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09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其包括:具有单向轴承及离合器的第一轴,其连接于从动轮;以及第二轴,其通过离心式离合器由发动机转动,其具有两个固定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驱动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单向轴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其可将旋转驱动从原动机传输到输出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于原动机与从动构件之间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被连接成可旋转驱动从动构件的第一轴;连接成被原动机转动的第二轴;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的第一驱动传输系统;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的第二驱动传输系统,第一驱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可变驱动件,其可以从单向驱动机构和第一离合器中选择,并且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另一个的第一固定驱动件;及在第一可变驱动件与第一固定驱动件之间传输旋转驱动的第一环状柔性件,并且第二驱动传输系统包括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一个的第二离合器,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另一个的第二固定驱动件,及将第二离合器与第二固定驱动件之间的旋转驱动进行传输的第二环状柔性件。最好,驱动装置在原动机与第二轴之间包含有离心式离合器。第一轴最好平行于第二轴。单向驱动机构可以是单向轴承或棘轮或任何等效机构。每个环状柔性件可以是穿过互补链轮(cog)的链条,或穿过互补加肋皮带轮的加肋皮带。每个驱动传输系统将旋转驱动按各自预定的输入输出转速比传输到第一轴。最好,第一及第二驱动传输系统彼此隔开地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驱动装置可设置成与安装有第一及第二轴的支承结构结合,并且使第一轴朝向或离开第二轴做有限的相对移动,从而调整第一及第二环状柔性件中的张力。本专利技术亦延伸到包含有上述类型驱动装置的车辆,该车辆还包括被连接用来驱动第二轴的原动机、轮子和第三环状柔性件,其可将旋转驱动从第一轴传输到轮子。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驱动传输系统,其可将旋转驱动沿第一旋转方向及以第一速度比从原动机传输到末端驱动系统,并且其可使末端驱动系统独立于原动机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二驱动传输系统;及致动器,其可操作而使第二驱动传输系统将旋转驱动沿第一旋转方向及以大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从原动机传输到末端驱动系统,并且亦可使第二驱动传输系统不将旋转驱动从原动机传输到末端驱动系统。最好,第一驱动传输系统包括单向驱动机构,其可使旋转驱动以上述方式传输。该单向驱动机构最好是单向轴承。第二驱动传输系统包括离合器,其可由致动器致动,以按照上述方式使第二驱动传输系统运转或停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可被用于多种应用之中,但发现其在将驱动施加到车辆的从动构件方面特别有用。车辆可以是两轮小型摩托车、三轮或四轮车辆、或如滑雪板或滑雪橇之类的非轮式车辆。本专利技术尤其意在延伸到车辆,其包括原动机;从动轮;将驱动施加到从动轮的末端驱动系统;及连接到原动机及末端驱动系统的上述类型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亦延伸到车辆,其包括轮子;原动机;具有连接到原动机和输出驱动件的轴的驱动装置;及将旋转驱动从输出驱动件传输到轮子的环状柔性件,其中,驱动装置可有限度地移动以调整环状柔性件中的张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示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为诸如包含有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小型摩托车一类的小型两轮机动车辆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小型摩托车后部的放大比例图;图3以放大比例局部分解显示包含于图1所示小型摩托车中的驱动装置;图4为图3所示驱动装置中驱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5和图6为车辆后部不同侧面的视图,其中去掉了发动机和踏板,示出驱动皮带张紧装置;及图7示意性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一般形式。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中的图1显示如小型摩托车10的小型两轮式车辆,其包括有固定到底盘13的踏板12;前轮14;安装到底盘上的转向柱16及把手18;从底盘延伸的安装板19(图1中仅可见一个板);安装到板19以使其可绕轴21转动的后轮20;驱动装置22;及原动机24,在此情况下为汽油或燃气发动机,其可经由驱动装置22将驱动施加到后轮。小型摩托车的构造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下面叙述大部分限于小型摩托车的与驱动装置22的构造及操作有关的方面。图2放大详细地示出小型摩托车的后端。驱动装置22分别支撑在直立板26及28上,其固定于踏板或底盘12。在附图中仅可见一个板。发动机24为传统结构,其安装在板26上且有输出轴,其在图中并未示出,输出轴被连到离心式离合器32上。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22包括有第一驱动传输系统36及第二驱动传输系统38。成小齿皮带轮形式的输出驱动件40被安装到第一轴42,其被连到第一驱动传输系统36及第二驱动传输系统38。离心式离合器32经由安装到板46的轴承44联结到第二轴50。第一轴42被安装到分别支撑在板54及56上的轴承上。图4显示板56具有对应的轴承58。类似的轴承被安装到板54上,但是在图中不可见。第二轴50被分别固定到两个小板64及66上,其由支架68彼此隔离。使用轴承将第二轴定位于每个板64及66上。图中仅示出一个轴承70将第二轴安装到板64上,在图3中未示出的类似轴承用来将轴50安装到板66上。板56形成有圆形开口74,并且板66有伸入开口中的圆形结构76。安装有轴50的对应轴承是偏置的,即轴50并不通过圆形结构76的几何中心。采用类似的装置用于板64及54,因为板64具有伸入板54的圆形开口的圆形结构,并且轴承70是偏置的,从而轴50并不位于圆形结构的中心。两个圆形结构76可在对应的圆形开口74中一致旋转。因而,轴50的位置可在有限程度内离开或朝向轴42调整。弧形狭缝80形成于板54及56中。未示出的紧固件通过狭缝,并且分别与板64及66可接合,并且当被锁紧时可将板64及66朝向所需的方向锁在板54及56上。支架82将板54及56的下端彼此隔离。致动器84从固定到第二轴50外端的惰轮轴承86向下悬垂。致动器的下端被弯曲90度,并且皮带轮被接附到致动器的弯曲端。缆线90的一端被接附到板56,且绕过皮带轮进入抵在板56内侧的外鞘92内。缆线外鞘92延伸到小型摩托车转向柱16上的手柄94。第一驱动件100被安装到板54及56之间的第一轴42,而第二驱动件102被安装到板56与致动器84之间的轴。第三驱动件104被安装到板64与66之间的第二轴,而第四驱动件106被安装到板56与惰轮轴承86之间的第二轴。每个驱动件都具有带齿皮带轮的特性。皮带轮100的直径大于皮带轮102的直径,而皮带轮104的直径小于皮带轮106的直径。环状加肋皮带110形式的第一驱动传输设备将第三驱动件104连接到第一驱动件100,而环状加肋皮带112形式且圈长略微不同的第二驱动传输设备将第4驱动件106连接到第二驱动件102。第三及第四驱动件104及106分别被直接地固定到第二轴50,并且始终随着所述轴一起旋转。图4以分解图示出安装到第一轴42的各种构件。所述板54被省略,以简化图面,但其实际上设置于输出驱动件40的右侧。轴42有平坦或键形表面120,并且输出驱动皮带轮40具有互补的平坦结构,其可使皮带轮直接地固定到轴。安装环122被压合到轴42,并且单向轴承124被安装于环122。垫圈126及推力轴承128被设置于环与皮带轮40之间。第一驱动件100形成有中心定位孔130,并且单向轴承124被压合到所述孔中。小链轮140被安装到板56右侧的轴42上。具有中间离合器板146的第一及第二压力板142及144、第二驱动件102、及具有中间离合器板152的第三及第四压力板148及150、及推力轴承154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于原动机和从动构件之间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被连接成可旋转驱动所述从动构件的第一轴;连接成被原动机转动的第二轴;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及第二轴的第一驱动传输系统;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及第第二轴的第二驱动传输系统,所述第一驱动传输系统包括选自单向驱动机构及第一离合器且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的一个的第一可变驱动件、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另一个的第一固定驱动件及在第一可变驱动件及第一固定驱动件之间传输旋转驱动的第一环状柔性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传输系统包括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的一个的第二离合器、被连接到第一及第二轴中的另一个的第二固定驱动件及在第二离合器与第二固定驱动件之间传输旋转驱动的第二环状柔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罗伊登普齐
申请(专利权)人:迈克尔罗伊登普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ZA[南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