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8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D.树种选择及栽植;E.设置树穴表面覆盖层;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25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滨海中度盐碱地造林技术,使土壤水分含量大大增加,而盐分得到有效的淋洗降低,可以有效提高其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速度,林木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林方法,更特别的涉及一种盐渍化程度在中度以下 的滨海盐^^地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滨海盐碱造林地的存在以下特征滨海盐碱土中富含要可溶性 盐分,以氯化物为主,地下水位高, 一般在0. 5~3m,水分蒸发强烈。滨 海盐碱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树木生长緩慢,是盐碱地普遍存在的问 题。治理盐碱地的造林技术大致有以下几种(l)客土法造林初期树 木生长较好,但随着水分运动、土壤盐分在2~3年后即与周围土壤环境 达到一致,其效应消失,同时由于成本较高,且易造成原有土地资源的破 坏;(2)盐碱地土壤改良法包括施肥、施用土壤改良剂造林技术。传 统施肥改良法周期长,难于管理,易返盐,林木成活率低,而化学改良剂 成本高,很难大面积推广;(4)植物覆盖法田间管理要求高,除豆科 植物外,易发生与林木争夺营养现象;(5)大水漫灌法以对水资源的 浪费严重,更易引起次生盐渍化;(6)暗管排盐碱法效果好,但投资 巨大。目前,在滨海盐碱地植树造林,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成功的简单易行的 配套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 和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 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 D:树种选择及栽^i; E:设置表面覆盖层; 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 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 25cra,整理背垄与沟 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在本专利技术的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中,所述的设置集雨面步骤为在整理 好的集雨床一定部位铺覆抗老化的大棚膜、地膜等材料,形成集雨面。所 述的挖树穴,设置隔盐层步骤为按照造林设计的4朱距要求,在集流沟中轴 线上挖栽植穴,规格为lmxlmxl.2m;在栽植穴底部铺设18~20cm的炉 渣(可以用沙子或秸秆段块)形成隔离层,其上铺设Q. 5~1.0mm抗老化 土工布作为过滤层。所述的树种选择及栽植步骤为造林宜选用具有一定耐 盐性的树种,如国槐、刺槐、香花槐、合欢、白蜡、臭椿、侧柏、圆柏等, 春季或秋季大苗造林,土球苗为宜,棵根苗造林时,栽植前根部要用生根 粉处理;栽植时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技术要领进行,有条件情况下,填埋过程中可在根系密集区加施有机肥,填完土后树穴表面低于导流沟底10-15 cm,挖出的余土放于苗木一侧的沟槽内形成拦挡。所述的设置表 面覆盖层步骤为在树穴表面用生态垫、土工布或沙子等材料进行覆盖,厚 度l-5cm,形成表面防蒸减蒸入渗层,灌足底水。所述的田间管理、适时 除草步骤为做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完善田间排水系统,当遇有过量降雨时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涝灾。本专利技术通过集雨洗盐、设置隔离层阻盐及地表面覆盖减蒸保墒相结 合,为滨海盐碱地提供一套成功的造林技术。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使用 抗老化大棚膜、地膜等材料做成集雨面,通过拦蓄降雨,充分淋洗树木根 系周围的盐分,同时解决滨海盐碱地造林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达到保水、 减蒸、洗盐的目的;利用煤渣(沙子、秸秆^敬块)和土工布等材料在造林穴 底设置的复层隔离层,既可以疏导土壤水分的顺畅下渗,达到排盐碱的目 的,同时有效的切断毛管水,阻截盐分上升,抑制土壤返盐;在造林穴表 面或导流沟内铺设生态垫、土工布、沙子等形成覆盖层,可以加速水分下 渗,防止地表水分大量蒸发而导致的盐分表聚。造林时选用耐盐性较强的 树种国槐、刺槐、香花槐、合欢、白蜡、侧柏、圆柏、臭椿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这套成功的滨海中度盐碱地造林技术,使土壤水分含量 大大增加,而盐分得到有效的淋洗降低,可以有效提高其林木成活率、保 存率和生长速度,林木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附图说明图1: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剖面示意2: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平面布置图在图1和图2中,符号1代表集雨床,符号2代表集流沟(集流入渗 沟),符号3代表集雨面,符号4代表树穴,符号5代隔盐层,符号6代 表沟底拦挡,符号7代表耐盐树木,符号8代表表面覆盖层(减蒸入渗层)。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U)开沟筑背,修建 集雨床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 沟底深20cm~25 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 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2)设置集雨面在整理好的集雨床一定 部位铺覆抗老化的大棚膜、地膜等材料,形成集雨面。(3)挖树穴,设 置隔盐层按照造林设计的抹距要求,在集流沟中轴线上挖栽植穴,规格 为lm x lm x 1. 2m;在栽植穴底部铺设18 ~ 20cm的炉渣(沙子或秸秆段块) 形成隔离层,其上铺设0. 5 ~ 1. Omm抗老化土工布作为过滤层。(4 )树种 选择及栽植造林宜选用具有一定耐盐性的树种,如国槐、刺槐、香花槐、 合欢、白蜡、臭椿、侧柏、圓柏等,春季或秋季大苗造林,土球苗为宜, 棵根苗造林时,栽植前根部要用生根粉处理;栽植时按照三埋二踩一提 苗,,技术要领进行,有条件情况下,填埋过程中可在根系密集区加施有机 肥,填完土后树穴表面低于导流沟底10~15 cm,挖出的余土放于苗木一 侧的沟槽内形成拦挡。(5)设置表面覆盖层在树穴表面用生态垫、土 工布、沙子等材料进行覆盖,厚度l-5cm,形成表面防蒸减蒸入渗层,灌 足底水。(6)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做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完善 田间排水系统,当遇有过量降雨时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涝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D:树种选择及栽植;E:设置表面覆盖层;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25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D树种选择及栽植;E设置表面覆盖层;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25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 集雨面步骤为在整理好的集雨床一定部位铺覆抗老化的大棚膜、地膜 等材料,形成集雨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树 穴,设置隔盐层步骤为按照造林设计的林距要求,在集流沟中轴线上 挖栽植穴,规格为lm x lm x 1. 2m;在栽植穴底部铺设18 ~ 20cm的炉渣 形成隔离层,其上铺设0. 5 ~ 1. Omm抗老化土工布作为过滤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栋赵名彦张维成张莉郑洪彬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