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以及摄像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96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获得将以往的圆筒状的镜筒的外形局部切除来在装置内确保空间且难以产生因组装误差引起的性能劣化的摄像镜头。摄像镜头具有对塑料材料进行注塑成型而形成的透镜以及容置保持所述透镜的镜筒,所述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面以及形成在所述光学有效面的周围的边缘部,所述透镜的边缘部的外形形成为多边形,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容置所述透镜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与形成在所述透镜的外形的至少一个直线部相对应的直线部,并且在所述镜筒的外形形成有与形成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直线部平行的直线部。

Camera lens an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头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以信息终端设备为代表的各种商品中具有摄像头功能。这样的设备中所安装的摄像头需要应对设备的小型化。以往,作为以小型化为目标的摄像镜头,公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的摄像镜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摄像单元,由以下所具有的构件一体形成:CMOS型摄像元件;摄像镜头,由使被摄体像成像的多个透镜构成;基板,保持摄像元件并发送、接收其电信号;镜筒,由遮光部件构成,具有用于使来自物体侧的光入射的开口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9175号公报对于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摄像镜头,构成摄像镜头的多个透镜都形成为以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的圆形,透镜的外形也形成为圆环状。因此,镜筒的外形只能形成为根据透镜的外形的大小的圆筒状的形状。该构造并非仅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的构造,也是一般的摄像镜头所通用的构造。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因为是通过使多个透镜的外形部与镜筒的内周面嵌合来使中心轴(光轴)对齐的构造,所以难以使多个透镜的中心轴高精度地一致。因此有可能因各部件的尺寸公差的偏差或组装误差而使性能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摄像镜头,通过将容置在镜筒中的透镜的外形形成为多边形,将以往圆筒状的镜筒的外形进行部分切除,从而在装置内确保空间,并且难以产生因组装误差而产生的性能劣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具有透镜以及容置保持所述透镜的镜筒,所述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面以及形成在所述光学有效面的周围的边缘部,所述透镜的边缘部的外形形成为多边形,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容置所述透镜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与形成在所述透镜的外形的至少一个直线部相对应的直线部,并且在所述镜筒的外形形成有与形成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直线部平行的直线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所述摄像镜头由多个透镜构成,配置在物体侧的至少2个透镜的外形都形成为相同边数的多边形,并且以光轴作为旋转中心轴以互相相同的相位配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的所述透镜的边缘部的外形形成为正多边形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所述多个透镜在各个透镜相向侧的面的所述光学有效面的外侧形成有圆环状的倾斜面,通过各圆环状的倾斜面嵌合使光轴的中心对位。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镜筒的外形形成变为至少局部被切除的形状,能够有效地利用在切除部分所确保的空间。另外,使多个透镜通过各自形成的倾斜面嵌合,从而能够防止因组装误差而产生的性能劣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图。图2A、图2B、图2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镜筒的剖视图。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透镜形状的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组装方法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将图5的一部分剖面化的构造图。图7是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图7的部分剖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摄像镜头101透镜部102镜筒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103遮光板104中间环105压环L1a、L1b光学有效面L1k边缘部m1、m2从光学有效直径至外形的距离G浇口GC浇口切割位置L1c第一透镜外形的角部L1s第一透镜外形的直线部102A镜筒内周面的直线部102B镜筒的承受面L1d第一透镜的边缘平面L1r、L2r、L3r透镜像侧的圆环状倾斜面L2f、L3f、L4f透镜物体侧的圆环状倾斜面LCD显示器CM摄像头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接着,使用图1至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100包括透镜部101和镜筒部102。透镜部101从物体侧(图面上方物体侧(Objectside))朝向像侧(图面下方像侧(Imageside))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这5个透镜。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以及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分别配置有遮光板103。另外,在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配置有中间环104,在第五透镜L5的像侧配置有压环105。此外,遮光板103用于遮住在摄像镜头100的内部产生的无用光。中间环决定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在光轴Z方向上的间隔。压环105遮住从透镜有效直径的外侧出射的无用光。图2A~2C示出图1的镜筒102的剖视图。图2A是镜筒102整体的剖视图,图2B以及图2C示出镜筒102的插入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位置的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3A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形状。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透镜,从具有浇口G可以得知是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的。如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面L1a、L1b以及在光学有效面的周围形成的边缘部L1k。另外边缘部L1k的外周形成为正八边形。此外,确保光学有效直径D1、D2与正八边形的直线部L1s间的最小距离即m1、m2分别在0.1mm以上。另外,注塑成型的浇口G设定在正八边形的至少一个角部L1c。另外,对于浇口G的切割位置GC,在正八边形的内侧切割。一般在通过注塑成型形成透镜时,因为残留应力在浇口部附近集中,所以在浇口附近的透镜有效直径的内部仍有应力残留,在局部分辨率性能出现劣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正八边形的角部L1c设定浇口G,所以浇口部远离透镜有效面L1a、L1b,能够减少透镜有效直径内部的残留应力的产生。此外,虽然图3A是外形为正八边形的实施方式,但也可以如图3B所示为正六边形,也可以如图3C所示为正方形,也可以仅采用多边形。而且,也可以如图3D所示,形成为将圆环状的外形与局部形成为角部的外形组合而成的形状。另外,上述透镜所插入的镜筒102的内周面如图2B那样形成为与透镜的外形相匹配的正八边形。此外,也可以如图2C那样,形成为具有与透镜的外形的至少一个直线部相匹配的一个直线部的形状。通过形成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在镜筒102的外形形成与内周面的直线部平行的面102d。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组装方法的分解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6示出组装图5时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是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都具有相同的大小的正八边形的外形的例子。另外,如图3E所示的例子,第三透镜L3呈透镜的有效直径的外侧的边缘部被平行切割而成的形状。并且,其对边的距离W与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正八边形的直线部的对边的距离W相同。如图4所示,将镜筒102上下翻转并将镜筒102定位载置于组装夹具(未图示)。此后,使第一透镜L1的外形的直线部L1s与在镜筒102的内周形成的直线部102a对齐并使第一透镜L1的外形的角部L1c与在镜筒102的内周形成的角部102c对齐地插入。然后通过镜筒102的承受面102b承受第一透镜L1的边缘平面L1d来决定光轴方向的位置。接着,使第二透镜L2的外形的直线部L2s与在镜筒102的内周形成的直线部102a对切并使第二透镜L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具有透镜以及容置保持所述透镜的镜筒,所述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面以及形成在所述光学有效面的周围的边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边缘部的外形形成为多边形,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容置所述透镜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与形成在所述透镜的外形的至少一个直线部相对应的直线部,并且在所述镜筒的外形形成有与形成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直线部平行的直线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0 JP 2018-0519511.一种摄像镜头,具有透镜以及容置保持所述透镜的镜筒,所述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面以及形成在所述光学有效面的周围的边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边缘部的外形形成为多边形,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容置所述透镜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与形成在所述透镜的外形的至少一个直线部相对应的直线部,并且在所述镜筒的外形形成有与形成在所述镜筒的内周面的直线部平行的直线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由多个透镜构成,配置在物体侧的至少2个透镜的外形都形成为相同边数的多边形,并且以光轴作为旋转中心轴以互相相同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浩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