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58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包括电机和风叶,所述电机内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机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设有止退槽;所述风叶上设有内孔,所述风叶的内孔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风叶的内孔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止退槽嵌合的止退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通过胶水固定,能够提高电机与风叶组合的稳定性,提升电机的工作效率。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Wind Blades for Electric Mach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串激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电机来说,电机风叶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功能是为了冷却电机,目前市场上的电机转子使用双绝缘结构,冷却风叶安装在电机驱动轴的轴绝缘材料上,在风叶与轴绝缘间使用添加胶水的固定方式增加风叶的推力和扭力,防止风叶松脱。然而这种工艺对胶水的质量、选型、添加胶水的工艺过程、固化及风叶与轴绝缘间的配合要求比较高,经常会出现风叶因推力和扭力偏低,造成工作时松脱破损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电动工具的安全性。实有必要改进常用的电机与风叶的组合方式,提高二者组合的稳定性,确保电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无需通过胶水固定,能够提高电机与风叶组合的稳定性,提升电机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包括电机和风叶,所述电机内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机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设有止退槽;所述风叶上设有内孔,所述风叶的内孔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风叶的内孔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止退槽嵌合的止退机构。如上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风叶的内孔的内侧面设有键槽,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轴绝缘,所述轴绝缘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键槽配合设置的键槽形结构。如上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止退机构为爪形止退机构。如上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内孔的周缘设有至少两个止退机构。如上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驱动轴的止退槽内侧设有凸块,所述内孔内侧面对应所述凸块设有凹槽。如上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止退槽为U形、V形或直角形止退槽。如上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键槽为直角形键槽,所述轴绝缘的键槽形结构为直角键槽形结构。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通过在电机的驱动轴上开设止退槽,风叶的内孔上设置与止退槽嵌合的止退机构,从而实现电机与风叶之间的组合固定,与常规的风叶安装方式相比,工艺稳定,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胶水,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的防止了风叶因推力和扭力偏小出现松脱损坏的情况,同时,对电机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确保了电机的工作效率,此外,能够节省人工手动添加胶水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更利于市场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风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本技术:1:电机2:风叶3:驱动轴4:止退槽5:止退机构6:键槽7:轴绝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机1和风叶2,所述电机1内设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机1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轴3的一端上设有止退槽4;所述风叶2上设有内孔,所述风叶2的内孔固定于所述驱动轴3上,所述风叶2的内孔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止退槽4嵌合的止退机构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通过在电机1的驱动轴3上开设止退槽4,风叶2的内孔上设置与止退槽4嵌合的止退机构5,从而实现电机与风叶之间的组合固定,与常规的风叶安装方式相比,工艺稳定,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胶水,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的防止了风叶2因推力和扭力偏小出现松脱损坏的情况,同时,对电机1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确保了电机1的工作效率,此外,能够节省人工手动添加胶水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更利于市场的推广。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风叶2的内孔的内侧面设有键槽6,所述驱动轴3上设有轴绝缘7,所述轴绝缘7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键槽6配合设置的键槽形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当电机1与风叶2组合时,驱动轴3上的轴绝缘7能够嵌入风叶2的键槽6中,配合止退槽4与止退机构5使电机1与风叶2的组合更加牢固,增强二者组合的稳定性。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退机构5为爪形止退机构。当电机1驱动轴3插入风叶2内孔时,爪形止退机构能够自动卡入止退槽4内,并扣紧止退槽4的内表面,增强止退槽4与止退机构5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有效的防止在电机1工作时因机体震动使止退槽4与止退机构5脱离造成电机1与风叶2松脱受损的情况发生。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孔的周缘设有至少两个止退机构5。多个止退机构5与止退槽4嵌合,更能够加大止退机构5扣紧止退槽4时的作用力,减少电机1与风叶2之间的组合间隙,使两者的组合更加稳固高效。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3的止退槽4内侧设有凸块,所述内孔内侧面对应所述凸块设有凹槽。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组合结构,通过多种机构的配合设置确保二者组合的稳定性,所述凸块与凹槽的互相嵌合,更能够增强结构彼此之间的嵌入力,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外力对组合体的干扰,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退槽4为U形、V形或直角形止退槽。结构简单,通过普通的刀头就能够容易地对驱动轴3进行开槽加工,减少加工成本,当然,也可以开设其他形状的止推槽,只要其能够满足与止推机构5嵌合固定即可。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键槽6为直角形键槽,所述轴绝缘7的键槽形结构为直角键槽形结构。根据电机1与风叶2的结构,可以开设不同形状的键槽6和键槽形结构,只要能够使二者互相嵌和确保电机1与风叶2组合体的稳定即可。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以其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为例,则本技术通过在电机1的驱动轴3上开设止退槽4,风叶2的内孔上设置与止退槽4嵌合的止退机构5,从而实现电机与风叶之间的组合固定,与常规的风叶安装方式相比,工艺稳定,结构简单,无需添加胶水,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的防止了风叶2因推力和扭力偏小出现松脱损坏的情况,同时,对电机1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确保了电机1的工作效率,此外,能够节省人工手动添加胶水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更利于市场的推广。更进一步的,所述风叶2的内孔的内侧面设有键槽6,所述驱动轴3上设有轴绝缘7,所述轴绝缘7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键槽6配合设置的键槽形结构。当电机1与风叶2组合时,驱动轴3上的轴绝缘7能够嵌入风叶2的键槽6中,配合止退槽4与止退机构5使电机1与风叶2的组合更加牢固,增强二者组合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和风叶,所述电机内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机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设有止退槽;所述风叶上设有内孔,所述风叶的内孔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风叶的内孔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止退槽嵌合的止退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和风叶,所述电机内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机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设有止退槽;所述风叶上设有内孔,所述风叶的内孔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风叶的内孔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止退槽嵌合的止退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的内孔的内侧面设有键槽,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轴绝缘,所述轴绝缘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键槽配合设置的键槽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风叶的组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参参曾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艾史比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