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装置及颗粒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86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及颗粒机,涉及颗粒机领域。该回收装置用于颗粒机,颗粒机包括机体和模辊,机体设置有入料口和加工通道,模辊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工孔,模辊位于加工通道中,且用于在模辊转动的过程中,使得物料通过加工孔进入模辊内,该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壳。回收壳设置有承接部和输出部,承接部用于设置在入料口的下方,输出部用于与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回收壳用于与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承接部,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与开口连通,使得当模辊转动时,模辊带动承接部上的物料,经由输送通道,并通过开口输送至入料口。该回收装置能够有效的改善颗粒机漏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收装置及颗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及颗粒机。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加工设备应用领域中,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漏料的问题,泄漏的物料会造成很多其它问题,例如:泄漏的物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泄漏的物料堆积在机器某部位时会引起机器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其能够有效的改善颗粒机漏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颗粒机,该颗粒机包括上述提到的回收装置,并且具有该回收装置的全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用于颗粒机,所述颗粒机包括机体和与所述机体可转动连接的模辊,所述机体设置有入料口以及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加工通道,所述模辊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模辊位于所述加工通道中,且用于在所述模辊转动的过程中,使得从所述入料口输入的物料通过所述加工孔进入所述模辊内,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模辊上的回收壳;所述回收壳设置有承接部和输出部,所述承接部用于设置在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并用于承接从所述入料口输出且未进入所述模辊内的物料,所述输出部用于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回收壳用于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承接部,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使得当所述模辊转动时,所述模辊带动所述承接部上的物料,经由所述输送通道,并通过所述开口输送至所述入料口。可选的,所述回收壳为弧面结构。可选的,所述回收壳为圆柱面结构,所述回收壳的横截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a,180°<a<270°。可选的,所述回收壳上还设置至少两个限位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回收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为从所述承接部延伸至所述输出部的条形凸起。可选的,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回收壳连接,且所述折边朝远离所述回收壳的凹侧方向上凸出,所述折边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可选的,所述回收壳的数量与所述模辊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回收壳的承接部相互连接。可选的,两个所述回收壳的连接处的形状为直线,两个所述回收壳关于所述连接处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用于颗粒机,所述颗粒机包括机体和与所述机体可转动连接的模辊,所述机体设置有入料口以及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加工通道,所述模辊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模辊位于所述加工通道中,所述模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模辊和第二模辊,所述第一模辊和所述第二模辊并排设置且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模辊和所述第二模辊之间,所述第一模辊和所述第二模辊用于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使得从所述入料口输入的物料通过所述加工孔进入所述第一模辊和/或所述第二模辊内,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回收壳,分别为第一回收壳和第二回收壳;所述第一回收壳和所述第二回收壳上均设置有输出部和承接部,所述第一回收壳的承接部与所述第二回收壳的承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回收壳的承接部和所述第二回收壳的承接部均用于设置在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并用于承接从所述入料口输出且未进入所述第一模辊或所述第二模辊内的物料;所述第一回收壳和所述第二回收壳均为圆柱面结构,且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模辊和所述第二模辊上,所述第一回收壳的输出部与所述第一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回收壳的输出部与所述第二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回收壳用于与所述第一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二回收壳用于与所述第二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通道,使得当所述第一模辊和所述第二模辊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模辊带动所述第一回收壳的承接部上的物料,经由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输送至所述入料口,和/或所述第二模辊带动所述第二回收壳的承接部上的物料,经由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输送至所述入料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颗粒机,包括上述提到的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收装置及颗粒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承接部能够承接从入料口输出且未进入模辊内的物料,并且在模辊的带动下,物料能够沿着输送通道从承接部运动至开口,并且经过开口重新进入入料口进行加工,该回收装置有效的改善了颗粒机漏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第一回收壳上的承接部和第二回收壳上的承接部均能够承接从入料口输出且未进入模辊内的物料,当泄漏的物料掉落至第一回收壳上的承接部上时,在第一模辊的带动下,物料能够沿着第一输送通道从第一回收壳上的承接部运动至第一开口,并且经过第一开口重新进入入料口进行加工,类似的,当泄漏的物料掉落至第二回收壳上的承接部上时,在第二模辊的带动下,物料也可以重新进入入料口,该回收装置有效的改善了颗粒机漏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颗粒机,该颗粒机包括上述提到的回收装置,该颗粒机的漏料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颗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颗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回收装置;11-回收壳;111-第一回收壳;112-第二回收壳;113-承接部;114-输出部;115-限位部;116-输送通道;1161-第一输送通道;1162-第二输送通道;12-折边;300-颗粒机;31-模辊;311-第一模辊;312-第二模辊;32-机体;321-入料口;33-开口;331-第一开口;332-第二开口;3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装置,用于颗粒机,所述颗粒机包括机体和与所述机体可转动连接的模辊,所述机体设置有入料口以及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加工通道,所述模辊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模辊位于所述加工通道中,且用于在所述模辊转动的过程中,使得从所述入料口输入的物料通过所述加工孔进入所述模辊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模辊上的回收壳;所述回收壳设置有承接部和输出部,所述承接部用于设置在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并用于承接从所述入料口输出且未进入所述模辊内的物料,所述输出部用于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回收壳用于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承接部,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使得当所述模辊转动时,所述模辊带动所述承接部上的物料,经由所述输送通道,并通过所述开口输送至所述入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装置,用于颗粒机,所述颗粒机包括机体和与所述机体可转动连接的模辊,所述机体设置有入料口以及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加工通道,所述模辊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模辊位于所述加工通道中,且用于在所述模辊转动的过程中,使得从所述入料口输入的物料通过所述加工孔进入所述模辊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模辊上的回收壳;所述回收壳设置有承接部和输出部,所述承接部用于设置在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并用于承接从所述入料口输出且未进入所述模辊内的物料,所述输出部用于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回收壳用于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承接部,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使得当所述模辊转动时,所述模辊带动所述承接部上的物料,经由所述输送通道,并通过所述开口输送至所述入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壳为弧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壳为圆柱面结构,所述回收壳的横截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a,180°<a<2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壳上还设置至少两个限位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回收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模辊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从所述承接部延伸至所述输出部的条形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回收壳连接,且所述折边朝远离所述回收壳的凹侧方向上凸出,所述折边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壳的数量与所述模辊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回收壳的承接部相互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成李宁波胡永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