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963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其设于生化池内,该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包括升流外箱、回流内箱、挡气内套、锥形泥斗、回流管及出水围堰;升流外箱的底部开口置于生化池内,回流内箱嵌套于升流外箱内,挡气内套嵌套于回流内箱内,出水围堰设于挡气内套内;锥形泥斗的顶部大开口与回流内箱的底部匹配连接并贯通,该锥形泥斗的底部下开口与回流管的顶端相匹配贯通连接;生化池的池底设有外部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曝气装置提供升流动力,在升流外箱和回流内箱之间形成上升区域,使得回流内箱和挡气内套之间形成向下的回流区域,并结合锥形泥斗及回流管形成大比例的轴向循环流动;且挡气内套、锥形泥斗及出水围堰构成一个沉淀池的功效。

A device for stripping reflux and precip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
技术介绍
好氧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污水处理。传统的好氧工艺需设沉淀池和刮泥机,通过回流泵将沉淀污泥回流至好氧池,继续参与生物降解过程。沉淀池往往需设刮泥机防止死角积泥。常规回流泵的机械叶轮容易将好氧活性污泥打碎,不利于降解污染物和后续沉淀。且常规回流泵能耗高、无法做到大比例回流。沉淀池增加了占地面积,刮泥机和回流泵增加了能耗、维护工作量。生物倍增工艺采用气提回流代替了回流泵,解决了活性污泥被打碎问题,也可实现大比例回流,但仍需设独立的气提回流功能区和专门用于气提回流的供气。生物倍增工艺仍需设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当前好氧颗粒污泥法在实际污水处理中还未大规模应用,在非容易降解的污水、未进行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污水站中无法培养和维持好氧颗粒污泥。急需开发一种可粗放型管理、可连续运行、可广泛应用于各型工业污水的好氧颗粒污泥运行工艺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气提回流和沉淀的装置,用于在生化池中同步实现气提回流、泥水分离沉淀及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等功能。(二)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匹配设置于生化池(10)内,该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包括升流外箱(1)、回流内箱(2)、挡气内套(3)、锥形泥斗(4)、回流管(5)及出水围堰(7);所述升流外箱(1)的底部开口置于生化池(10)内,所述回流内箱(2)匹配嵌套于升流外箱(1)内,所述挡气内套(3)匹配嵌套于回流内箱(2)内,所述出水围堰(7)水平设置于挡气内套(3)内;所述锥形泥斗(4)的顶部大开口与回流内箱(2)的底部匹配连接并贯通,该锥形泥斗(4)的底部下开口与回流管(5)的顶端相匹配贯通连接;所述生化池(10)的池底设置有外部曝气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匹配设置于生化池(10)内,该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包括升流外箱(1)、回流内箱(2)、挡气内套(3)、锥形泥斗(4)、回流管(5)及出水围堰(7);所述升流外箱(1)的底部开口置于生化池(10)内,所述回流内箱(2)匹配嵌套于升流外箱(1)内,所述挡气内套(3)匹配嵌套于回流内箱(2)内,所述出水围堰(7)水平设置于挡气内套(3)内;所述锥形泥斗(4)的顶部大开口与回流内箱(2)的底部匹配连接并贯通,该锥形泥斗(4)的底部下开口与回流管(5)的顶端相匹配贯通连接;所述生化池(10)的池底设置有外部曝气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外箱(1)内设置有内部曝气装置(8),所述内部曝气装置(8)匹配设置于锥形泥斗(4)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提回流与沉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5)为一根直管(51),所述直管(51)的顶端与锥形泥斗(4)的底部开口相匹配贯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上福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