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微流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体内细胞处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的三维微环境。传统体外二维细胞培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上述微环境,导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病理过程与体内相差较大。因此,体外提供细胞三维培养体系,实现近生理的细胞微环境是组织工程、器官再造前提。利用水凝胶进行细胞三维培养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等领域。水凝胶通过包裹细胞使细胞处于三维空间,并促进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水凝胶通过模拟细胞外基质为细胞提供合适的物理、化学、机械等微环境,促进细胞维持近生理的生物学功能和组织形态。制备负载细胞的水凝胶的方法包括单纯的水凝胶与细胞混合,可控的3D打印,悬滴法,微流体技术等。单纯将水凝胶与细胞混合,加入到培养皿中常规培养存在细胞分布不均匀,细胞容易坏死,可操控性差。悬滴法操作繁琐,通量低,液滴大小的可控性差;3D打印技术无法实现较小液滴的精确操作,细胞沉降导致细胞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微流控液滴技术可以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微流控芯片和一个负压设备;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一个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一个油相入口,以及一个出口;其中,两个入口分别设有储液池,出口处设有一个收集池;所述负压设备与收集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微流控芯片和一个负压设备;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一个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一个油相入口,以及一个出口;其中,两个入口分别设有储液池,出口处设有一个收集池;所述负压设备与收集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内流体通道的宽度为50-200微米,高度为50-200微米;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水相通道与油相通道以“十”字结构交汇,或以“T”字结构交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的体积100-500微升,所述收集池的体积为1-5毫升。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装置的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配置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混合液,其中,细胞浓度为100-10000个每微升,水凝胶前体质量浓度为0.5-15%;并将该混合液加入到水相的储液池中;(2)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加入到油相的储液池中;(3)将交联剂按照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南,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济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