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57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8: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单元;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围设在所述电池单元外侧的液流通道;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盖板面对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池单元线缆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朝外敞开;所述盖板包括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电连接集成板以及位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背对所述电池单元一侧的第一固定板,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面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缩短热管理系统的开发周期且优化热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的动力电池模组。

Power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模组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采用液冷作为热管理系统的动力电池系统逐年增多。目前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现有的热管理系统在设计时需要依托模组的布置,因此各个热管理系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难以高效地缩短热管理系统开发的周期,且难以实现热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缩短热管理系统的开发周期且优化热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的动力电池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单元;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围设在所述电池单元外侧的液流通道;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盖板面对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池单元线缆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朝外敞开。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板包括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电连接集成板以及位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背对所述电池单元一侧的第一固定板,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面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连接集成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走线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凸起背对所述第二凸起一侧的第一走线槽和位于所述第二凸起背对所述第一凸起一侧的第二走线槽;所述第一走线槽内嵌设有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二走线槽内嵌设有第二汇流排。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汇流排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走线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陷,多个所述第一凹陷与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相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凹陷内;所述第二汇流排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走线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陷,多个所述第二凹陷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相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相串联的电池电芯组,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均与多个所述电池电芯组相对应,每个所述电池电芯组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相背对的两端;多个所述电池电芯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并列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电池电芯组的一端相连,每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电池电芯组的另一端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多个第二孔,多个所述第一孔、多个所述第二孔均与多个所述电池电芯相对应。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以及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的框架,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所述框架之间形成具有所述开口的空腔,所述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液流通道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板包括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对所述电池单元一侧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对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三基板,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液流通道包括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形成的第一流体通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端板包括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第四基板、位于所述第四基板背对所述电池单元一侧的第五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五基板背对所述第四基板一侧的第六基板,所述第五基板面对所述第六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液流通道包括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与所述第六基板之间形成的第二流体通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框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相面对,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的一端和所述后端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后端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液流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三液流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四液流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五液流通道。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通过设置电池单元、箱体以及盖板使得液流通道内的流体能对电池单元进行降温,从而对电池单元进行热管理。另一方面电池单元的线缆能通过走线槽向外伸出,从而使得电池单元能安装于箱体内。如此使得热管理系统与电池单元进行集成式设计,以缩短热管理系统的开发周期,优化热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缩短热管理系统的开发周期且优化热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的动力电池模组。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前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后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电池单元;15、盖板;19、电连接集成板;21、第一固定板;23、第一凸起;25、第二凸起;27、第一走线槽;29、第二走线槽;31、第三走线槽;33、第一汇流排;35、第二汇流排;37、第一凹陷;39、第二凹陷;41、第一孔;43、第二孔;45、前端板;47、后端板;49、框架;51、进液口;53、出液口;55、第一基板;57、第二基板;59、第三基板;63、第二流体通道;65、第一侧板;67、第二侧板;69、第一流体通道;71、第四基板;73、第五基板;75、第六基板;79、底板;81、第三液流通道;83、第四液流通道;85、第五液流通道;87、第一凸块;89、第二凸块;91、第三凸块;93、第一限位结构;95、第二限位结构;97、第三限位结构;99、第四凸块;101、第五凸块;103、第四限位结构;105、第五限位结构;107、第六限位结构;109、第七限位结构;110、第八限位结构;111、采集部;113、测温部;115、FPC;117、正极连接端;119、负极连接端;121、第一安装槽;123、第二安装槽;125、第一接头;127、第二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单元11;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电池单元11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围设在所述电池单元11外侧的液流通道;盖板15,所述盖板15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盖板15面对所述电池单元11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池单元11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围设在所述电池单元外侧的液流通道;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盖板面对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池单元线缆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朝外敞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围设在所述电池单元外侧的液流通道;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盖板面对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池单元线缆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朝外敞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电连接集成板以及位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背对所述电池单元一侧的第一固定板,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面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集成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走线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凸起背对所述第二凸起一侧的第一走线槽和位于所述第二凸起背对所述第一凸起一侧的第二走线槽;所述第一走线槽内嵌设有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二走线槽内嵌设有第二汇流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走线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陷,多个所述第一凹陷与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相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凹陷内;所述第二汇流排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走线槽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陷,多个所述第二凹陷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相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相串联的电池电芯组,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均与多个所述电池电芯组相对应,每个所述电池电芯组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相背对的两端;多个所述电池电芯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并列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电池电芯组的一端相连,每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宁黄文雪刘浩童邦陈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