残留胶层清理干净,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包括手柄、轴肩、凸台和刀片;手柄和凸台分别设置在轴肩两侧,凸台直径小于轴肩直径,轴肩与凸台连接的一侧为竖直面,凸台上开有径向的通槽,刀片固定在通槽内,刀刃朝向通槽底部;固定后,刀刃伸出凸台周面,刀刃与轴肩表面距离小于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边沿距离。优选的,采用螺栓,手柄对应螺栓的螺柱,凸台对应螺栓的螺帽,轴肩对应螺栓的止档环。优选的,凸台的通槽数量为两个,两个通槽平行设置,其中一个通槽与轴肩表面距离小于内环一面边沿与胶层主体边沿距离,另一个通槽与轴肩表面距离小于内环另一面边沿与胶层主体边沿距离。优选的,刀片采用保安刀片。进一步,通槽顶部设置有槽形沉头孔,槽形沉头孔两端贯通,宽度与保安刀片的刀背宽度相同。优选的,轴肩平面度小于等于0.02mm。优选的,凸台的端面上设置有轴向的销孔,销孔位于凸台设置有通槽的一边,销孔贯穿通槽,刀片的刀刃与槽底接触时,刀片与销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直径相同的通孔,通过销轴伸入销孔和通孔中。优选的,刀刃与轴肩表面的距离比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边沿的距离小0.1-0.2mm。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刀具,将刀片固定在通槽内,刀刃朝向槽底,刀刃伸出凸台周面;手握手柄,沿风扇机匣周面移动,将轴肩与凸台连接的一侧始终与内环周面贴合,刀刃伸入残留胶层,与内环表面始终接触;直到完成残留胶层的切割。优选的,将内环一面的残留胶层切割完毕后,将刀片取出,固定至另一个通槽中,重复切割步骤,切割内环另一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刀片插入通槽中,与轴肩保持平行,保证刀片和轴肩的距离始终不变,且不会超过机匣边沿与胶层主体边沿的距离,可有效对刀片切割位置进行了防误,在不伤及胶层主体的情况下,将残留胶层清理干净,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进一步,通过采用螺栓制作刀具,在保证切割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材料获取方便,便于制作,极大的节省了成本。进一步,设置不同距离的通槽,满足了风扇机匣内环两面外沿与胶层主体不同的距离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夹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刀片与凸台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示意图。其中:1-手柄;2-轴肩;3-凸台;4-通槽;5-销孔;6-刀片;7-残留胶层;8-胶层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风扇机匣内环的胶层主体8始终与内环外沿的距离相同,残留胶层7位于胶层主体8和内环外沿之间,与胶层主体8外沿连接在一起,剥离时很容易伤到胶层主体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刀具可用螺栓制成,刀片6可采用保安刀片6,材料获取方便,便于制作。如图1所示,螺栓的螺柱对应手柄1,螺栓的螺帽对应凸台3,螺栓的止档环对应轴肩2。手柄1和凸台3分别设置在轴肩2两侧,轴肩2平面度小于等于0.02mm,凸台3直径小于轴肩2直径,凸台3上开有两个径向的通槽4,两个通槽4平行设置,其中一个通槽4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一面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另一个通槽4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另一面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刀片6固定在通槽4内,刀刃朝向通槽4底部,刀背朝通槽4外侧。刀刃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通槽4顶部设置有槽形沉头孔,槽形沉头孔两端贯通,宽度与保安刀片6的刀背宽度相同。如图2所示,固定后,刀刃与通槽4底部接触,刀背与槽形沉头孔接触,刀片6部分伸出凸台3周面,刀刃与轴肩2表面距离L小于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H。如图2所示,凸台3的端面上设置有轴向的销孔5,销孔5位于凸台3设置有通槽4的一边,销孔5贯穿通槽4,刀片6的刀刃与槽底接触时,刀片6与销孔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直径相同的通孔,通过销轴伸入销孔5和通孔中。从而将刀片6固定。如图3所示,本刀具在切割时,先将刀片6固定在通槽4内,刀刃朝向槽底,刀片6部分伸出凸台3周面,通过销轴将刀片6固定;将轴肩2与凸台3连接的一侧与内环周面贴合,刀刃伸入残留胶层7后,手握手柄1,将刀具沿内环周面移动,轴肩2与凸台3连接的一侧始终与内环周面贴合,刀刃与内环表面始终接触,随着刀具移动,刀片6和内环边沿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不会损伤到胶层主体8;刀具沿内环周面移动一圈后,便完成残留胶层7的切割。将内环一面的残留胶层7切割完毕后,将刀片6取出,固定至另一个通槽4中,重复切割步骤,切割内环另一面。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轴肩(2)、凸台(3)和刀片(6);手柄(1)和凸台(3)分别设置在轴肩(2)两侧,凸台(3)直径小于轴肩(2)直径,轴肩(2)与凸台(3)连接的一侧为竖直面,凸台(3)上开有径向的通槽(4),刀片(6)固定在通槽(4)内,刀刃朝向通槽(4)底部;固定后,刀刃伸出凸台(3)周面,刀刃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轴肩(2)、凸台(3)和刀片(6);手柄(1)和凸台(3)分别设置在轴肩(2)两侧,凸台(3)直径小于轴肩(2)直径,轴肩(2)与凸台(3)连接的一侧为竖直面,凸台(3)上开有径向的通槽(4),刀片(6)固定在通槽(4)内,刀刃朝向通槽(4)底部;固定后,刀刃伸出凸台(3)周面,刀刃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采用螺栓,手柄(1)对应螺栓的螺柱,凸台(3)对应螺栓的螺帽,轴肩(2)对应螺栓的止档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凸台(3)的通槽(4)数量为两个,两个通槽(4)平行设置,其中一个通槽(4)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一面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另一个通槽(4)与轴肩(2)表面距离小于内环另一面边沿与胶层主体(8)边沿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刀片(6)采用保安刀片(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钳修风扇机匣内环残留胶层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通槽(4)顶部设置有槽形沉头孔,槽形沉头孔两端贯通,宽度与保安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畅姚军余影峰雷海峰王京常瑛任润娥吴经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