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类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3D类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09年,荷兰Hubrecht研究所的HansClevers博士证实肠干细胞能够形成类器官,开启了类器官研究的时代。NatureMethods如此评价类器官(Organoids)技术:利用干细胞直接诱导生成三维组织模型,为人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方法,目前对于这种工具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进步中。近年来,该技术不仅在更多种类的组织器官构建中获得了突破,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药物毒理测试等领域也展现出作为组织模型的应用潜力。此次,NatureMethods将其确定为2017年的年度技术,再次凸显了该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未来该领域有望引起全球更大范围的研究热潮。
[0003]因此,近年来3D类器官培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是对尺寸较大的3D类器官进行生物检测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例如:如何获得均一尺寸的3D类器官、培养操作过程中不对类器官造成破坏,等。例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类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培养板本体(1)内设有多个培养孔(100),每个培养孔(100)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并中空的环状结构(101),每个环状结构(101)底面设有阵列的微柱结构(102),所述微柱结构(102)具有上小下大的两段式结构,上方为柱状结构(1021),下方为锥状结构(1022);每四个微柱结构(102)围成的区域的底部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结构的微孔(103),相邻环状结构(101)或者环状结构(101)与培养孔(100)侧壁之间留有加样空隙(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类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本体(1)为矩形,内设有培养孔(100)的数量为6、12、48或96个;所述培养孔(100)的直径为5
‑
40mm,深度为10
‑
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类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101)的外径为4
‑
35mm,内径为2
‑
34.8mm,高度为1
‑
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3D类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博,王南,骆沙曼,李伟,潘玉玲,高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济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