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丝桶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915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丝桶装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放线结构,通过支撑柱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左侧用于为焊丝传输提供动力的前滚筒,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焊丝传输方向上的拉直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前校直器和后校直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右侧的后滚筒,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的飞轮和丝位传感器,与飞轮连接的飞轮驱动电机,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滑轨,通过滑轮与滑轨连接的升降旋转装置,设置在升降旋转装置上的重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设备结构简单,避免出现焊丝桶重量不一的情况,达到了收线更加顺畅的效果,从而使收线的质量得以保证。

Welding wire barrel lo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丝桶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丝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焊丝桶装机。
技术介绍
桶装机主要用于将线材按照一定的规律放入收线桶内,并且在收线时需保证放线顺利、不乱线,以保证在使用时方便快捷。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在需要连续焊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就必须要求焊丝的长度不间断,不能出现断线的情况,所以在焊丝收线过程中应保证焊丝的顺畅、连续。在传统的线材收线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操作,增加了成本,随着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桶装机也实现了自动收线,但目前的桶装机存在设备复杂的情况,使得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且不能很好的控制收线的焊丝量,导致接线桶重量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丝桶装机,解决了现有桶装机存在设备复杂,且无法控制焊丝的收线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焊丝桶装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放线结构,通过支撑柱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左侧用于为焊丝传输提供动力的前滚筒,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焊丝传输方向上的拉直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前滚筒与拉直装置之间的前校直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右侧的后滚筒,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拉直装置与后滚筒之间的后校直器,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的飞轮和丝位传感器,与飞轮连接的飞轮驱动电机,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滑轨,通过滑轮与滑轨连接的升降旋转装置,设置在升降旋转装置上的重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控制箱;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正下方的支撑台,设置在支撑台下方的驱动电机,通过转动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用于放置焊丝桶的转动板,固定在支撑台上表面的围栏,所述围栏通过滑轮与滑轨连接,所述控制箱与放线结构、飞轮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飞轮上设置有送丝管,所述围栏远离滑轨一侧设置有开合门。进一步的,所述放线结构包括通过皮带连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旋转装置还包括与支撑台下表面连接的底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拉直装置包括位置相抵的一对转动轮,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焊丝穿过的孔洞。进一步的,所述丝位传感器和飞轮均位于转动板中心的正上方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前滚筒转动的第一滚筒驱动电机和驱动后滚筒转动的第二滚筒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滚筒驱动电机和第二滚筒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屏,电机控制按钮,以及电源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收线过程中不停的转动焊丝桶和飞轮,当焊丝桶中的焊丝达到一定高度后,丝位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并控制升降旋转装置的下降,设置的重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焊丝桶的重量,避免出现焊丝桶重量不一的情况,且所采用的设备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桶装机存在设备复杂,且无法控制焊丝的收线量的问题,设备构成简单,达到了收线更加顺畅的效果,从而使收线的质量得以保证。(2)本技术设置的拉直装置、前校直器和后校直器用于保证进入焊丝桶的焊丝呈直线状态,有利于提高放线的质量。(3)本技术在控制箱上设置了显示屏,电机控制按钮,以及电源指示灯,可用于实时显示焊丝桶的重量,利于管理者监管设备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底座,2-主动轮,3-从动轮,4-支撑板,5-前滚筒,6-前校直器,7-拉直装置,8-后校直器,9-后滚筒,10-第二滚筒驱动电机,11-第一滚筒驱动电机,12-飞轮驱动电机,13-丝为传感器,14-飞轮,15-焊丝桶,16-围栏,17-重力传感器,18-转动板,19-支撑台,20-转动轴,21-底板,22-驱动电机,23-控制箱,24-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焊丝桶装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放线结构,通过支撑柱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板4,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左侧用于为焊丝传输提供动力的前滚筒5,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焊丝传输方向上的拉直装置7,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前滚筒5与拉直装置7之间的前校直器6,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右侧的后滚筒9,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拉直装置7与后滚筒9之间的后校直器8,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的飞轮14和丝位传感器13,与飞轮14连接的飞轮驱动电机12,一端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滑轨24,通过滑轮与滑轨24连接的升降旋转装置,设置在升降旋转装置上的重力传感器17,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控制箱23,所述丝位传感器13和飞轮14均位于转动板18中心的正上方处;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正下方的支撑台19,设置在支撑台19下方的驱动电机22,通过转动轴20与驱动电机22输出轴连接的用于放置焊丝桶15的转动板18,固定在支撑台19上表面的围栏16,所述围栏16通过滑轮与滑轨24连接,所述控制箱23与放线结构、飞轮驱动电机12和驱动电机22连接,所述飞轮14上设置有送丝管,所述围栏16远离滑轨24一侧设置有开合门,以便于焊丝桶的放入和取出。所述放线结构包括通过皮带连接的主动轮2和从动轮3,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2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箱23连接;所述升降旋转装置还包括与支撑台19下表面连接的底板21,所述驱动电机22设置在底板21上;所述拉直装置7包括位置相抵的一对转动轮,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焊丝穿过的孔洞。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驱动前滚筒5转动的第一滚筒驱动电机11和驱动后滚筒9转动的第二滚筒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滚筒驱动电机11和第二滚筒驱动电机10均与控制箱23连接,所述控制箱23上设置有显示屏,电机控制按钮,以及电源指示灯。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如下:首先控制箱控制电机工作,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在从动轮一侧设置有放置焊丝的机构,焊丝由从动轮传输到前滚筒,前滚筒为焊丝的向前传输提供动力,焊丝依次穿过前校直器、拉直装置、后校直器和后滚筒,保持焊丝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后由设置在飞轮上的送丝管穿出;在放线的过程中,首先将升降旋转装置上升到最高位置,在控制器上设置焊丝桶的重量限定值和飞轮转动速度的最大值,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连接在转动轴上的转动板转动,同时启动飞轮,在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匀速转动,当焊丝桶中的焊丝积累到一定高度时,丝位传感器就可检测到信号,从而控制控制箱下降一定高度,继续收丝,当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焊丝桶的重量达到限定值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升降旋转装置停止转动并沿着滑轨滑下,剪断飞轮出口处的焊丝,控制箱控制系统停止工作,然后进行出桶操作。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桶装机存在设备复杂,且无法控制焊丝的收线量的问题,所采用的设备结构简单,在收线过程中不停的转动焊丝桶,使收线更加顺畅,且设置的丝位传感器间接控制升降旋转装置的升降,设置的重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焊丝桶的重量,从而使收线的质量得以保证,避免出现焊丝桶重量不一的情况。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丝桶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放线结构,通过支撑柱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板(4),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左侧用于为焊丝传输提供动力的前滚筒(5),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焊丝传输方向上的拉直装置(7),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前滚筒(5)与拉直装置(7)之间的前校直器(6),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右侧的后滚筒(9),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拉直装置(7)与后滚筒(9)之间的后校直器(8),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的飞轮(14)和丝位传感器(13),与飞轮(14)连接的飞轮驱动电机(12),一端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滑轨(24),通过滑轮与滑轨(24)连接的升降旋转装置,设置在升降旋转装置上的重力传感器(17),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控制箱(23);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正下方的支撑台(19),设置在支撑台(19)下方的驱动电机(22),通过转动轴(20)与驱动电机(22)输出轴连接的用于放置焊丝桶(15)的转动板(18),固定在支撑台(19)上表面的围栏(16),所述围栏(16)通过滑轮与滑轨(24)连接,所述控制箱(23)与放线结构、飞轮驱动电机(12)和驱动电机(22)连接,所述飞轮(14)上设置有送丝管,所述围栏(16)远离滑轨(24)一侧设置有开合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丝桶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放线结构,通过支撑柱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板(4),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左侧用于为焊丝传输提供动力的前滚筒(5),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焊丝传输方向上的拉直装置(7),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前滚筒(5)与拉直装置(7)之间的前校直器(6),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右侧的后滚筒(9),设置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拉直装置(7)与后滚筒(9)之间的后校直器(8),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的飞轮(14)和丝位传感器(13),与飞轮(14)连接的飞轮驱动电机(12),一端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滑轨(24),通过滑轮与滑轨(24)连接的升降旋转装置,设置在升降旋转装置上的重力传感器(17),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控制箱(23);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正下方的支撑台(19),设置在支撑台(19)下方的驱动电机(22),通过转动轴(20)与驱动电机(22)输出轴连接的用于放置焊丝桶(15)的转动板(18),固定在支撑台(19)上表面的围栏(16),所述围栏(16)通过滑轮与滑轨(24)连接,所述控制箱(23)与放线结构、飞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锋张瑞卿张敏张俊明邢之和闫俊峰王建功康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一机集团神鹿焊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