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厚控制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68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厚控制尺,包括立杆和水平装置,所述立杆上垂直固定能够移动的水平装置;所述水平装置包括水平板和套筒,所述水平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一端竖直固定在第一通孔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的上表面,所述立杆一端穿过套筒,所述套筒伸出水平板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立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混凝土浇筑时,该控制尺插入混凝土中,即可快速高效的检测板厚,而且使用方便,随插随用,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A Plate Thickness Control ru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厚控制尺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具体为一种板厚控制尺。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结构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现对结构的尺寸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楼板厚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传统板厚测量常采用柱子钢筋上标注一米线,红外线辅助测量,或在柱子间拉线钢尺辅助测量,在现代的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公共建筑,结构中往往同一层楼板存在多个板厚或者降板区域,同时由于公共建筑跨距过大,单块板浇筑面积较大,传统的板厚测量操作效率较低,而且板厚控制较差,不能满足设计的厚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板厚测量检测效率较低,而且板厚控制较差,不能满足设计的厚度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厚控制尺,包括立杆和水平装置,所述立杆上垂直固定能够移动的水平装置;所述水平装置包括水平板和套筒,所述水平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一端竖直固定在第一通孔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的上表面,所述立杆一端穿过套筒,所述套筒伸出水平板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立杆上;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移动套筒在立杆上的位置,保证水平板下表面与立杆端部垂直距离为待测板厚的设计厚度,在混凝土浇筑时,该控制尺插入混凝土中,即可快速高效的检测板厚,而且使用方便,随插随用,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优选地,所述立杆上还设有第一刻度尺。优选地,所述立杆靠近水平板的下表面一端为锥形状。优选地,所述立杆靠近水平板上表面一端还设有照明装置。优选地,所述立杆的顶端还设有水准器。优选地,所述水平板为圆盘。优选地,所述水平板为正三角盘。优选地,所述水平板上还设有三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均设有小套筒,所述小套筒一端固定在第二通孔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的上表面,所述小套筒内还设有穿过小套筒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一端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能够移动的固定在伸出水平板的小套筒上。优选地,所述测量杆上均设有第二刻度尺。优选地,所述测量杆靠近水平板的下表面一端为锥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移动套筒在立杆上的位置,保证水平板下表面与立杆端部垂直距离为待测板厚的设计厚度,在混凝土浇筑时,该控制尺插入混凝土中,即可快速高效的检测板厚,而且使用方便,随插随用,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2、通过照明装置的设置,保证夜间施工检测时的照明,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3、通过设置三个测量杆,保证该控制尺的稳定性,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板厚控制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厚控制尺,包括立杆1和水平装置2,所述立杆1的下端垂直固定有能够移动的水平装置2;所述水平装置2包括水平板21、套筒22和第一紧固螺栓23,所述水平板21为圆盘或正三角盘,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板21为圆盘,所述水平板21中心位置上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套筒22一端竖直固定在第一通孔(图中未标注)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21的上表面,所述立杆1一端穿过套筒22,所述套筒22伸出水平板21上表面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3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立杆1上,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23移动套筒22在立杆1上的位置,保证水平板21下表面与立杆1的端部垂直距离为待测板厚的设计厚度,在混凝土浇筑时,该控制尺插入混凝土中,即可快速高效的检测板厚,而且使用方便,随插随用,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进一步的,所述立杆1上还设有第一刻度尺3,所述第一刻度尺3的尺寸刻度沿立杆1的底端向上延伸,根据设计板厚要求,将水平板21下表面调至与板厚相同数值的刻度尺位置,即可快速调节水平板21下表面与立杆1的端部垂直距离,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立杆1靠近水平板的下表面一端为锥形状,方便立杆1插入混凝土中,减少作业人员受力,提高检测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立杆1的顶端还设有水准器4,通过水准器4来控制立杆是否竖直,防止立杆倾斜影响测试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23移动套筒22在立杆1上的位置,根据设计板厚要求,将水平板21下表面调至与板厚相同数值的刻度尺位置,即可快速调节水平板21下表面与立杆1的端部垂直距离,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在混凝土浇筑时,该控制尺插入混凝土中,并通过水准器4控制立杆竖直,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如果混凝土表面超过或低于水平板21下表面,证明混凝土浇筑过厚或过薄,需重新整平,如果混凝土表面正好与水平板21齐平,证明混凝土浇筑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这样即可快速高效的检测板厚,而且使用方便,随插随用,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实施例二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水平板21上还均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二通孔上均设有小套筒211,所述小套筒211一端固定在第二通孔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21的上表面,所述小套筒211内还设有穿过小套筒211的测量杆212,所述测量杆212的一端通过第二紧固螺栓213能够移动的固定在伸出水平板21的小套筒211上,所述测量杆212上均设有第二刻度尺5,所述第二刻度尺5的尺寸刻度沿测量杆212的底端向上延伸,所述测量杆212靠近水平板的下表面一端为锥形状;通过设置三个测量杆212,保证该控制尺的稳定性,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再调节接三个测量杆212与水平板21的垂直间距,保证测量杆212上的尺寸刻度与立杆1上的尺寸刻度相同,这样保证三点同为一面,不需要调整水平度,即可快速测量板厚,随插随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实施例三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所述立杆1的上端设有照明装置6,所述照明装置6括沿立杆1对称设置的LED灯61、电池62和开关按钮63,所述电池62设置在立杆1内部,所述开关按钮63设置在立杆侧面,所述LED灯61均连接电池62和开关按钮63;通过照明装置6的设置,保证夜间施工检测时的照明,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厚控制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和水平装置,所述立杆上垂直固定能够移动的水平装置;所述水平装置包括水平板和套筒,所述水平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一端竖直固定在第一通孔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的上表面,所述立杆一端穿过套筒,所述套筒伸出水平板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立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厚控制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和水平装置,所述立杆上垂直固定能够移动的水平装置;所述水平装置包括水平板和套筒,所述水平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一端竖直固定在第一通孔内,另一端伸出水平板的上表面,所述立杆一端穿过套筒,所述套筒伸出水平板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立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厚控制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还设有第一刻度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厚控制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靠近水平板的下表面一端为锥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厚控制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靠近水平板上表面一端还设有照明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厚控制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强邓红亮胡晟王小波占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