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321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8:25
公开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包括:聚合物膜、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透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包括铜化合物。在化学式1中,R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Membranes, Filter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Membra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3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035224的优先权和权益,将其全部内容引入本文中作为参考。
公开了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光学过滤器)、和包括所述滤光器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来,包括存储图像作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数码相机、可携式摄像机(camcorder)和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camera)已被广泛使用。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包含近红外吸收膜的滤光器以减少或防止由在除可见光区域之外的区域中的光产生光学畸变。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安装在摄像头模块的图像传感器的前面且因此起到有效地吸收入射的近红外线和解决所述光学畸变现象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近红外吸收膜是通过涂覆组合物并且将其干燥而制造的,且常规的组合物包括铜磺酸盐。然而,所述铜磺酸盐具有非常低的近红外吸收能力(强度),且因此必须以过大的量使用。因此,可导致在高浓度铜盐溶液的制备期间的粘度增加,这对于薄膜的制造是不合乎需要的。另外,提出使用有机染料代替铜磺酸盐,但所述有机染料可具有相对窄的近红外吸收区域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实施方式提供具有薄的厚度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或防止光学畸变的近红外吸收膜。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包括所述近红外吸收膜的滤光器。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包括所述滤光器的电子设备。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近红外吸收膜包括:聚合物膜、以及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透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且选择性地吸收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包括铜化合物。[化学式1]在化学式1中,R1、R2、和R5-R12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和R3和R4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R3和R4可独立地为未取代的或被C1-C10烷基取代的C6-C20芳基。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可具有在约715nm-约725nm的波长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所述铜化合物可为铜磷酸盐。所述铜磷酸盐可由化学式2-1至化学式2-3之一表示。[化学式2-1][化学式2-2][化学式2-3]在化学式2-1至化学式2-3中,Ra-Rh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在约630nm-约64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50%的平均光透射率。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可进一步包括有机粘结剂。所述有机粘结剂可包括能热固化的粘结剂、能光固化的粘结剂、或其组合。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可进一步包括基于花青的染料、基于酞菁的染料、二硫醇烯金属络合物染料、基于二亚铵(diimmonium)的染料、或其组合。所述聚合物膜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酰基纤维素、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亚胺、或其组合。所述聚合物膜可选择性地吸收紫外(UV)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可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之间。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可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和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之间。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在约700nm-约74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2.5%的平均光透射率。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滤光器包括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和设置在所述近红外吸收膜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红外阻挡层。所述红外阻挡层可包括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组成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且可包括其中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交替地且重复地堆叠的多层。所述红外阻挡层可阻挡在约70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光。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可具有约50μm-约250μm的厚度。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滤光器。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透镜(镜头)、图像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透镜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所述滤光器。所述具有薄的厚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近红外吸收膜因此有效地减少或防止光学畸变。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2为显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3和4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5和6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7为显示包括根据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的摄像头模块的示意图,图8为显示作为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实例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的顶视平面图,图9为显示图8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和图10至13分别为显示包括近红外吸收膜的滤光器的取决于波长的光透射率的图。<符号说明>10:近红外吸收膜11:聚合物膜12:第一近红外吸收层13: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4:红外阻挡层20:摄像头模块21:透镜镜筒22:外壳23:图像传感器23A: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50a,50b:光感测器件70:滤色器层60,80:绝缘层200:有机光电器件210:下部电极220:上部电极230:光吸收层具体实施方式如本文中使用的,当未另外提供具体定义时,“烷基”指的是C1-C20烷基且“芳基”指的是C6-C20芳基。如本文中使用的,当未另外提供具体定义时,“取代(的)”指的是至少一个氢被如下代替:卤素原子(F、Cl、Br、或I)、羟基、C1-C20烷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即,(甲基)丙烯酰氧基)、硝基、氰基、胺基、亚氨基、叠氮基、脒基、肼基、腙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硫醇基团、酯基、醚基、羧基或其盐、磺酸基团或其盐、磷酸基团或其盐、C1-C20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6-C20芳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3-C20环炔基、C2-C20杂环烷基、C2-C20杂环烯基、C2-C20杂环炔基、C3-C20杂芳基、或其组合。如本文中使用的,当未另外提供定义时,在化学式中,当未画出化学键时,氢键合在被认为将给出的位置处。如本文中使用的,平均光透射率指的是当在滤光器的垂直方向(正面方向)上照射入射光时测量的光透射率的平均值。如本文中使用的,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指的是峰值吸收波长,在该波长处,吸收是最大的。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实例实施方式,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然而,本公开内容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且不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明的实例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将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层、膜、区域、或基板被称为“在”另外的元件“上”时,其可直接在所述另外的元件上或者还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外的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下文中,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根据实施方式的近红外吸收膜包括:聚合物膜、以及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透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包括铜化合物。[化学式1]在化学式1中,R1、R2、和R5-R12独立地为氢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近红外吸收膜,包括聚合物膜,以及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透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包括铜化合物:[化学式1]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7 KR 10-2018-00352241.近红外吸收膜,包括聚合物膜,以及设置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透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包括铜化合物:[化学式1]其中,在化学式1中,R1、R2、和R5-R12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和R3和R4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R3和R4独立地为未取代的或被C1-C10烷基取代的C6-C20芳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由化学式1表示的染料具有在715nm-725nm的波长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所述铜化合物为铜磷酸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所述铜磷酸盐由化学式2-1至化学式2-3之一表示:[化学式2-1][化学式2-2][化学式2-3]其中,在化学式2-1至化学式2-3中,Ra-Rh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所述近红外吸收膜在630nm-64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50%的平均光透射率。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进一步包括有机粘结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红外吸收膜,其中所述有机粘结剂包括能热固化的粘结剂、能光固化的粘结剂、或其组合。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柱金炯俊元钟勋高允锡郑明燮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