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97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护膜层、使用层和离型膜层,所述护膜层包括第一PET膜和第一压敏胶层,所述使用层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贴合的抗指纹涂层、第一PET光学膜、OCA抗蓝光涂层、第二PET光学膜,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抗指纹涂层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PET光学膜下表面与所述离型膜层上表面贴合。上述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在使用层上的抗指纹涂层来实现抗指纹,通过在OCA涂层中添加有蓝光吸收剂来实现对屏幕发出的蓝光的吸收,使得具有抗蓝光抗指纹的优点。

A Protective Film for Anti-fingerprint and Anti-Blue Curved Surface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是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智能手机这一信息终端越来越频繁占领人们的时间,长时间面对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屏幕发出的蓝光会严重影响人的视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近视。同时手机屏幕因为是玻璃材质,很容易沾上指纹,不仅影响显示效果,还会给人一种脏乱的感觉。同时屏幕的科技日益进步,曲面屏已经从实验室走近人们身边,商用化日益普遍,曲面屏因为具有较佳的立体效果,可视范围广等优良的显示效果,已经在手机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曲面屏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完美地贴合曲面屏的弧边,既影响人们使用曲面屏的体验又无法真正保护手机屏幕,为了很好的贴合曲面屏的弧边,我们引入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膜,PET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基材的膜,具有软质地、耐热高耐蠕变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抗指纹抗蓝光的曲面屏手机膜。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护膜层、使用层和离型膜层,所述护膜层包括第一PET膜和第一压敏胶层,所述使用层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贴合的抗指纹涂层、第一PET光学膜、OCA抗蓝光涂层、第二PET光学膜和第二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抗指纹涂层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下表面与所述离型膜层上表面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抗指纹涂层厚度为1-7μm,所述抗指纹涂层的水接触角大于10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ET光学膜和所述第二PET光学膜材质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为23-75μm,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透光率大于90%,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雾度小于2%。进一步地,所述OCA抗蓝光涂层材质为添加蓝光吸收剂的丙烯酸类胶粘剂,所述OCA抗蓝光涂层厚度为5-20μ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敏胶层材质为有机硅树脂,所述第二压敏胶层厚度为10-50μ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ET光学膜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第一PET光学膜厚度为36-75μ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材质为有机硅树脂,所述第一压敏胶层厚度为8-15μm。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层包括第二PET膜层和氟素离形涂层,所述氟素离形涂层涂布在所述第二PET膜层的一面,所述氟素离形涂层与所述第二PET光学膜下表面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ET膜层厚度为36-75μm。进一步地,所述氟素离型层厚度为0.5-2μm。由于上述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设置在使用层上的抗指纹涂层来实现抗指纹,通过设置添加有蓝光吸收剂的丙烯酸类胶粘剂的OCA抗蓝光涂层来实现对屏幕发出的蓝光的吸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保护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0-护膜层;12-第一PET膜;14-第一压敏胶层;20-使用层;22-抗指纹涂层;24-第一PET光学膜;26-OCA抗蓝光涂层;28-第二PET光学膜;29-第二压敏胶层;30-离型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护膜层10、使用层20和离型膜层30,护膜层10包括第一PET膜12和第一压敏胶层14,使用层2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贴合的抗指纹涂层22、第一PET光学膜24、OCA抗蓝光涂层26、第二PET光学膜28,和第二压敏胶层29,第一压敏胶层14的下表面与抗指纹涂层22上表面贴合,第二压敏胶层29下表面与离型膜层30上表面贴合。本实施例的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因为整体膜的基材都是以PET膜为基材,能与曲面屏的弧边贴合完整,提高保护膜的立体视觉效果。优选地,抗指纹涂层22厚度为1-7μm,抗指纹涂层22的水接触角大于100°,抗指纹涂层可以让手机膜的表面爽滑度提高,让使用者拥有良好的触感。优选地,第一PET光学膜24和第二PET光学膜28材质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为23-75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透光率大于9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雾度小于2%。优选地,OCA抗蓝光涂层26材质为添加蓝光吸收剂的丙烯酸类胶粘剂,OCA抗蓝光涂层26厚度为5-20μm,在OCA涂层中直接添加抗蓝光吸收剂使得OCA层变成抗蓝光层,可以有效的减小涂层的数量,减少膜的厚度。优选地,第二压敏胶层29材质为有机硅树脂,第二压敏胶层29厚度为10-50μm。优选地,述第一PET光学膜24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一PET光学膜24厚度为36-75μm。优选地,第一压敏胶层14材质为有机硅树脂,第一压敏胶层14厚度为8-15μm。优选地,离型膜层30包括第二PET膜层和氟素离形涂层,氟素离形涂层涂布在第二PET膜层的一面,氟素离形涂层与第二压敏胶层29下表面贴合。优选地,第二PET膜层厚度为36-75μm。优选地,氟素离型层厚度为0.5-2μm。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涉及以下制备工艺,第一步,在第一PET光学膜24上一面涂布抗指纹涂层22,抗指纹涂层22在经过紫外光固化后备用。第二步,在第二PET光学膜28上一面涂布OCA抗蓝光涂层26,OCA抗蓝光涂层26经烘烤固化后贴合连接在第一PET光学膜24的另一面上。第三步,在第二PET光学膜28基材上的另一面涂布有第二压敏胶层29,经固化后用离型膜层30的氟素离型剂面贴合,离型膜层30用于保护第二压敏胶层29。第四步,在第一PET膜12上涂布第一压敏层14,第一压敏层14经光固化后贴合连接以上工序完成后的第一PET光学膜24上的抗指纹涂层22形成完整的抗指纹抗蓝光保护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护膜层(10)、使用层(20)和离型膜层(30),所述护膜层(10)包括第一PET膜(12)和第一压敏胶层(14),所述使用层(2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贴合的抗指纹涂层(22)、第一PET光学膜(24)、OCA抗蓝光涂层(26)、第二PET光学膜(28)和第二压敏胶层(29),所述第一压敏胶层(14)的下表面与所述抗指纹涂层(22)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压敏胶层(29)下表面与所述离型膜层(30)上表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护膜层(10)、使用层(20)和离型膜层(30),所述护膜层(10)包括第一PET膜(12)和第一压敏胶层(14),所述使用层(2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贴合的抗指纹涂层(22)、第一PET光学膜(24)、OCA抗蓝光涂层(26)、第二PET光学膜(28)和第二压敏胶层(29),所述第一压敏胶层(14)的下表面与所述抗指纹涂层(22)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压敏胶层(29)下表面与所述离型膜层(30)上表面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指纹涂层(22)厚度为1-7μm,所述抗指纹涂层(22)的水接触角大于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光学膜(24)和所述第二PET光学膜(28)材质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为23-75μm,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透光率大于90%,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雾度小于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指纹抗蓝光曲面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OC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正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昊泽光学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