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倒角组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559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型倒角组合刀,包括:刀柄,其具有直径D1,以及刀头,其从所述刀柄延伸;其中所述刀头包括:A组周齿,设置至少四个,开设于所述刀头周向,且等间隔排列;所述A组周齿为U型齿,U型齿内沿具有夹角A1,用于加工倒角特征面;B组周齿,设置至少四个,开设于所述刀头周向,B组周齿和A组周齿错位排列,且等间隔分布;所述B组周齿为倒T型齿,用于加工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T型倒角组合刀,通过在刀头上错位设置两组刀头,分别用于加工眼镜框架上的卡槽和倒角特征面,使得能够在一个工位、通过一次刀具装夹同时完成两个特征面和一个卡槽的铣削,因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达到提高加工精准度等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

A T-type chamfer combination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倒角组合刀
本技术涉及铣削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型倒角组合刀。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在壳体内部加工卡槽,可以通过镗刀或者铣刀加工而成,如图1所示,在眼镜框架和镜片之间卡槽(5)加工中,由于卡槽上下分别具有一个倒角特征面(4),因此在需要加工出卡槽和两个倒角特征面的需求下,往往需要更换装夹不同的刀具,或需要在两个工位、两个加工工序来达到这种需求,因此大大降低了产能节拍,一种能够在一个工位、通过一次装夹、一把刀具同时完成两个特征面(4)和一个卡槽(5)的铣削方案丞待提出。申请号为20142037905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T型刀,包括刀杆,刀杆上设有排屑槽、刀杆的端部同心设有若干刀片,每一刀片上设有若干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含依次相交的前刀面、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所述排屑槽从最底的刀片处一直延伸至最顶的刀片处,且位于相应的两切削部间,所述前刀面与对应的排屑槽壁面相接;其一次装夹,可以同时对多副眼睛框进行加工,然而还是需要通过两个工位或更换刀具来完成倒角特征面的加工,因而其并没有从本质上提高加工效率,且无法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型倒角组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其具有直径D1,以及刀头,其从所述刀柄延伸;其中所述刀头包括:A组周齿,设置至少四个,开设于所述刀头周向,且等间隔排列;所述A组周齿为U型齿,U型齿内沿具有夹角A1,用于加工倒角特征面;B组周齿,设置至少四个,开设于所述刀头周向,B组周齿和A组周齿错位排列,且等间隔分布;所述B组周齿为倒T型齿,用于加工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倒角组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其具有直径D1,以及刀头,其从所述刀柄延伸;其中所述刀头包括:A组周齿,设置至少四个,开设于所述刀头周向,且等间隔排列;所述A组周齿为U型齿,U型齿内沿具有夹角A1,用于加工倒角特征面;B组周齿,设置至少四个,开设于所述刀头周向,B组周齿和A组周齿错位排列,且等间隔分布;所述B组周齿为倒T型齿,用于加工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倒角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周齿的最大刃径为D2,槽底最小刃径为D3;所述B组周齿的最大刃径为D4,齿根直径为D5,且D5小于D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型倒角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前端芯径为D6,且为D2*45%~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倒角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齿外沿具有两个第一周刃,所述倒T型齿的外沿具有第二周刃,第二周刃位于两个第一周刃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倒角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刃由第一前刀面、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组成;第一后刀面和周向切线组成的一后角A2为10°~20°,第二后刀面和周向切线组成的二后角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军姚军许九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