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44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包括PVC型腔(6)、底板(7),其特征在于:能够盛装棒头料的PVC型腔(6)能够固定在底板(7)上,带有端盖(11)的PVC型腔(6)外罩能够固定在底板(7)上的下壳体(5)且下壳体(5)的上方设置有带通气口(9)的上壳体(2),PVC型腔(6)的外壁与下壳体(5)和上壳体(2)的内壁之间构成一通气的密封加压腔(12),且在上壳体(2)上设有能够监测密封加压腔(12)内气压的压力表(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能够确保粗颗粒棒头的成型且不会导致表面塌陷,延长塞棒头的使用寿命,适宜推广使用。

A pneumatic feeding rod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塞棒头的内衬棒头成型
,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确保粗颗粒棒头的成型且不会导致表面塌陷、延长塞棒头的使用寿命的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粗颗粒的棒头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粗颗粒的耐火材料不易成型、容易塌陷,导致目前制出的粗颗粒的棒头的寿命较短,使用不长时间后亟需更换棒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粗颗粒棒头的成型且不会导致表面塌陷、延长塞棒头的使用寿命的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包括PVC型腔、底板,其特征在于:能够盛装棒头料的PVC型腔能够固定在底板上,带有端盖的PVC型腔外罩能够固定在底板上的下壳体且下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带通气口的上壳体,PVC型腔的外壁与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内壁之间构成一通气的密封加压腔,且在上壳体上设有能够监测密封加压腔内气压的压力表;所述的成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下壳体、PVC型腔、底板固定在一起,向PVC型腔内加入棒头料后盖上端盖,把上壳体密封装配在下壳体上,通气加压至设定的气压值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即可获得与PV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包括PVC型腔(6)、底板(7),其特征在于:能够盛装棒头料的PVC型腔(6)能够固定在底板(7)上,带有端盖(11)的PVC型腔(6)外罩能够固定在底板(7)上的下壳体(5)且下壳体(5)的上方设置有带通气口(9)的上壳体(2),PVC型腔(6)的外壁与下壳体(5)和上壳体(2)的内壁之间构成一通气的密封加压腔(12),且在上壳体(2)上设有能够监测密封加压腔(12)内气压的压力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包括PVC型腔(6)、底板(7),其特征在于:能够盛装棒头料的PVC型腔(6)能够固定在底板(7)上,带有端盖(11)的PVC型腔(6)外罩能够固定在底板(7)上的下壳体(5)且下壳体(5)的上方设置有带通气口(9)的上壳体(2),PVC型腔(6)的外壁与下壳体(5)和上壳体(2)的内壁之间构成一通气的密封加压腔(12),且在上壳体(2)上设有能够监测密封加压腔(12)内气压的压力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5)的上端和上壳体(2)的下端之间采用凹凸结构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5)的上端和上壳体(2)的下端连接面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密封圈(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加料棒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年军薛辉范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