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齿轮及配备驱动齿轮的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32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与相啮合齿轮顺利啮合的驱动齿轮及配备该驱动齿轮的盘装置。小齿轮610形成具有基本形成圆筒形状的本体部611和在所述本体部611外周面设置多个并且具有相对的两个接触面613、613的齿612的驱动齿轮。把由该小齿轮610与相啮合齿轮形成的第一齿轮630的大齿轮631之中一方的齿轮的小齿轮610固定,把另一方的齿轮的所述大齿轮631在其轴方向移动,使这些齿轮啮合。在该小齿轮610的齿612的至少一方端部,设置把所述大齿轮631的齿向所述接触面613、613导向的导向面614。(*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到盘装置,例如装载驱动盘托架的驱动齿轮及配备该驱动齿轮的盘装置。
技术介绍
图57(a)及(b)分别是现有技术驱动齿轮的俯视图及侧面图。图58是表示现有驱动齿轮安装在相啮合齿轮上时其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在现有技术盘装置的盘托架开闭结构等上所使用的直齿轮的驱动齿轮78由树脂等形成,如图57(a)及(b)所示,包括有插通电机和旋转轴基本上是圆筒形的本体部781,和在该本体部781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在本体部781中心方向上基本是直线状延伸的齿轮782。这样的驱动齿轮78在成形时发生齿782的端面有毛刺等突起的情况。所以,如图58所示,在该驱动齿轮78中心轴与所述相啮合齿轮79中心轴基本以一定的间隔并且基本平行位置关系的状态时,通过使该驱动齿轮对所述相啮合齿轮相对移动,该齿轮78与所述相啮合齿轮79啮合时,所述突起成为与相啮合齿轮79啮合的障碍。还有,不仅存在这样的突起,且当该驱动齿轮78向相啮合齿轮79强行挤入时,有发生该驱动齿轮78和相啮合齿轮79的齿破坏等的损害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相啮合齿轮顺利啮合的驱动齿轮及配备该驱动齿轮的盘装置。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齿轮,包括基本形成圆筒形状的本体部和在所述本体部外周面设置多个并且具有相对的两个接触面的齿,传递两个轴间的动力,在该驱动齿轮与相啮合齿轮中的一方固定,另一方朝旋转轴方向移动,使它们啮合的驱动齿轮中,在所述齿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置导向所述相啮合齿轮的齿导向面。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齿轮,由于具有把相啮合齿轮导向该小齿轮接触面的导向面,当该小齿轮与所述相啮合齿轮啮合时,通过导向面导向所述相啮合的齿,向所述接触面顺利地导向。因此,在啮合这样的齿轮时不易发生齿轮的破损,减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制造工序的效率。以上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齿轮,最好所述导向面在所述导向面的端部连续形成,与该接触面形成钝角。且最好所述导向面在所述齿的相对的两个接触面是各自连续形成。且最好在该驱动齿轮邻接的两个齿之间,设置导向所述相啮合齿轮齿的导向槽。且最好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导向面上连续形成。且最好所述齿为了与所述外周面形成锐角设置有倒角部。且最好所述驱动齿轮是由比所述相啮合齿轮硬度高的材料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涉及到配备具有以上结构的驱动齿轮的盘装置。参照图面对以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能够更明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作用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装置主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前监视窗的正视图;图4是图3A-A线的剖面图;图5(a)及(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前监视窗的凹部、导向槽部的放大图;图6(a)及(b)分别是图5(a)及(b)的B-B线剖面图及C-C线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挡板的正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挡板的右侧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挡板的轴部的放大图;图10是表示把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挡板向前监视窗安装时它们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盘托架的俯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盘托架的仰视图; 图13(a)是图11中D-D线的剖面图,图13(b)是表示盘的下面与图13(a)的盘托架导向斜面接触的状态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机架的俯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机架上设置的导轨附近的纵剖面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机构组件的底座架的俯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机构组件的支承构件的俯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保持构件的仰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移动机构的俯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光拾取器底座右端部设置的卡合部的放大图;图2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移动机构的推力负载加压机构要部的俯视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推力负载加压机构加压构件的俯视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推力负载加压机构加压构件的侧视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推力负载加压机构支承构件的俯视图;图25是图24的E-E线剖面图;图26是图24的F-F线剖面图;图27(a)及(b)是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及凸轮机构的凸轮构件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8(a)至(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凸轮机构凸轮构件的俯视图、正视图、右侧面图;图29(a)及(b)是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及凸轮机构要部的正视图;图30(a)及(b)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盘托架位置检测机构的盘托架位置检测开关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图31(a)及(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盘托架位置检测开关的检测杆向左侧及右侧倾斜的状态的正视图;图32(a)至(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盘托架位置检测机构的滑块的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图33(a)及(b)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的小齿轮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的小齿轮要部的立体放大图; 图35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轴的俯视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轴的侧视图;图37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的传动臂的仰视图;图38是图37的G-G线剖面图;图39(a)及(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负载驱动机构的第二齿轮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4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歪斜调节机构要部的右侧面图;图4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歪斜调节机构要部的剖面图;图42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歪斜调节机构的导向杆按压弹簧的俯视图;图43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歪斜调节机构的导向杆按压弹簧的侧视图;图44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歪斜调节机构的导向杆保持构件的俯视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歪斜调节机构的导向杆保持构件的仰视图;图46是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歪斜调节机构的导向杆保持构件的侧视图;图47是表示把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歪斜调节机构的导向杆保持构件向机构组件的保持构件安装时的次序的说明图;图48是现有盘装置前监视窗的正视图;图49是现有盘装置挡板的正视图;图50(a)是现有盘装置挡板的俯视图,图50(b)是把该挡板向前监视窗安装时所加的外力用箭头示意性表示的俯视图;图51是现有盘装置的盘托架的仰视图;图52是现有盘装置的盘托架的俯视图;图53(a)及(b)是分别表示现有盘装置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盘托架位置检测机构的凸轮构件处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4是图52的H-H线剖面图;图55是表示把盘放置在图54的盘托架上的情况的说明图;图56是表示现有盘装置的拾取器底座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7(a)及(b)分别是现有驱动齿轮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58是表示把现有的驱动齿轮向相配的齿轮安装时它们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盘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盘装置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该盘装置装置主体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盘装置1是对CD和DVD等盘10进行再生或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由被壳体20收容的装置主体30(参照图2)和相对该装置主体30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移动的盘10的输送用盘托架51构成。如图2所示,该装置主体30具有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和在该印刷电路基板之上设置的机架31。如前所述,所述装置主体30被收容在由薄金属板形成的壳体20内。所述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上安装有与计算机本体等连接用的接口端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齿轮,包括:基本形成圆筒形状的本体部;在所述本体部外周面设置多个并且具有相对的两个接触面的齿;传递两个轴间动力,在该驱动齿轮与相啮合齿轮中的一方固定,另一方朝旋转轴方向移动,使它们啮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置导向所述相啮合齿轮的导向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光典荒井丰和真部悟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