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72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包括驱动模块与UC轴承,所述驱动模块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传送接头,且驱动模块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传送接头,所述传送块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号传送接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垫环,且传送块的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二号传送接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环,所述二号传送接头的外表面靠近上垫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设有UC轴承,能够保证在较大负荷及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下有效避免滑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伤,降低产品的运动故障率和维修率,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拨叉自润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
技术介绍
拨叉式执行机构在石油、化工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各种品牌的执行机构也普遍存在于市面上,拨叉式执行机构在现在自动化工业环境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拨叉自润滑设计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未能综合考虑到有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的耐磨性结构,导致因小部件之间的咬合拉上卡死等现象的出现导致设备的故障,甚至导致整个工厂的停产,给拨叉式执行机构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包括驱动模块与UC轴承,所述驱动模块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传送块,所述驱动模块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传送接头,且驱动模块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传送接头,所述传送块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号传送接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垫环,且传送块的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二号传送接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环,所述二号传送接头的外表面靠近上垫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驱动模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驱动模块的外表面靠近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驱动模块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UC轴承与传送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UC轴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销,所述传动销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且传动销的下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拨叉,所述UC轴承的内表面设有插槽,且UC轴承的一侧内表面设有出油孔,所述UC轴承的上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注油孔,且UC轴承的上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注油孔。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固定螺栓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一号传送接头与二号传送接头相互平行放置,且一号传送接头与二号传送接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固定片的数量为两组,且固定片的内表面偏上位置处设有插孔。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与传送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支撑底座与传送块的连接处设有制动片。优选的,所述一号注油孔的下端内表面设有输油通道,且一号注油孔通过输油通道与出油孔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拨叉自润滑设计,通过设置的UC轴承,能够保证即使在较大负荷及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下,也能有效避免滑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运动故障率和维修率,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整个拨叉自润滑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驱动模块;2、传送块;3、一号传送接头;4、二号传送接头;5、上垫环;6、下垫环;7、固定片;8、固定板;9、固定螺栓;10、支撑底座;11、UC轴承;12、传动销;13、导向杆;14、拨叉;15、插槽;16、出油孔;17、一号注油孔;18、二号注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包括驱动模块1与UC轴承11,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传送块2,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传送接头3,且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传送接头4,传送块2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号传送接头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垫环5,且传送块2的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二号传送接头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环6,二号传送接头4的外表面靠近上垫环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片7,驱动模块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且驱动模块1的外表面靠近固定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9,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0,UC轴承11与传送块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UC轴承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销12,传动销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3,且传动销12的下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拨叉14,UC轴承11的内表面设有插槽15,且UC轴承11的一侧内表面设有出油孔16,UC轴承11的上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注油孔17,且UC轴承11的上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注油孔18。固定螺栓9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固定螺栓9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橡胶圈;一号传送接头3与二号传送接头4相互平行放置,且一号传送接头3与二号传送接头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固定片7的数量为两组,且固定片7的内表面偏上位置处设有插孔;支撑底座10与传送块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支撑底座10与传送块2的连接处设有制动片;一号注油孔17的下端内表面设有输油通道,且一号注油孔17通过输油通道与出油孔16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在使用时,驱动模块1内的传送块2为一号传送接头3和二号传送接头4的运行起到支撑作用,固定螺栓9起到固定固定板8的效果,在有相对滑动零部件之间增加UC轴承11可以有效的减少摩擦,UC轴承11内表面的插槽15是为了方便将其放置到传送块2的表面,上垫环5和下垫环6起到保护一号传送接头3和二号传送接头4的作用,传动销12起到传动的效果,固定片7用于将其与相应设备进行连接,支撑底座10和导向杆13分别起到固定传送块2和引向的作用,通过一号注油孔17和二号注油孔18将润滑油沿着出油孔16输送至驱动模块1内部进行整个模块的润滑过程,拨叉14起到控制变速的效果,较为实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包括驱动模块(1)与UC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传送块(2),所述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传送接头(3),且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传送接头(4),所述传送块(2)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号传送接头(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垫环(5),且传送块(2)的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二号传送接头(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环(6),所述二号传送接头(4)的外表面靠近上垫环(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片(7),所述驱动模块(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且驱动模块(1)的外表面靠近固定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9),所述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0),所述UC轴承(11)与传送块(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UC轴承(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销(12),所述传动销(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3),且传动销(12)的下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拨叉(14),所述UC轴承(11)的内表面设有插槽(15),且UC轴承(11)的一侧内表面设有出油孔(16),所述UC轴承(11)的上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注油孔(17),且UC轴承(11)的上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注油孔(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叉自润滑设计,包括驱动模块(1)与UC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传送块(2),所述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传送接头(3),且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传送接头(4),所述传送块(2)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号传送接头(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垫环(5),且传送块(2)的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二号传送接头(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环(6),所述二号传送接头(4)的外表面靠近上垫环(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片(7),所述驱动模块(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且驱动模块(1)的外表面靠近固定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9),所述驱动模块(1)的内表面靠近传送块(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0),所述UC轴承(11)与传送块(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UC轴承(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销(12),所述传动销(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3),且传动销(12)的下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拨叉(14),所述UC轴承(11)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卫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县常春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