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85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包括编织袋本体、密封内袋和密封外袋,编织袋本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于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第一隔层和位于第一隔层上方的第二隔层,第一隔层以及第二隔层将容纳腔至下而上分隔成用于收纳密封外袋的第一收纳腔、用于收纳密封内袋的第二收纳腔以及第三收纳腔,编织袋本体底面设有连通第一收纳腔的第一开口,第二隔层上设有分别连通第二收纳腔以及第三收纳腔的第二开口,密封内袋的底部与第一隔层的顶面固定连接,密封外袋的底部与第一隔层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密封使用状态时,密封外袋经第一开口伸出且反向套设于编织袋本体外;其整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潮性能。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oisture-proof wove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
本技术涉及编织袋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其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便于装卸、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而且于日常使用中,编织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常用于平常外侧的物品的装载携带等,因此,编织袋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于编织袋是编织形成的,因此其本身所具有的密封性也就不是很好,为此当需要储存一些对干燥环境要求很好的物品时,编织袋的使用往往也就派不上用场了,但是现有的防潮用密封袋通常采用的是PE材质的密封袋,而其结构强度往往没有编织袋好,而且使用功能单一,用途有限,使用局限性大,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潮的编织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通过在编织袋本体内的设置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利用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将编织袋本体内分隔成用来收纳密封外袋的第一收纳腔、用来收纳密封内袋的第二收纳腔和用于常规使用的第三收纳腔,当编织袋本体日常使用时,可以将密封内袋以及密封外袋收纳起来;而当编织袋本体用于密封储存用时,利用密封内袋来储存物品形成第一层密封,而密封外袋则方向套住编织袋本体形成第二层密封,其很好的增加了编织的密封性能,使得编织袋本体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而且结合了编织袋本体,较于传统的PE密封袋,整体结构性能得到保证,适用性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密封内袋和密封外袋,所述编织袋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于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第一隔层和位于所述第一隔层上方的第二隔层,所述第一隔层以及所述第二隔层将所述容纳腔至下而上分隔成用于收纳所述密封外袋的第一收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密封内袋的第二收纳腔以及第三收纳腔;所述编织袋本体底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纳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编织袋本体底面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设有第一密封拉链,所述第二隔层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收纳腔以及所述第三收纳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隔层上于第二开口位置设有第二密封拉链,所述编织袋本体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收纳腔的第三开口;所述密封内袋内设有第一密封腔,所述密封内袋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隔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内袋的顶部经所述第二开口活动伸入所述第三收纳腔内,所述密封内袋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密封腔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密封腔的两侧壁上于靠近第四开口位置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密封条;所述密封外袋内设有第二密封腔,所述密封外袋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隔层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密封使用状态时,所述密封外袋经所述第一开口伸出且反向套设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外,所述密封外袋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密封腔的第五开口,所述密封外侧的两外侧壁上于靠近所述第五开口位置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密封条。可选地,所述第三收纳腔内于靠近所述第三开口位置设有第三密封拉链。可选地,所述编织袋本体的两外侧壁上端分别设有手提绳,所述手提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编织袋本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编织袋本体的一外侧壁上固定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内设有第四收纳腔,所述收纳袋顶部设有连通所述收纳腔的第六开口。可选地,所述手提绳为尼龙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编织袋本体内的设置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利用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将编织袋本体内分隔成用来收纳密封外袋的第一收纳腔、用来收纳密封内袋的第二收纳腔和用于常规使用的第三收纳腔,当编织袋本体日常使用时,可以将密封内袋以及密封外袋收纳起来;而当编织袋本体用于密封储存用时,利用密封内袋来储存物品形成第一层密封,而密封外袋则方向套住编织袋本体形成第二层密封,其很好的增加了编织的密封性能,使得编织袋本体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而且结合了编织袋本体,较于传统的PE密封袋,整体结构性能得到保证,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密封状态下且填充有干燥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图中:1、编织袋本体;11、手提绳;12、收纳袋;13、第一开口;101、第一收纳腔;102、第二收纳腔;103、第三收纳腔;21、第一隔层;22、第二隔层;221、第二开口;31、第一密封拉链;32、第二密封拉链;4、密封外袋;41、第五开口;42、第二密封条;5、密封内袋;51、第四开口;52、第一密封条;6、干燥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密封内袋5和密封外袋4,编织袋本体1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于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第一隔层21和位于第一隔层21上方的第二隔层22,第一隔层21以及第二隔层22将容纳腔至下而上分隔成用于收纳密封外袋4的第一收纳腔101、用于收纳密封内袋5的第二收纳腔102以及第三收纳腔103;具体来说,第三收纳腔就是主收纳腔,用于编织袋本体收纳物品用;密封内袋5以及密封外袋4的材质可以是与市面上常规密封袋相同管的PE材质,易折叠收纳,其中第一隔层21以及第二隔层22为与编织袋本体1材料一致的编织层,其与编织袋本体1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胶水粘固或者采用棉线等连接线进行缝合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编织袋本体1底面设有连通第一收纳腔101的第一开口13,编织袋本体1底面于第一开口13位置设有第一密封拉链31,第二隔层22上设有分别连通第二收纳腔102以及第三收纳腔103的第二开口221,第二隔层22上于第二开口221位置设有第二密封拉链32,编织袋本体1顶面开设有连通第三收纳腔103的第三开口(图中未示);具体来说,通过第一密封拉链31以及第二密封拉链32可以在不使用密封内袋5或者密封外袋4时,将密封内袋5以及密封外袋4锁好并隐藏,从而不会影响编织袋本体1正常状态下的使用;第一密封拉链31以及第二密封拉链32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棉线等连接线对对应的隔层进行缝合或者胶水进行粘固。如图1至图3所示,密封内袋5内设有第一密封腔,密封内袋5的底部与第一隔层21的顶面固定连接,密封内袋5的顶部经第二开口221活动伸入第三收纳腔103内,密封内袋5的顶部设有连通第一密封腔的第四开口51,第一密封腔的两侧壁上于靠近第四开口51位置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密封条52;具体来说,当需要使用密封内袋5进行密封储存时,打开第二密封拉链32,将密封内袋5拉出并打开第一密封胶套将待储存物品置入第一密封腔内,再封好密封胶条,其中第一密封胶条可以是常见的用于密封袋的硅胶条,通过相互的嵌设配合实现密封;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内袋5底部可以通过胶水与第一隔层21顶面实现固定,密封内袋5的第一密封腔的容积可以与第三收纳腔103的容积一致。如图1至图3所示,密封外袋4内设有第二密封腔,密封外袋4的底部与第一隔层21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密封使用状态时,密封外袋4经第一开口13伸出且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袋本体(1)、密封内袋(5)和密封外袋(4),所述编织袋本体(1)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于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第一隔层(21)和位于所述第一隔层(21)上方的第二隔层(22),所述第一隔层(21)以及所述第二隔层(22)将所述容纳腔至下而上分隔成用于收纳所述密封外袋(4)的第一收纳腔(101)、用于收纳所述密封内袋(5)的第二收纳腔(102)以及第三收纳腔(103);所述编织袋本体(1)底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纳腔(101)的第一开口(13),所述编织袋本体(1)底面于所述第一开口(13)位置设有第一密封拉链(31),所述第二隔层(22)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收纳腔(102)以及所述第三收纳腔(103)的第二开口(221),所述第二隔层(22)上于第二开口(221)位置设有第二密封拉链(32),所述编织袋本体(1)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收纳腔(103)的第三开口;所述密封内袋(5)内设有第一密封腔,所述密封内袋(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隔层(2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内袋(5)的顶部经所述第二开口(221)活动伸入所述第三收纳腔(103)内,所述密封内袋(5)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密封腔的第四开口(51),所述第一密封腔的两侧壁上于靠近第四开口(51)位置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密封条(52);所述密封外袋(4)内设有第二密封腔,所述密封外袋(4)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隔层(21)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密封使用状态时,所述密封外袋(4)经所述第一开口(13)伸出且反向套设于所述编织袋本体(1)外,所述密封外袋(4)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密封腔的第五开口(41),所述密封外侧的两外侧壁上于靠近所述第五开口(41)位置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密封条(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防潮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袋本体(1)、密封内袋(5)和密封外袋(4),所述编织袋本体(1)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于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第一隔层(21)和位于所述第一隔层(21)上方的第二隔层(22),所述第一隔层(21)以及所述第二隔层(22)将所述容纳腔至下而上分隔成用于收纳所述密封外袋(4)的第一收纳腔(101)、用于收纳所述密封内袋(5)的第二收纳腔(102)以及第三收纳腔(103);所述编织袋本体(1)底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纳腔(101)的第一开口(13),所述编织袋本体(1)底面于所述第一开口(13)位置设有第一密封拉链(31),所述第二隔层(22)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收纳腔(102)以及所述第三收纳腔(103)的第二开口(221),所述第二隔层(22)上于第二开口(221)位置设有第二密封拉链(32),所述编织袋本体(1)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收纳腔(103)的第三开口;所述密封内袋(5)内设有第一密封腔,所述密封内袋(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隔层(2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内袋(5)的顶部经所述第二开口(221)活动伸入所述第三收纳腔(103)内,所述密封内袋(5)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仁
申请(专利权)人:宜黄县跃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