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心专利>正文

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992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制造的蜗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必须首先降低蜗轮蜗杆啮合的滑动速度,当蜗轮与蜗杆的啮合滑动速度降至2米/秒时,采用以球墨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为材质替代采用锡磷青铜合金铸造蜗轮,同样可满足蜗轮与蜗杆工作状态的使用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蜗轮蜗杆啮合的滑动速度的方法是在电机输出轴与蜗轮蜗杆输入轴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的齿轮速比为1∶(2-8)。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机输出轴与蜗轮杆输入轴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运用简便;并完全可以满足蜗轮蜗杆的使用要求;采用球墨铸铁作为蜗轮的材质,蜗轮成本降低约70%左右,且为一次成型铸造,工艺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蜗轮蜗杆的制造技术,具体地说是制造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 的蜗轮。技术背景蜗轮蜗杆减速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蜗轮与蜗杆工作时,是 在高速状态下动态啮合,因而蜗轮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高温,耐磨损的特 性。为了必需满足以上特性的要求,又要本着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原则,目前的 蜗轮成型是采用分体式制造方式,即蜗轮的中心部份取铸铁材质,轮缘采用锡 磷青铜合金制作,然后两者合一。这样制成的蜗轮既满足高强度、耐高温、耐 磨损的要求,又能适当降低蜗轮的制造成本。但是,随着铜的价格提高,仅是 轮缘采用锡磷青铜合金制作也使得蜗轮蜗杆减速机的成本随之提升。业内有人 试图以其它低价位金属材料来替代锡磷青铜合金,却屡试屡败,故而至今还没 有什么恰当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目的在于这种材质的蜗轮不 仅能降低成本,而且在对蜗轮蜗杆啮合的滑动速度降低后,则可以满足蜗轮与 蜗杆工作状态的强度、及耐高温、耐磨性能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必须首先降低蜗轮蜗杆啮合的滑动速度,当蜗轮与蜗杆的啮合滑动速度降至2米/秒时,采用球墨铸为材质替代采用锡磷青铜合金铸造的蜗轮,同 样可满足蜗轮与蜗杆工作状态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降低蜗轮蜗杆啮合滑动速度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电机输出轴与蜗轮 蜗杆输入轴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的齿轮速比为1: (2-8),大、 小齿轮或为内啮合或为外啮合。本专利技术蜗轮采用球墨铸铁工艺, 一次性整体铸造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 本专利技术方法在电机输出轴与蜗轮蜗杆输入轴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 以降低蜗轮蜗杆啮合滑动速度,经重新计算改变蜗轮蜗杆的转速比,仍可使蜗 轮达到原有的输出速度,运用简便。(二) 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使系列规格的蜗轮、蜗杆的啮合滑动速度降低到2秒 以下,在完全可以满足蜗轮蜗杆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球墨铸铁作为蜗轮的材质,使蜗轮制作成本降低约70%左右。(三) 本专利技术方法球墨铸铁一次成型蜗轮,工艺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降低蜗轮杆啮合滑动速度所增设齿轮减速装置(齿轮 内啮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降低蜗轮蜗杆啮合滑动速度所增设齿轮减速装置(齿轮外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 2所示,蜗轮l、蜗杆2的输入轴21与电机3的输出轴31之间设 有齿轮减速装置4。其中,齿轮减速装置在图1中为内齿轮啮合,在图2中为外 齿轮啮合,大、小齿轮的速比为l: 2、或l: 3、或l: 4、或l: 5、或l: 6、 或l: 7、或l: 8,只要满足蜗轮蜗杆两者啮合滑动速度小于2米/秒均可。当蜗轮蜗杆两者啮合滑动速度小于2米/秒,则蜗轮可采用球墨铸铁为材质,并可一次成型工艺完成。为了提高强度还可采用珠光体球墨铸铁为材质铸造蜗 轮。现举实例说明之WHC500—52齿的蜗轮蜗杆减速机,该蜗轮蜗杆减速机从电机获得的输入 速度为1500转/分,其啮合滑动速度为11.3089米/秒,所设齿轮减速装置4的大、 小齿轮的速比为l: 6,则蜗轮蜗杆所得到的输入速度就为250转/分,蜗轮蜗杆 的啮合滑动速度就为1.8966米/秒,而以球墨铸铁为材质铸造的蜗轮只要啮合滑 动速度保持在2米/秒以下,其蜗轮的强度、耐高温、耐磨损指数均能符合使用 要求。上述WHC500—52齿型蜗轮的轮缘如为锡磷青铜合金,铜的用量只少为 178.54公斤,合人民币价值为178.54公斤X80元(每公斤铜价)=14276元,与 球墨铸铁为材质铸造的蜗轮用料价格相差近1.3万元,除去所增设齿轮减速机装 置2千元,成本可下降l万多元。以下再列表举例说明,当所设齿轮减速装置的大小齿轮速比为l: 6时、几 种型号蜗轮的成本下降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以上表格,蜗轮蜗杆的啮合滑动速度都降低到了 2米/秒以下,蜗轮即可采 用球墨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铸造,可达到了本专利技术预期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当蜗轮(1)与蜗杆(2)的啮合滑动速度降至2米/秒时,该蜗轮采用球墨铸铁材质铸造成型。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蜗轮采用球墨铸铁工艺, 一次性整体铸造成型。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轮采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工艺, 一次性整体铸造成型。4、 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它是在电机输出轴(31)与蜗轮蜗杆输入轴(21)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4),该减速装置的齿轮速比 为h (2陽8)。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装置(4)的大、小齿轮或为内啮合或为外啮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制造的蜗轮。本专利技术必须首先降低蜗轮蜗杆啮合的滑动速度,当蜗轮与蜗杆的啮合滑动速度降至2米/秒时,采用以球墨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为材质替代采用锡磷青铜合金铸造蜗轮,同样可满足蜗轮与蜗杆工作状态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降低蜗轮蜗杆啮合的滑动速度的方法是在电机输出轴与蜗轮蜗杆输入轴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的齿轮速比为1∶(2-8)。本专利技术在电机输出轴与蜗轮杆输入轴之间增设齿轮减速装置,运用简便;并完全可以满足蜗轮蜗杆的使用要求;采用球墨铸铁作为蜗轮的材质,蜗轮成本降低约70%左右,且为一次成型铸造,工艺更为简单。文档编号F16H55/02GK101162044SQ20071019036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正心 申请人:李正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球墨铸铁为材质的蜗轮,其特征在于:当蜗轮(1)与蜗杆(2)的啮合滑动速度降至2米/秒时,该蜗轮采用球墨铸铁材质铸造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心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