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室除湿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如何控制调节电气室内温湿度,是电气室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主要解决方法有:①、通过安装空调,无法解决电缆沟内温湿度调节问题。②、通过在电缆沟内增设地排风,将电缆沟内湿空气排到电气室中,这种方法能够解决一定的电气柜凝露现象,但是也带来了电气室湿度升高的安全隐患。③、通过增设除湿机、鼓风机使电气室内空气循环流动起来,这种方法控制调节电气室内温湿度的效果较好。但是现有的电气室除湿装置还存在着在封闭状态下使用时不具备对潮湿的空气起到烘干作用,对电气室底部的通风效果差,不方便将外部空气或电气室内的空气进行抽取或排放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存在着在封闭状态下使用时不具备对潮湿的空气起到烘干作用,对电气室底部的通风效果差,不方便将外部空气或电气室内的空气进行抽取或排放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包括电气室本体,三角护罩,室内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包括电气室本体(1),三角护罩(2),室内空气加热循环装置(3),换风导管架结构(4),底部通风除潮架结构(5),窗框(6),玻璃窗(7),把手(8),底部支脚(9),底板(10),灯架(11),照明灯(12),防护筒(13)和横向U型滑轨(14),所述的三角护罩(2)螺栓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室内空气加热循环装置(3)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换风导管架结构(4)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底部通风除潮架结构(5)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窗框(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包括电气室本体(1),三角护罩(2),室内空气加热循环装置(3),换风导管架结构(4),底部通风除潮架结构(5),窗框(6),玻璃窗(7),把手(8),底部支脚(9),底板(10),灯架(11),照明灯(12),防护筒(13)和横向U型滑轨(14),所述的三角护罩(2)螺栓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室内空气加热循环装置(3)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换风导管架结构(4)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底部通风除潮架结构(5)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窗框(6)嵌入在电气室本体(1)的后侧中上部;所述的玻璃窗(7)滑动卡接在横向U型滑轨(14)的内侧;所述的把手(8)胶接在玻璃窗(7)的前部右侧;所述的底板(10)螺钉安装在底部支脚(9)的上部;所述的灯架(11)螺钉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灯(12)胶接在灯架(11)的下部;所述的横向U型滑轨(14)螺钉安装在窗框(6)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底部通风除潮架结构(5)包括导风框(51),垫板(52),加固支杆(53),纵向插框(54),隔板(55)和拉手(56),所述的导风框(51)嵌入在电气室本体(1)的内壁底部;所述的垫板(52)螺钉安装在导风框(51)的上部;所述的加固支杆(53)由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导风框(51)的内侧;所述的纵向插框(54)嵌入在导风框(5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壁上;所述的隔板(55)插接在纵向插框(54)的内侧;所述的拉手(56)胶接在隔板(55)的上部;所述的底部支脚(9)螺钉安装在垫板(52)的上部左右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电气室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风导管架结构(4)包括纵向安装架(41),梯形导风斗(42),出风斗(43),驱动电机(44),圆柱形固定筒(45),V型安装架(46)和扇叶(47),所述的纵向安装架(41)螺钉安装在电气室本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的梯形导风斗(42)嵌入在纵向安装架(4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出风斗(43)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