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康复辅助小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快速康复辅助小车。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和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它适用于急性脓胸、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大手术后、张力性气胸等病症。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的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需要起床慢慢步行以助恢复;但是由于进行过闭式引流手术后的患者身上插的管和吊瓶等较多,患者步行时十分不便,尤其是胸腔闭式引流瓶不仅体积较大,而且较重,这些都给患者步行复健带来了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康复辅助小车。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和适用性强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康复辅助小车,包括三角支座,三角支座上部与可伸缩的支撑杆连接,三角支座底部设有行走轮,支撑杆顶端与设置有挂钩的挂钩盘连接,支撑杆沿其轴线由上至下依次还连接有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康复辅助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支座(1),三角支座(1)上部与可伸缩的支撑杆(2)连接,三角支座(1)底部设有行走轮(3),支撑杆(2)顶端与设置有挂钩的挂钩盘(4)连接,支撑杆(2)沿其轴线由上至下依次还连接有复健机构(5)、可拆卸挂钩(6)、扶手机构(7)和引流瓶放置机构(8);所述的引流瓶放置机构(8)包括第一滑套(81),第一滑套(81)与竖板(82)连接,竖板(82)底部与支撑底板(83)连接,竖板(82)的、与第一滑套(81)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瓶身夹持机构(84),支撑底板(83)沿竖板(82)对称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瓶底夹持机构(8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康复辅助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支座(1),三角支座(1)上部与可伸缩的支撑杆(2)连接,三角支座(1)底部设有行走轮(3),支撑杆(2)顶端与设置有挂钩的挂钩盘(4)连接,支撑杆(2)沿其轴线由上至下依次还连接有复健机构(5)、可拆卸挂钩(6)、扶手机构(7)和引流瓶放置机构(8);所述的引流瓶放置机构(8)包括第一滑套(81),第一滑套(81)与竖板(82)连接,竖板(82)底部与支撑底板(83)连接,竖板(82)的、与第一滑套(81)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瓶身夹持机构(84),支撑底板(83)沿竖板(82)对称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瓶底夹持机构(85),所述的第一滑套(81)与支撑杆(2)滑动连接,第一滑套(8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套(81)位置的第一紧固钉(86);所述的瓶身夹持机构(84)包括一对限位块(841),两限位块(841)在竖直方向上对齐,限位块(841)的一端与竖板(82)连接;所述的瓶身夹持机构(84)还包括一对限位调节块(842),两限位调节块(842)在竖直方向上对齐,限位调节块(842)的一端与横向滑移杆(843)一端连接,横向滑移杆(843)另一端依次穿过设置于竖板(82)上的竖板侧孔(821)和横移滑槽(822)与横移滑块(844)连接,横移滑块(844)与横移滑槽(822)滑动连接,横移滑块(844)与横移滑槽(822)的靠近竖板侧孔(821)的侧壁间还设有横向复位弹簧(845);所述的瓶底夹持机构(85)包括一对瓶底限位挡块(851),瓶底限位挡块(851)与侧向滑移杆(852)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平,唐维娟,姚静,周诗维,唐晓敏,张羽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