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47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包括进料辊、收料辊、第一涂覆工装、第一加热工装、第二涂覆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第一涂覆工装和第二涂覆工装均包括浸胶池,浸胶池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腔室,浸胶池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分别通过第一通孔与浸胶池相连通,浸胶池的底部设有加热器;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固定板,烘干固定板固定在气缸的推杆上,气缸固定在加热壳体的顶部,烘干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紫外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制备屏蔽材料,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A High Performance Shie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Radiation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反应堆是核能源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中的核裂变(或聚变)会产生各种辐射射线如不同能级的中子、γ射线、二次γ射线及其它带电粒子和高能射线,对人体带来伤害,同时也会破坏环境。为了防止或减少辐射射线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要进行辐射防护,而辐射防护主要依赖于防辐射屏蔽材料的性能和辐射屏蔽结构的优化设计。防辐射屏蔽材料主要是指对中子和γ射线等电离辐射有屏蔽作用的材料,其中重金属如铅、钨、衰变后的铀(238U)以及铁、镍等都是有效的γ射线减弱体,对快中子也有很好的慢化效果;而硼、石墨、富氢化合物(如水、重水)及高分子材料等则对中子的减弱或吸收更为有效,这些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已大量应用于各种核反应堆屏蔽系统并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核能源及各种核反应堆的发展,对防辐射屏蔽材料及其他屏蔽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传统的屏蔽材料难以满足所有的防护要求,以传统铅皮为例,其作为屏蔽体,本身长期悬挂会产生流变,影响抗辐照性能,且铅皮自身容易受污染,不利于二次利用;而现有的许多复合防辐射屏蔽材料又难以满足辐射防护对其综合性能的使用要求,主要表现在防辐射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与其他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抗辐照性能等难以兼顾。如何解决上述防辐射屏蔽材料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柔性和力学强度,且对中子和γ射线等核辐射能进行有效防护的屏蔽材料,是当前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研发了一种辐照站用屏蔽材料,包括基层,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涂覆屏蔽层;该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屏蔽层胶液;(2)将屏蔽层胶液涂覆在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得到一层第一屏蔽层;(3)将第一屏蔽层烘干后,将屏蔽层胶液继续涂覆在第一屏蔽层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得到一层第二屏蔽层,烘干收卷即可。目前,尚无专用的设备可以进行上述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用于制备屏蔽材料,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包括进料辊、收料辊、第一涂覆工装、第一加热工装、第二涂覆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第一涂覆工装和第二涂覆工装均包括浸胶池,浸胶池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腔室,浸胶池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分别通过第一通孔与浸胶池相连通,浸胶池的底部设有加热器;第一腔室中竖直的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多个转叶,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三腔室,第一转轴的顶部向上延伸的设置在第三腔室中,并且与固定在第三腔室中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腔室中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第二上腔室中设有第一轴流风扇,第二下腔室设有第二轴流风扇,第一轴流风扇和第二轴流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浸胶池上卡接固定一个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浸胶池中水平的设有两个第一换向辊,浸胶池中设有屏蔽层胶液;第一加热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均包括加热壳体,加热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进料口,加热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出料口;加热壳体中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加热机构、烘干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加热组件;位于上方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的上方设有电加热管,第二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管,第一通风管的顶部为喇叭口结构,第一通风管道的底部通过波纹管与第二通风管道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通风管道固定在转轴上,圆柱体结构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位于加热腔底部的插接槽中,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穿过插接槽位于加热腔的下方,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套设一个套环,相邻的两个套环之间固定一个第一连杆,位于最左侧的套环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电动推杆通过支架固定在加热腔的底部;电动推杆推动第二连杆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二通道管道同步进行摆动;加热壳体上设有与加热腔相连通的进风管,进风管与风机相连接,进风管通过风机向加热腔中通入空气,空气经过电加热管加热后,从第二通风管道吹出;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固定板,烘干固定板固定在气缸的推杆上,气缸固定在加热壳体的顶部,烘干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紫外光灯;进料辊、第一涂覆工装、第一加热工装、第二涂覆工装、第二加热工装和收料辊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第一涂覆工装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第二涂覆工装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换向辊和第五换向辊;进料辊上卷设的基层经第二换向辊换向后自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涂覆工装,经第一换向辊换向辊绕设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经第三换向辊换向后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一加热工装;基层从第一加热工装的第二出料口出来后,经第四换向辊换向后自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二涂覆工装,经第一换向辊换向辊绕设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经第五换向辊换向后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二加热工装;基层从第二加热工装的第二出料口出来后,由收料辊进行收卷。进一步的,第一涂覆工装的第一进料口的上方设有清洁机构,第一涂覆工装和第二涂覆工装的第一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刮胶机构;清洁机构包括镜像设置在基层左右两侧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钢丝辊,钢丝辊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齿轮相连接,钢丝辊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钢丝辊的转动方向与基层的移动方向相反;刮胶机构包括镜像设置在基层左右两侧的刮胶组件,刮胶组件包括基座,基座上倾斜向下的设有刮板。进一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水平设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套设一个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在加热腔的底部。该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为:(1)进料辊上卷设的基层经第二换向辊换向后自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涂覆工装,经第一换向辊换向辊绕设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在此过程中,屏蔽层胶液涂覆在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得到一层厚度为0.5-1mm的第一屏蔽层;(2)涂覆完第一屏蔽层的基层经第三换向辊换向后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一加热工装,依次经过第一加热机构加热、烘干机构紫外光固化和第二加热机构加热后,进行自然冷却,使第一屏蔽层固化成型,在此过程中,第一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大于第二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3)基层从第一加热工装的第二出料口出来后,经第四换向辊换向后自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二涂覆工装,经第一换向辊换向辊绕设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在此过程中,屏蔽层胶液继续涂覆在第一屏蔽层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得到一层厚度为1-1.5mm的第二屏蔽层;(4)涂覆完第二屏蔽层的基层经第五换向辊换向后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二加热工装,依次经过第一加热机构加热、烘干机构紫外光固化和第二加热机构加热后,使第二屏蔽层固化成型,进行自然冷却后由收料辊进行收卷,在此过程中,第一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大于第二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用于在基层上涂覆屏蔽层,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第一涂覆工装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分放大图。图5为第一加热工装剖视图。图6为第一加热机构剖视图。图7为图6中C部分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为,包括进料辊、收料辊、第一涂覆工装、第一加热工装、第二涂覆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第一涂覆工装和第二涂覆工装均包括浸胶池,浸胶池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腔室,浸胶池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分别通过第一通孔与浸胶池相连通,浸胶池的底部设有加热器;第一腔室中竖直的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多个转叶,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三腔室,第一转轴的顶部向上延伸的设置在第三腔室中,并且与固定在第三腔室中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腔室中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第二上腔室中设有第一轴流风扇,第二下腔室设有第二轴流风扇,第一轴流风扇和第二轴流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浸胶池上卡接固定一个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浸胶池中水平的设有两个第一换向辊,浸胶池中设有屏蔽层胶液;第一加热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均包括加热壳体,加热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进料口,加热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出料口;加热壳体中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加热机构、烘干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加热组件;位于上方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的上方设有电加热管,第二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管,第一通风管的顶部为喇叭口结构,第一通风管道的底部通过波纹管与第二通风管道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通风管道固定在转轴上,圆柱体结构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位于加热腔底部的插接槽中,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穿过插接槽位于加热腔的下方,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套设一个套环,相邻的两个套环之间固定一个第一连杆,位于最左侧的套环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电动推杆通过支架固定在加热腔的底部;电动推杆推动第二连杆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二通道管道同步进行摆动;加热壳体上设有与加热腔相连通的进风管,进风管与风机相连接,进风管通过风机向加热腔中通入空气,空气经过电加热管加热后,从第二通风管道吹出;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固定板,烘干固定板固定在气缸的推杆上,气缸固定在加热壳体的顶部,烘干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紫外光灯;进料辊、第一涂覆工装、第一加热工装、第二涂覆工装、第二加热工装和收料辊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第一涂覆工装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第二涂覆工装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换向辊和第五换向辊;进料辊上卷设的基层经第二换向辊换向后自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涂覆工装,经第一换向辊换向辊绕设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经第三换向辊换向后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一加热工装;基层从第一加热工装的第二出料口出来后,经第四换向辊换向后自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二涂覆工装,经第一换向辊换向辊绕设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经第五换向辊换向后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二加热工装;基层从第二加热工装的第二出料口出来后,由收料辊进行收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照站用高性能屏蔽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为,包括进料辊、收料辊、第一涂覆工装、第一加热工装、第二涂覆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第一涂覆工装和第二涂覆工装均包括浸胶池,浸胶池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腔室,浸胶池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分别通过第一通孔与浸胶池相连通,浸胶池的底部设有加热器;第一腔室中竖直的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多个转叶,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三腔室,第一转轴的顶部向上延伸的设置在第三腔室中,并且与固定在第三腔室中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腔室中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第二上腔室中设有第一轴流风扇,第二下腔室设有第二轴流风扇,第一轴流风扇和第二轴流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浸胶池上卡接固定一个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浸胶池中水平的设有两个第一换向辊,浸胶池中设有屏蔽层胶液;第一加热工装和第二加热工装均包括加热壳体,加热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进料口,加热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出料口;加热壳体中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加热机构、烘干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加热组件;位于上方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的上方设有电加热管,第二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管,第一通风管的顶部为喇叭口结构,第一通风管道的底部通过波纹管与第二通风管道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通风管道固定在转轴上,圆柱体结构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位于加热腔底部的插接槽中,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穿过插接槽位于加热腔的下方,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套设一个套环,相邻的两个套环之间固定一个第一连杆,位于最左侧的套环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电动推杆通过支架固定在加热腔的底部;电动推杆推动第二连杆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二通道管道同步进行摆动;加热壳体上设有与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磊马云涛韦江涛壮新唐小存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核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