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36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包括:平衡组件,平衡组件与旋浮流量计的上分流箱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设在平衡组件上,并与旋浮流量计的外壳和平衡组件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第一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并能够通过螺纹结构挤压平衡组件和外壳,使平衡组件和外壳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平衡组件带动上分流箱退出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ZN单转子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拆卸困难的问题。

Tool for disassembling shunt box on rotary flow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拆卸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
技术介绍
在油田集输工艺中,要求对各采油区的来液量进行实时监控,为来液进罐数量提供参考数据。ZN单转子旋浮流量计就是分线计量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各采油区来液计量。近年来,随着仪器设备的长期使用,流量计故障越来越多,维修时间越来越长,既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吊链、撬杆强行硬拆,拆卸比较困难,还可能造成上分流箱的损坏和人体的伤害,安全隐患较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ZN单转子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拆卸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包括:平衡组件,平衡组件与旋浮流量计的上分流箱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设在平衡组件上,并与旋浮流量计的外壳和平衡组件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第一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并能够通过螺纹结构挤压平衡组件和外壳,使平衡组件和外壳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平衡组件带动上分流箱退出外壳。进一步地,第一螺杆具有多个,且沿旋浮流量计的周向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螺杆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两个第一螺杆分别设置在旋浮流量计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板,平衡板上具有供第一螺杆穿过的螺纹孔,且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外壳上连接孔的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地,平衡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穿设在平衡板上,并与上分流箱连接,以带动上分流箱运动。进一步地,第二螺杆具有多个,并沿上分流箱的周向设置。进一步地,平衡组件还包括紧固件,平衡板具有供第二螺杆穿过的过孔,紧固件与第二螺杆连接,且与平衡板背离上分流箱的一侧抵接。进一步地,紧固件为多个,且与第二螺杆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过孔为腰形孔。进一步地,第一螺杆和/或第二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操作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有平衡组件和第一螺杆,并且利用第一螺杆与平衡组件和旋浮流量计的外壳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旋转时,螺纹结构能够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推动平衡组件和外壳,由于外壳是固定不动的,因而平衡组件就带动与其连接的上分流箱一同运动,从而顶出外壳,实现上分流箱的顺利拆卸。上述设置方式将各部件连接完成后,仅需要转动第一螺杆即可将上分流箱顶出,方便快捷,安全性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风险,并且极大提高了拆卸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平衡组件;11、平衡板;111、螺纹孔;112、过孔;12、第二螺杆;13、紧固件;20、第一螺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ZN单转子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拆卸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如图1所示的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包括平衡组件10和第一螺杆20,平衡组件10与旋浮流量计的上分流箱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第一螺杆20穿设在平衡组件10上,并与旋浮流量计的外壳和平衡组件10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第一螺杆20可转动地设置,并能够通过螺纹结构挤压平衡组件10和外壳,使平衡组件10和外壳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平衡组件10带动上分流箱退出外壳。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平衡组件10和第一螺杆20,并且利用第一螺杆20与平衡组件10和旋浮流量计的外壳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20旋转时,螺纹结构能够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推动平衡组件10和外壳,由于外壳是固定不动的,因而平衡组件10就带动与其连接的上分流箱一同运动,从而顶出外壳,实现上分流箱的顺利拆卸。上述设置方式将各部件连接完成后,仅需要转动第一螺杆20即可将上分流箱顶出,方便快捷,安全性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风险,并且极大提高了拆卸效率。可选地,第一螺杆20具有多个,且沿旋浮流量计的周向设置,以从多个方向对外壳和平衡组件10施力,避免第一螺杆20数量过少而不足以使得平衡组件10运动的情况,保证拆卸效果。进一步可选地,第一螺杆20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两个第一螺杆20分别设置在旋浮流量计相对的两侧,以使得平衡组件10整体受力平衡。在本实施例中,平衡组件10包括平衡板11,平衡板11上具有供第一螺杆20穿过的螺纹孔111,且螺纹孔111的螺纹旋向与外壳上连接孔的螺纹旋向相反,这样当工具的各部分连接完成后,向一个方向转动第一螺杆20即可使得平衡组件10向远离外壳的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的平衡板11呈矩形,且其长度方向大于外壳的直径,沿平衡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111,螺纹孔1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旋浮流量计的外壳大小进行相应调整,保证螺纹孔111和外壳上的连接孔在竖直方向上对应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平衡组件10还包括第二螺杆12,第二螺杆12穿设在平衡板11上,并与上分流箱连接,以带动上分流箱运动。本实施例的平衡组件10与上分流箱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二螺杆12与第一螺杆2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螺杆12的长度较第一螺杆20长,从而使得第二螺杆12能够伸到外壳内与上分流箱连接,可拆卸的方式能够在旋浮流量计正常工作时将工具拆卸,需要拆卸上分流箱时再安装上,从而不影响旋浮流量计的正常工作。可选地,第二螺杆12具有多个,并沿上分流箱的周向设置。第二螺杆12的数量可以与第一螺杆20的数量相同以对应设置,保证平衡组件10对上分流箱的施力平衡。在本实施例中,平衡组件10还包括紧固件13,平衡板11具有供第二螺杆12穿过的过孔112,紧固件13与第二螺杆12连接,且与平衡板11背离上分流箱的一侧抵接。紧固件13为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与第二螺杆12螺纹连接,并且抵顶在平衡板11背离上分流箱的一侧上,安装时,将紧固螺母穿设到第二螺杆12上,再将平衡板11穿设到第二螺杆12上,将第二螺杆12的一端与上分流箱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螺杆12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紧固螺母、平衡板11和上分流箱,再将第一螺杆20穿过螺纹孔111后与外壳连接,然后拧动紧固螺母,使得紧固螺母抵顶在平衡板11上,使得平衡板11与上分流箱连接成一体即可完成安装。本实施例在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12的顶端设置有呈正六边形的操作头,通过扳手等工具即可转动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12。操作头也可以替换成六角沉孔等结构,以便于转动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12。由于第二螺杆12设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组件(10),所述平衡组件(10)与旋浮流量计的上分流箱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第一螺杆(20),所述第一螺杆(20)穿设在所述平衡组件(10)上,并与所述旋浮流量计的外壳和所述平衡组件(10)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0)可转动地设置,并能够通过所述螺纹结构挤压所述平衡组件(10)和所述外壳,使所述平衡组件(10)和所述外壳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所述平衡组件(10)带动所述上分流箱退出所述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旋浮流量计上分流箱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组件(10),所述平衡组件(10)与旋浮流量计的上分流箱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第一螺杆(20),所述第一螺杆(20)穿设在所述平衡组件(10)上,并与所述旋浮流量计的外壳和所述平衡组件(10)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0)可转动地设置,并能够通过所述螺纹结构挤压所述平衡组件(10)和所述外壳,使所述平衡组件(10)和所述外壳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所述平衡组件(10)带动所述上分流箱退出所述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0)具有多个,且沿所述旋浮流量计的周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0)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螺杆(20)分别设置在所述旋浮流量计相对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10)包括平衡板(11),所述平衡板(11)上具有供所述第一螺杆(20)穿过的螺纹孔(111),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纯喜张洪礼黄国营过杨王平丁万成吴菊萍谢雨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