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85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打捞装置用于给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打捞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传动带、刮板以及漆渣斗,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废液箱上方,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打捞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漆渣斗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漏液斗;所述传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漆渣斗中,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漏液斗连接带动所述漏液斗转动,使所述刮板将所述漏液斗中的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的入料口中,所述漏液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面上设置有滤液孔,所述滤液孔为变径孔,沿所述凹槽面到所述漏液斗底面方向,所述滤液孔的直径逐渐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渣打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漆渣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家具制造时,最后的涂装工序大多在涂装车间完成,采用流水线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家具涂装产生含油漆废水中具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需要进行单独处理。现有技术中,含有漆渣的废水存放在废水箱中,需要将漆渣从废水中打捞出来,漆渣的打捞方式通常为:在废水箱中加入絮凝药剂后,进行机器打捞,机器打捞有两种方式:(一)将废液直接向过滤网上倾倒,通过过滤网过滤出漆渣,这样滤网非常容易堵塞;(二)在废水箱中直接用刮板刮漂浮在废水水面的漆渣,这样漆渣和水分离不好,效率低。上述的两种问题,增加了后续对漆渣进一步处理的负担,加重了工厂废水处理的资金压力。因此,亟需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可以克服或者减轻上述漆渣打捞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渣打捞装置,能够有效打捞废水中的漆渣,降低漆渣中的含水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打捞装置用于给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打捞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传动带、刮板以及漆渣斗,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废液箱上方,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打捞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漆渣斗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漏液斗;所述传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漆渣斗中,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漏液斗连接带动所述漏液斗转动,使所述刮板将所述漏液斗中的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的入料口中,所述漏液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面上设置有滤液孔,所述滤液孔为变径孔,沿所述凹槽面到所述漏液斗底面方向,所述滤液孔的直径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连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漏液斗的两侧铰接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轮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主动轮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漏液斗的连接端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漏液斗的连接端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漏液斗在转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中,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上分别连接三根所述连杆,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上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所述漏液斗。进一步,所述漆渣斗的入料口底面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用于辅助所述刮板将所述漏液斗中的漆渣刮入漆渣斗中。进一步,所述传动带通过电动机驱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电动机之间设置有齿轮盒,所述齿轮盒中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齿轮盒上设置两根输出轴,其中一根与所述传动带连接,另一根通过皮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进一步,所述主动轮每转120°要悬停20-30秒,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传动带,将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中。进一步,所述刮板为硅胶刮板。进一步,所述漏液斗的底面上设置有斗底刮板。进一步,所述废液箱的底面为弧形面,使得所述斗底刮板能刮除沉积在底面的漆渣。本专利技术一种漆渣打捞装置,通过在漏液斗的凹槽底面上设置喇叭口状的滤液孔,喇叭口状的滤液孔能够有效聚集漆渣中的水分,使得漆渣与水分相互分离,减轻漆渣的后续处理,提高了漆渣处理的效率;而且,如果在漏液斗中采用直径孔,孔径较大时,漆渣容易漏下,影响漆渣的处理效率,当孔径较小时,容易堵塞。当刮板将漏液斗中的漆渣刮走后,在滤液孔中会残留部分漆渣,此时,由于喇叭口状的滤液孔中聚集水分,使得滤液孔中积聚的漆渣不会将喇叭口堵塞。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漏液斗下设置有斗底刮板,该斗底刮板能够在漏液斗转动过程中搅动废液箱,使得废水中的漆渣更容易被漏液斗捕捉,提高漆渣处理的效率;漏液斗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设置,利用连杆使得漏液斗保持水平状态,有利于刮板将漏液斗上的漆渣刮入漆渣斗中,提高漆渣处理的效率和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漏液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打捞装置用于给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打捞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传动带、刮板以及漆渣斗,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废液箱上方,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打捞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漆渣斗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漏液斗;所述传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漆渣斗中,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漏液斗连接带动所述漏液斗转动,使所述刮板将所述漏液斗中的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的入料口中,所述漏液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面上设置有滤液孔,所述滤液孔为变径孔,沿所述凹槽面到所述漏液斗底面方向,所述滤液孔的直径逐渐减小。本专利技术一种漆渣打捞装置,通过在漏液斗的凹槽底面上设置喇叭口状的滤液孔,喇叭口状的滤液孔能够有效聚集漆渣中的水分,使得漆渣与水分相互分离,减轻漆渣的后续处理,提高了漆渣处理的效率;而且,如果在漏液斗中采用直径孔,孔径较大时,漆渣容易漏下,影响漆渣的处理效率,当孔径较小时,容易堵塞。当刮板将漏液斗中的漆渣刮走后,在滤液孔中会残留部分漆渣,此时,由于喇叭口状的滤液孔中聚集水分,使得滤液孔中积聚的漆渣不会将喇叭口堵塞。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打捞装置用于给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打捞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传动带4、刮板4-1以及漆渣斗5,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废液箱1的上方,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打捞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4与所述漆渣斗5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漏液斗3;所述传动带4一端设置在所述漆渣斗5中,所述传动带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刮板4-1,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漏液斗3连接带动所述漏液斗3转动,使所述刮板4-1将所述漏液斗3中的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5中,所述漏液斗3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上设置有滤液孔3-2,所述滤液孔3-2为变径孔,沿所述凹槽面到所述漏液斗3底面方向,所述滤液孔3-2的直径逐渐减小。上述示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种漆渣打捞装置,通过在漏液斗3的凹槽底面上设置喇叭口状的滤液孔3-2,喇叭口状的滤液孔3-2能够有效聚集漆渣中的水分,使得漆渣与水分相互分离,减轻漆渣的后续处理,提高了漆渣处理的效率;而且,如果在漏液斗3中采用直径孔,孔径较大时,漆渣容易漏下,影响漆渣的处理效率,当孔径较小时,容易堵塞。当刮板4-1将漏液斗中的漆渣刮走后,在滤液孔中会残留部分漆渣,此时,由于喇叭口状的锥形滤液孔中聚集水分,使得滤液孔中积聚的漆渣不会将喇叭口堵塞,也不会直接贴附在滤液孔的锥面侧壁上,降低清理的难度。如图1所示,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2、从动轮9及连杆,所述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打捞装置用于给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打捞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传动带、刮板以及漆渣斗,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废液箱上方,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打捞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漆渣斗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漏液斗;所述传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漆渣斗中,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漏液斗连接带动所述漏液斗转动,使所述刮板将所述漏液斗中的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的入料口中,所述漏液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面上设置有滤液孔,所述滤液孔为变径孔,沿所述凹槽面到所述漏液斗底面方向,所述滤液孔的直径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渣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打捞装置用于给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打捞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传动带、刮板以及漆渣斗,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废液箱上方,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打捞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漆渣斗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漏液斗;所述传动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漆渣斗中,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漏液斗连接带动所述漏液斗转动,使所述刮板将所述漏液斗中的漆渣刮入所述漆渣斗的入料口中,所述漏液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面上设置有滤液孔,所述滤液孔为变径孔,沿所述凹槽面到所述漏液斗底面方向,所述滤液孔的直径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连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漏液斗的两侧铰接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轮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主动轮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漏液斗的连接端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漏液斗的连接端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漏液斗在转动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贵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