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09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齿轮减速器,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该减速器包括液压马达和行星轮减速器,行星轮减速器的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之间装有制动离合装置,液压马达和行星轮减速器之间装有环圈状固定支架,形成环形活塞腔并装有形状相配的制动控制活塞,活塞腔的径向扩展部位一侧与压力油口连通,活塞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位置,当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时,所述制动离合装置处于使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接触状态;当处于第二轴向位置时,所述制动离合装置处于使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脱离接触状态。由于制动离合装置位于液压马达和行星轮计算减速器之间,因此结构合理紧凑,完全可以适应小型化、家用化机械的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马达驱动的齿 轮减速器,属于液压传动
技术背景内藏式履带行走传动装置之类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传动机 构具有一套含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的液压驱动机械传动系统,该系统 形成液压能的泵站,通过管路输出压力,其液压能经液压马达转换为 机械能,然后通过行星减速器输出低速大扭矩的动力,并由与回转壳 体相连的链轮驱动机械行走。在履带式挖掘机、打桩机、钻机等大型 机械中普遍釆用了上述的液压一一机械转换传动,其中常见的液压马 达为径向柱塞马达,行星减速器为二级,典型结构在专利号ZL03142082. 6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有记载。摆线液压马达是目前应用普遍的液压能——机械能转换装置,但 至今尚未发现采用摆线液压马达的内藏式齿轮减速器。目前这类应用机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小型化。以上现有液压马达 齿轮减速器需要另配制动控制机构,结构不紧凑,此外由于采用柱塞 马达,径向尺寸较大,因此难以适应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 构紧凑的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从而体积小巧,能够满足内藏式履带 行走之类传动装置小型化、轮式行走机械家用化的发展需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紧凑型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包括液 压马达和行星轮减速器,所述液压马达的外壳上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外壳内的流道连通,所述流道流经液压 能和机械能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含有支撑在体壳上的输出轴,所 述输出轴与支撑在固定支架内的行星轮减速器中心齿轮联轴,所述中 心齿轮通过行星轮与支撑在固定支架外的可转动壳体的内齿轮啮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行星轮减速器的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之 间装有制动离合装置,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孔以及液压马达端盖的外圆 柱面之间形成径向扩展且轴向延伸的环形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装有 形状相配的制动控制活塞,所述活塞腔的径向扩展部位一侧与压力油 口连通,所述活塞相对于活塞腔具有受控于压力油的第 一和第二轴向 位置,当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时,所述制动离合装置处于使固定支架与 中心齿轮连轴件接触状态;当处于第二轴向位置时,所述制动离合装 置处于使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脱离接触状态。容易理解,当制动控制活塞在压力油的控制下处于第一轴向位置 时,制动离合装置处于同时接触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的状态, 因此可以起到刹车制动作用;而当其处于第二轴向位置时,制动离合 装置处于脱离同时接触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的状态,因此对运 动的转换传递没有影响。由于制动离合装置位于液压马达和行星轮计 算减速器之间的有限空间,因此结构十分合理紧凑,体积小巧,完全 可以适应小型化、家用化机械的发展需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液压马达采用摆线液压马达,所述 液压能和机械能转换机构为摆线针轮副,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通过 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动轴另一端的外齿轮与所 述输出轴的内花键啮合。由于摆线液压马达的构件轴向分布,因此轴 向尺寸虽有增加,但径向尺寸明显减小,易于和小型化的内藏式履带 行走传动装置等配套,便于轮式行走机械家用化的发展需要。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的液压马达固定架与行星减速器 壳体之间安装了一个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是浮动结构,由金属密封环、0型圏构成,0型圏的压缩变形产生支撑力,支撑力作用于钢结构环上,使得钢结构环紧贴轴承外圈,而其接触的这一面上具有一个 微小楔形,使得变速箱内部的润滑油(脂)不能外泄。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是摆线液压马达,2-2是减速器,4-4是离合弹簧。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制动离合装置及减速器部分的放大结构示 意图。图2中制动油口1, 0型圏2、 3、 14、 24、 25、 27,固定支架 4,壳体5,活塞6,行星架7,行星轮8,滚动体9,行星轴IO,轴 用挡圈ll、 17、 20,后盖12,孔用挡圏13、 22,支撑体15、中心齿 轮16、挡块18,传动轴19,轴承隔圈21、轴承23,金属密封环26。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摆线液压马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中 防尘圏1,,高压轴封2,,体壳3,,轴承4,,轴承隔圈5,,活塞环6,, 联动轴7,,垫片8,,螺塞9,,定子10,,针齿11',转子12',钢球 13,, 0型圈14'、 16,、 18,、 31,,油口盖15',后盖17',配流支撑 板19',顶柱20',弹性支撑体21',销22'、 25,,连接螺栓23,, 配流盘24,,配流压盘26,,配流联动轴27,,连接板28',蝶形圈 29,,止推螺母30,。图4是图2中活塞6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4中动片28,静片 29,固定支撑片30,其它标号与图2相同。图5是图2中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中28"是小角度圆 锥,其它标号与图2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紧凑型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如图1所示,主要由驱动马达l-l和减速器2-2构成。其中减速器为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驱 动马达采用低速大扭矩的摆线液压马达。由图3可见,液压马达主要由体壳3,、定子IO,以及后盖17' 固定连接构成外壳,后盖17,上制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 油口通过外壳内部的配流才几构的流道连通,此内部流道流经主要是定 子10'、针齿11'、转子12'构成的摆线针轮换能机构,可以将液压 能转换成转子转动的机械能。该摆线针轮副的转子12'通过内花键 与联动轴7' —端的外齿轮啮合,该联动轴另一端的外齿轮与输出轴 的内花键啮合。输出轴支撑在体壳3'上,端头制有外齿。支撑在固 定支架4内的行星轮减速器2-2的中心齿轮16与之相对的一端也制 有外齿,两者分别从两端插入传动轴19制有内齿的中心孔中联轴。 中心齿轮16通过三个圆周均布的行星轮8与支撑在固定支架4外的 可转动壳体5的内齿轮啮合(参见图2 ),行星轮8通过行星轴10固 定在行星架7上,行星轮8与行星轴10之间由滚动体9支撑,滚动 体9呈现径向布置,行星架7由外齿与固定支架4上的内齿相啮合, 形成径向定位结构,壳体5通过轴承23支撑在固定支架4上,各个 零件轴向通过挡圈活相当于挡圈作用的功能件定位。该行星轮减速器2-2的固定支架4与中心齿轮16连轴件——传 动轴19之间装有制动离合装置,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由相 互交叠的一组动片28和静片29以及固定支撑片30构成,其中固定 支撑片30与固定支架4相对固定,各静片29与固定支架4的内齿周 向约束。活塞6与体壳3,之间装有离合弹簧4-4 (见图1),轴向浮动;各动片28与传动轴19的外齿周向约束,实质与现有技术中的摩 擦式离合器的结构原理类似。在固定支架4的内孔以及液压马达体壳3,的前端外圆柱面处的 固定支架的两个台阶内孔和液压马达端盖的外圓柱面之间形成径向 扩展且轴向延伸的环形活塞腔,活塞腔中装有制动控制活塞。活塞腔 的径向一侧与源自固定支架4上提供压力油的制动油口 1连通。当压 力油压力低于某一额定值(如1.9MPa)时,活塞6在离合弹簧4-4 的作用下,相对于活塞腔右移到第一轴向位置,各相邻动片28与静 片29以及固定支撑片30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包括液压马达和行星轮减速器,所述液压马达的外壳上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外壳内的流道连通,所述流道流经液压能和机械能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含有支撑在体壳上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支撑在环圈状固定支架内的行星轮减速器中心齿轮联轴,所述中心齿轮通过行星轮与支撑在固定支架外的可转动壳体的内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减速器的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之间装有制动离合装置;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孔以及液压马达端盖的外圆柱面之间形成径向扩展且轴向延伸的环形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装有形状相配的制动控制活塞;所述活塞腔的径向扩展部位一侧与压力油口连通,所述活塞相对于活塞腔具有受控于压力油的第一和第二轴向位置;当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时,所述制动离合装置处于使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接触状态;当处于第二轴向位置时,所述制动离合装置处于使固定支架与中心齿轮连轴件脱离接触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敏纪立群王志生王顺发盛玉川朱元文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