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00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壳、第一减震层、第一空腔和内芯层;所述内芯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缆芯,内芯层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固定块,缆芯通过减震机构与内芯层的内壁以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滑套。本实施新型在电缆本体内部设置第一减震层、第一空腔和内芯层,还设置有内芯层和第二减震层,通过多种减震机构的设置对电缆进行多重多段保护,提高电缆的抗震能力,确保供配电的正常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具体是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通信业、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力电缆主要用在发、配、输、变、供电线路中的强电电能传输,通过的电流大、电压高;电力电缆要求电缆本身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现有的电力电缆抗震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电缆芯损害,影响正常线路的供配电,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壳、第一减震层、第一空腔和内芯层,所述外壳的外侧涂覆有增强涂料,外壳的外侧还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弹性凸起;所述内芯层为中空结构,内芯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缆芯,内芯层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固定块,缆芯通过减震机构与内芯层的内壁以及固定块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壳(2)、第一减震层(4)、第一空腔(6)和内芯层(12),所述外壳(2)的外侧涂覆有增强涂料,外壳(2)的外侧还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弹性凸起(3);所述内芯层(12)为中空结构,内芯层(1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缆芯(16),内芯层(12)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固定块(20),缆芯(16)通过减震机构(11)与内芯层(12)的内壁以及固定块(2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11)包括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7)和滑套(19),第一连接杆(15)的一端与内芯层(1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5)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壳(2)、第一减震层(4)、第一空腔(6)和内芯层(12),所述外壳(2)的外侧涂覆有增强涂料,外壳(2)的外侧还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弹性凸起(3);所述内芯层(12)为中空结构,内芯层(1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缆芯(16),内芯层(12)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固定块(20),缆芯(16)通过减震机构(11)与内芯层(12)的内壁以及固定块(2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11)包括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7)和滑套(19),第一连接杆(15)的一端与内芯层(1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缆芯(16)固定连接,缆芯(16)的与第二连接杆(17)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7)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套(19)的内部,且第二连接杆(17)通过伸缩弹簧(18)与滑套(19)固定连接,滑套(19)的与固定块(2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是具有一定强度的铠装结构,外壳(2)的具体结构为钢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涂料具体为Line-X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铜芯拖链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广智丁月忠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宇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