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18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动装置,伴随着油泵转速的增加,能够使要求油池式润滑的较低速旋转时的润滑效率及可强制润滑的较高速旋转时的机械效率都可靠地提高。该动力传动装置具有:可以贮存油的壳体;齿轮机构,其被收纳在所述壳体中并与驱动源联动;油泵,其与驱动源联动,将贮存在壳体中的油加压输送,以润滑所述齿轮机构;油箱,其贮存一部分从油泵加压输送的油,并且具有将贮存的油排出的第一排出口和在油蓄积量为规定量以上时将贮存油排出的第二排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动装置。技术背景一般,在车辆中使用的动力传动装置是将与驱动车辆的驱动源、例如 与电动机联动的齿轮机构收纳在可以贮存油的壳体中(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能够使低速旋转时的润滑效率及高速旋转时的机 械效率共同提高的动力传动装置。根据该动力传动装置,在车辆停止时或 低速行驶时、即与驱动源联动的齿轮机构停止时或低速旋转时,由于被齿 轮机构驱动的机械式油泵的油的加压输送量少,因此,使壳体下部的油位 上升,通过油池式润滑法而起到润滑作用,由此,使润滑效率提高。另外, 在高速行驶时、即机械式油泵的油的加压输送量多时,通过加压输送的油 进行的强制润滑而得到润滑作用,因此,通过使油位下降并使旋转部件引 起的搅拌阻力降低,由此,提高机械效率。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8-10552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若开始向油箱蓄积油,壳体下部的油位会 伴随着油泵转速的增加而直线地下降,直至油箱被充满。在油位伴随着齿轮机构转速的增加而直线地下降的情况下,考虑到产 生下述的问题。首先,齿轮机构为了在车辆起动时等较低速旋转时、通过油池式润滑 可起到充分的润滑作用,设定油位下降速度减慢,此时,低速旋转时的润 滑效率良好,但是,在较高速旋转时成为能够充分得到强制润滑的润滑作 用的转速,即使不需要油池式润滑,由于油位只能沿着直线逐渐下降,故 有可能不能有效地降低搅拌阻力。另一方面,为了抑制伴随着转速上升而产生的搅拌阻力的增大,设定 油位下降速度加快,此时,油位提前下降,可能不能充分地得到低速旋转 时由油池式润滑起到的润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动装置,伴随着油泵转速的增加, 能使要求油池式润滑的较低速旋转时的润滑效率及可强制润滑的较高速旋 转时的机械效率都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动力传动装置,具有可以贮存 油的壳体;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被收纳在所述壳体中并且与驱动源联动; 油泵,该油泵与所述驱动源联动,对贮存于所述壳体中的油进行加压输送, 以润滑所述齿轮4几构;油箱,该油箱蓄积一部分乂人所述油泵加压输送的油, 并且具有将蓄积的油向所述壳体中排出的第一排出口 、和在油蓄积量为规 定量以上时将蓄积的油向所述壳体中排出的第二排出口 。另外,在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油箱具有第一油箱和第二 油箱,所述第一油箱具有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二油箱具有所述第二排 出口,在所述第一油箱中的油蓄积量为规定值以上时,将油向第二油箱供 给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另外,在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排出口的流路截面积 比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流路截面积小。另外,在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排出口的流路长度比 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流路长度长。另外,在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油箱在所述第一排出口的 上方设有第三排出口。另外,在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油箱具有与所述壳体内部 的空气层连通的空气口。根据本专利技术,伴随着油泵转速的增加,能使要求油池式润滑的较低速 旋转时的润滑效率及可强制润滑的较高速旋转时的机械效率都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概况的轴向剖面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轴向正交剖面图; 图3 (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油泵转速与油位的关 系的图,图3 (b)是表示油泵转速与油泵加压输送的油的供给量的关系的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轴向正交剖面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轴向正交剖面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轴向正交剖面图; 图7 (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油泵转速与油位的关系的图,图7 (b)是表示油泵转速与油泵加压输送的油的供给量的关系的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径向剖面图;图9 (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油泵转速与油位的关系的图,图9 (b)是表示油泵转速与油泵加压输送的油的供给量的关系的图;图IO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轴向正交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动力传动装置1: 油箱1R:第一油箱L:第二油箱2:齿轮机构3f、 3r:行星架支屏、轴承4:小齿轮轴5f、 5r:滚针轴承6:油泵7:壳体下部8:壳体9:供给口10:油路11R:第一排出口11L:第二排出口12:油路13:溢流阀14:连通口 (空气口 )15:第三排出口 16:连通^各径16R:连通口 (第一连通口 ) 16L:连通口 (第二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IOO概况的轴向剖面图,图2 是动力传动装置100的轴向正交剖面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具有 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IOO的概况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装置100大体具有壳体8,其可以贮存油;齿轮 机构2,其被收纳在壳体8中,与驱动源联动;油泵6,其与驱动源联动, 将贮存于壳体8的下部7的油加压输送,以对齿轮机构2强制润滑;油箱1, 其蓄积一部分,人油泵6加压输送的油。驱动源为未图示的电动^i,齿4仑^U勾2连接在电动机轴2m上。 齿轮机构2具有行星齿轮。齿轮机构2由太阳轮2s、内齿轮2i、多个 行星小齿轮2p、旋转自如地大体等间隔支持这些行星小齿轮的行星架2c构 成。齿轮机构2作为电动机用减速器,与驱动车辆用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组 合,将电动机轴2m和太阳轮2s连结并将内齿轮2i固定在壳体8上,从行 星架2c进行输出。行星架2c由两个轴承3f、 3r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壳体8 上。行星小齿轮2p经由滚针轴承5f、 5r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插入到行星架2c 中的小齿轮轴4上。油泵6通过与行星架2c连接而经由齿轮机构2与电动才几结合并与电动 机联动。油泵6设置在与壳体下部7连通的油路10中,将壳体下部7的油向油 路12和油箱1 (后述的供给口 9)加压输送。通过向油路12加压输送的油 而对齿轮机构2的被润滑部分(轴承或啮合部分)进行润滑(强制润滑)。另外,在油泵6与供给口 9及油路12之间的油路10中设有溢流阀13, 防止向供给口 9及油路12供给的油成为需要以上的高压,并且,减轻油泵6的负荷。理想的是,在强制润滑时可经过油路12加压输送能够充分地润滑齿轮机构2的油量的范围内,将流阀13的溢流压力设定为尽量低的压力。 油箱1沿周向设置在壳体1上,具有第一油箱1R、第二油箱1L及连 通路16。第一油箱1R在上方设有使由油泵6加压输送的油流入的供给口 9,并 且具有与壳体下部7连通并将蓄积的油向壳体下部7排出的第一排出口 IIR。第二油箱1L具有与壳体下部7连通并将蓄积的油向壳体下部7排出的 第二排出口 llL。连通路16将第一油箱1R的上方(连通口 16R)和第二油箱1L的上方 (连通口 16L)连通(图2油箱中的虚线上部的斜线区域)。供给口 9只要设置在不同时向第一油箱1R、第二油箱1L双方供给油 的位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自油箱1的最上部向第一油箱1R侧稍 稍偏移的位置上,以向第一油箱1R侧供给油。接着,参照图l及图3 (a)、 (b)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动装置,该动力传动装置具有:可以贮存油的壳体;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被收纳在所述壳体中并且与驱动源联动;油泵,该油泵与所述驱动源联动,对贮存于所述壳体中的油进行加压输送以润滑所述齿轮机构;油箱,该油箱蓄积一部分从所述油泵加压输送的油,并具有将蓄积的油向所述壳体中排出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在油蓄积量为规定量以上时将蓄积的油向所述壳体中排出的第二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原隆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