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05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及系统,所述吊箱围堰堵漏系统包括:两个密封件,当两个密封件拼接时,两个密封件的中间形成第一通孔;两块堵漏板,两块堵漏板分别设于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堵漏板用于封堵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支撑部件和围堰底板,围堰底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撑部件穿过第二通孔;两个密封件拼接后,通过第一通孔套设于支撑部件上,用于封堵支撑部件与围堰底板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吊箱围堰作业中,围堰底板与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处采用沙袋堵漏易失败的问题。

Leakage stoppage device and system of suspended box coffer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深水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吊箱围堰是指在承台施工过程中修建的阻水结构。吊箱围堰的作用是通过吊箱围堰侧板和底板上的封底混凝土围水,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的干处施工环境。吊箱的结构包括围堰底板、侧板、支撑部件及吊挂系统。吊挂系统通过支撑部件吊挂围堰底板,支撑部件穿过围堰底板,侧板设于围堰底板上并封闭,为方便安装,围堰底板与支撑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吊箱围堰在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浇筑前须对围堰底板与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堵漏,堵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围堰封底的成功与否。若不进行间隙堵漏会造成混泥土从间隙流失。封底,指的是吊箱围堰到达设计位置后,须在围堰底板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使承台与围堰外施工水位隔绝,为后期围堰内抽水后承台进行干作业做准备。吊箱围堰堵漏的常规施工方法是采用长条布袋包裹砂或混凝土围在支撑部件周围,再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常规的沙袋堵漏是用沙袋无论在效果和工效上都不高,特别在支撑部件存在一定误差时,间隙一边的缝隙很小,另一边缝隙很大,往往封堵难度较大,对于间隙较大的缝隙,很容易将布袋从较大的缝隙处掉落下去,从而导致封底失败,影响整个后续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解决了吊箱围堰作业中,围堰底板与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处采用沙袋堵漏易失败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吊箱围堰堵漏装置,所述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包括:两个密封件,当两个所述密封件拼接时,两个所述密封件的中间形成第一通孔,两块堵漏板,两块所述堵漏板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所述密封件的拼接处,所述堵漏板用于封堵两个所述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所述堵漏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密封件连接,当两个所述密封件拼接时,每个所述堵漏板的两端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重叠。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半圆形槽;侧板,所述侧板呈半圆筒形,所述侧板的直径与所述半圆形槽的直径相同并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吊箱围堰堵漏装置还包括连接螺栓,两个所述密封件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吊箱围堰堵漏系统,所述吊箱围堰堵漏系统包括:围堰底板,其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撑部件,其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两个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围堰底板上,且两个密封件拼接套设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两块堵漏板,两块所述堵漏板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所述密封件的拼接处,所述堵漏板用于封堵两个所述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围堰底板包括底龙骨和钢板,所述底龙骨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个所述密封件拼接后,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底龙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入围堰底板后,用两个密封件套设在支撑部件上,并拼接在一起可堵住通孔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防止在后续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从间隙中漏失。在施工时,支撑部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倾斜,这样就会导致两个密封件拼接在一起时,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会存在间隙。将堵漏板设于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堵漏板可堵住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防止混凝土从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漏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箱围堰堵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部分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箱围堰堵漏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封件,1-密封件,11-底板,12-侧板,13-连接板,2-堵漏板,3-连接螺栓,4-支撑部件,5-围堰底板,51-底龙骨,52-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箱围堰堵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部分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箱围堰堵漏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吊箱围堰堵漏装置,该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包括:两个密封件1,当两个密封件1拼接时,两个密封件1的中间形成第一通孔,两块堵漏板2,两块堵漏板2分别设于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堵漏板2用于封堵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在使用时,下入围堰底板后,用两个密封件1套设在支撑部件上,并拼接在一起可堵住通孔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防止在后续注混泥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从间隙中漏失。在施工时,支撑部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倾斜,这样就会导致两个密封件1拼接在一起时,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会存在间隙。将堵漏板2设于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堵漏板2可堵住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防止混凝土从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漏失。优选地,每个堵漏板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密封件1连接,当两个密封件1拼接时,每个堵漏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密封件1至少部分重叠。这样可以确保堵漏板2堵住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堵漏板2为矩形钢板,堵漏板2设于密封件1上靠近围堰底板5的一侧。堵漏板2与底板11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在一起。优选地,密封件1包括:底板11,底板11设有半圆形槽;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为设有半圆形槽的矩形板,两块底板11拼接构成的圆可环抱支撑部件。侧板12,侧板12呈半圆筒形,侧板12的直径与半圆形槽的直径相同并与底板11相互垂直连接。连接板13,连接板13分别与底板11和侧板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呈矩形,连接板13的相邻两边分别与底板11和侧板12焊接。在使用时,底板11的长度与半圆形槽的内径之差大于通孔和支撑部件之间间隙的宽度,这样既可满足封堵通孔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的要求。设置垂直于底板11的侧板12,可在支撑部件倾斜时,更好的密封通孔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连接板13为两个密封件1提供连接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吊箱围堰堵漏装置还包括连接螺栓3,两个密封件1通过连接螺栓连接3。这样的设计可使两个密封件1拼接后通过拧紧连接螺栓3使密封件1环抱支撑部件1,堵住缝隙,采用连接螺栓的连接方式可方便两个密封件1的拆卸。另外连接螺栓拧紧后,可保证对浇筑混凝土有一定的支撑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密封件1也可以采用一端铰接一端螺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环抱支撑部件。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吊箱围堰堵漏系统,吊箱围堰堵漏系统包括:围堰底板5,其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撑部件4,其穿设在第二通孔内;两个密封件1,其设置在围堰底板5上,且两个密封件1拼接套设在支撑部件4上;两块堵漏板2,两块堵漏板2分别设于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堵漏板2用于封堵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该箱围堰堵漏系统可通过两个密封件1拼接后套设在支撑部件4上,封堵支撑部件4与围堰底板5之间的间隙,防止混凝土从间隙漏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将堵漏板2设于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堵漏板2可堵住两个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防止混凝土从两个密封件的拼接处的间隙漏失。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4为钢护筒或辅助桩,钢护筒或辅助桩均为圆柱形,支撑部件为围堰底板提供支撑力。优选地,围堰底板5包括底龙骨51和钢板52,底龙骨51的至少一侧设有钢板52。底龙骨51为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包括:两个密封件(1),当两个所述密封件(1)拼接时,两个所述密封件(1)的中间形成第一通孔;以及两块堵漏板(2),两块所述堵漏板(2)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所述密封件(1)的拼接处,所述堵漏板(2)用于封堵两个所述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包括:两个密封件(1),当两个所述密封件(1)拼接时,两个所述密封件(1)的中间形成第一通孔;以及两块堵漏板(2),两块所述堵漏板(2)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所述密封件(1)的拼接处,所述堵漏板(2)用于封堵两个所述密封件(1)的拼接处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堵漏板(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密封件(1)连接,并且当两个所述密封件(1)拼接时,每个所述堵漏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密封件(1)至少部分重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设有半圆形槽;侧板(12),所述侧板(12)呈半圆筒形,所述侧板(12)的直径与所述半圆形槽的直径相同并与所述底板(11)相互垂直连接;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分别与所述底板(11)和所述侧板(12)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箱围堰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箱围堰堵漏装置还包括连接螺栓(3),两个所述密封件(1)通过所述连接螺栓(3)连接。5.一种吊箱围堰堵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箱围堰堵漏系统包括:围堰底板(5),其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撑部件(4),其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两个密封件(1),其设置在所述围堰底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蒋本俊刘立云伍杰汤长远陈杰戴海亮朱佳陆任敏祝贤洲袁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