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hinese fir, Taxus chinensis and nanmu afforestation method, using a random block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mixed planting Chinese fir; spacing of 2 x 2 meters, with 167 seedlings per mu, afforestation area accounted for 50% of the total area; Taxus plant spacing 3 x 3 meters, with 75 seedlings per mu, afforestation area accounted for 25% of the total area; nanmu planting spacing of 3 x 3 meters, with 75 seedlings per mu, afforestation area accounted for 25% of the total area. Wood production diversification, high land utilization, less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杉木、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混交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杉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是珍稀用材树种,单一种植容易引起病虫害,土地利用率也有待提高,且用材不便,由于就近缺乏可用之材,目前都是要靠远程运输解决用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杉木、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混交造林方法,旨在解决单一种植引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杉木、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混交造林方法,采用随机块状混交的办法配制种植;杉木株行距2×2米,每亩用苗167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0%;南方红豆杉株行距3×3米,每亩用苗75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5%;楠木株行距3×3米,每亩用苗75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造林前全面清理林地,采用穴状整地,穴状规格50×40×40厘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打坎时将泥土挖出,将土团打碎并取出石头树根等;打坎后每穴施放磷肥250克,均匀撒入种植穴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选择阴雨天及时种植,注意使土壤与苗木根系充分接触,营养杯苗需除去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杉木、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混交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随机块状混交的办法配制种植;杉木株行距2×2米,每亩用苗167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0%;南方红豆杉株行距3×3米,每亩用苗75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5%;楠木株行距3×3米,每亩用苗75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杉木、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混交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随机块状混交的办法配制种植;杉木株行距2×2米,每亩用苗167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0%;南方红豆杉株行距3×3米,每亩用苗75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5%;楠木株行距3×3米,每亩用苗75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杉木、南方红豆杉和楠木混交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造林前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军,龙昌松,
申请(专利权)人:融安县良丰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