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间轴和连接单元的传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61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在机动车辆驱动轴上差速器和侧轴之间,其包括中间轴12,其被支撑以便绕旋转轴A可转动,它的第一端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差速器的输出齿轮31,它的第二端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至少间接地连接到所述侧轴72;可控制的连接单元22,其相对于所述中间轴12同轴地布置并包括具有外板35的联结器罩壳34,其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轴差速器4的差速器壳5,且联结器罩壳34相对于轴承座19,以及具有内板37的联结器毂36绕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其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中间轴12,其中所述外板35和内板37被如此布置,即可以轴向交替并共同形成板组件;联结器罩壳34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差速器壳5延伸到所述轴承座19,且在它的面对差速器的一端,通过第一回转密封件48相对于差速器4的壳体6密封,以及在它的面对轴承座的一端,通过第二回转密封件49相对于所述轴承座19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具有中间轴和连接单元的传动组 件。这样的传动组件起到在机动车辆的轴差速器和侧轴之间传递扭矩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发动机横置的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所,接单元允许分别在轴差 速器的侧轴齿轮之间和机动糊的侧轴之间的扭矩分配的主动控制。
技术介绍
从DE 103 12 347A1的文献中可知,已经存在一种公知的差速器总成,该 差速器总成具有中间轴和用于构成主驱动轴的机动车辆后轴的可控制的连接单 元。DE10 2006 012 218 Al Jif共一种具有用于前轴的变速箱、连接单元和差速 器的传动组件。所述组件包括一中间轴,其是连接轴,且在驱动时,将差动传 动连接于侧轴。为了锁定两个侧轴之间的差动效果,曾^f共过可控制的联结器, 其内板保持架以可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中间轴且其外板保持架以可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至差速器壳。联结器罩壳以可转动固定的方^:撑在联结器壳体内,联结器壳体固定连接于差速器壳体。为了促动所述多板联结器,提供以 球斜面组件形式的致动器,其S3i凸^i接到联结器壳体上的电机控制。戶JM 电动机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从US 5083 986文献中可知,存在一种可控制的联结组件,该组件具有引 导联结器,主联结器,电磁铁,锚盘和斜面机构。M促动所述电磁铁,吸引 所述锚盘,从而引导联结器以闭合的方式加载。结果,所述两^I4面圆盘彼此 相对转动和伸展,从而所述主联结器以闭合的方式加载。举例来说,存在几个 关于联结器组件的申请,艮卩,如在中央差速器的锁定件,轴差速器或转运箱或 所谓的传动轴和后轴差速器之间的连接联结器。US6 109408提供一种對以的电磁可控的联结组件,该联结组件具有引导联 结器和主联结器。其显示了机动车辆的传动轴内的联结组件的不同实施例。通 过闭合联结器,后轴连接于动力传动系统,这也称作'连接"或'一经请求立即响应'的敝。在用于磁性线圈的固定容纳元件内部,戶腿联结躯件被可旋转地 支撑,戶脱容纳元件连接到车身和后轴差速器的壳体。从US 2005/ 0026732 Al可知,存在一种具有中间轴和联结单元的传动组 件。戶腿联结单元包括联结器罩壳,其在驱动时被连接到轴差速器的差速器壳。 所述联结单元布置在两部分的联结器壳体内,所述两部分的联结器壳体用凸缘 连接在,箱体上。在联结器壳体中,提供朝向变速器壳体的轴向通孔以允许 润滑油的流通。因为可用的安装空间小,将主动的锁定系统集成到机动车辆主传动轴往往 比较复杂。此外,连接到所述锁定系统的当前的构件可能必须付出额外费用重 新设计,这将导致不定因素的增加从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间轴和可控制的连接单元的传动 组件,其用于机动车辆的驱动轴,所述组件具有紧凑的设计并可容易地集成到 现有的驱动方案中。目的通过提供一种传动组件获得,所述传动组件用在机动ffi驱动轴 上差速器和侦糊之间,包括中间轴,其被支撑以便绕旋转轴A可转动,它的第 一端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差速器的输出齿轮,它的第二端以转动固定的方 式至少间接itt接到所述侧轴;可控制的连接单元,其相对于所述中间轴同轴地 布置并包括具有外板的联结器罩壳和具有内板的联结器毂,联结器罩壳以转动 固定的方式连接到轴差速器的差速器壳,且联结器罩壳相对于轴承座元件绕旋 转轴可旋转地支撑,联结器毂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中间轴,其中所述 外板和所述内板块被布置以轴向交替并共同形成板组件;联结器罩壳在戶,轴 向上从所述差速器壳延伸到所述轴承座,且在它的面对差速器的一端,3til第 一回回转密封件相对于差速器的壳体密封,以及在它的面对轴承座的一端,通 过第二回转密封件相对于所述轴承座密封,其中所述联结器罩壳形成封闭壳体。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的优点在于具有紧凑的和简单的设计,因而允许其容易 地集成到现有的驱动方案中。因为所述联结器罩壳从差速器壳到轴7承座轴向延 伸并形i^寸闭的壳体,因此不需對壬何额》卜的围纟邻服联结器罩壳的壳体部件。 联结器罩壳本身构成一外壳或壳体。除起外板保持架作用之外,所述联结器罩 壳还具有密封效果,因为,作为壳体的功能其防止污垢进入所述壳体并防止润滑油从所,接单元中泄漏。所述联结器罩壳im包括在外闭合表面面,在它的差速器端,通过第一回转密封件向差速器壳密封,在它的连接端,通过第二 回转密封件向支撑元件密封。戶,术语"回转密封件"指的是垫圈,期各两相对转 动的元件彼此密封。第一回转密封件,更具体地,可以是非接触的轴密封环,第二回转密封件im以密封环的形式提供,其固定连接到所述两个元件即联结器罩壳雜知承座中的一个,并覆盖在所述两元件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例如, 所述密封环可以固定到联结器罩壳的外表面且轴向遍布所述轴承座的圆柱形外表面,从而防止污始iSA戶,环形间隙。根据雌实施例,所艇接单元包括电磁线圈,弓l导联结器,斜面机构和 主联结器,弓l导联结器可以通过电磁线圈控制,斜面机构可以通过引导联结器促动,主联结器可以通近斜面机构促动并包括戶;M联结器罩壳和联结器毂。所述连接单元是有利的因为其包括促动力自我加强的特征,因为为了促动戶皿引 导联结器,只需要相对低的电流,更具体地说,小于3安培的电流。这样低的 电流足够促动所述弓l导联结器,此后其通过斜面机构闭合所述主联结器。不需 要用于促动连接单元的独立电机,目旨组件是有利的。所述联结器罩壳优选包括以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差速器壳上的安装套 管,与安装套管相连的底部,和管状部分,其连接戶腿底部且其自由端相对于 戶脱轴承座密封。根据该雌实施例,戶舰安装套管包括纵向齿,其可以插入 到所述差速器壳的相对应的齿中。该方式允许容易的装配程序并不需要复杂的 壳体接触面。从制造技术观点来看,这是特别有利的,如果所述联结器罩壳被无ilfi腊,更具体的是没有凹口。当然,所述组件的一部分还可以首先^5:地制造,随后再相互连接。此外,所,接单元包括覆盖元件,其密封所述联结器罩壳并可旋转地M31轴承相对于支撑保持架元件沿所述旋转轴支撑它,所述联结器罩壳,所述覆盖元件和所述联结器毂密封一外表面封闭的环形腔。在优 选实施例中,弓l导联结器,斜面机构和戶脱主联结器皮布置在环形室内部且电 磁线圈在环形室外部。根据一雌实施例,戶诚覆就件,-如果在半纵剖面看-是c形的并形成一环形室,其向轴承座打开并在其中布置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被优选固定 到支撑元件上,支撑元件轴向界定所述覆盖元件的腔室并固定连接至糊承座。 更具体的是,所述保持元件由磁性材料制造,所以可以沿所述电磁线圈形成环形磁场。所述覆盖元件优选包括内套筒部分,其通过轴承支撑进而可以相对于 所述支撑元件绕旋转轴转动,所述覆盖元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的支撑元件如此支 撑,即在上述两组件之间形成最小的间隙。替代所述覆盖元件,所述联结器罩 壳还可以通过其管形部分相对于所述轴承座支撑。根据更,的实施例,所述 中间轴,在其远离所述轴差速器的一端,通过轴承相对于所述覆盖元件和所述 轴承座可旋转地支撑,因此其有可旨諫^^f^轴的附加力矩。这戶,联结器毂优选以套管形式提供,所述套管通过纵向齿可旋转地支撑在戶;M中间轴上。向所述联轴节,纵向齿的所述齿径向摆动形成第一轴向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在机动车辆驱动轴上轴差速器和侧轴之间的传动组件,包括:    中间轴(12),其被支撑以便绕旋转轴(A)可转动,它的第一端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轴差速器(4)的输出齿轮(31),它的第二端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至少间接地连接到所述侧轴(72);    可控制的连接单元(22),其相对于所述中间轴(12)同轴地布置并包括具有外板(35)的联结器罩壳(34)和具有内板(37)的联结器毂(36),联结器罩壳(34)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到轴差速器(4)的差速器壳(5),且联结器罩壳(34)绕旋转轴(A)相对于轴承座(19)可旋转地支撑,联结器毂(36)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中间轴(12),其中所述外板(35)和所述内板(37)如此布置,即轴向交替并共同形成板组件;    联结器罩壳(34)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差速器壳(5)延伸到所述轴承座(19),且在它的面对轴差速器(4)的一端,通过第一回转密封件(48)相对于轴差速器(4)的壳体(6)密封,以及在它的面对轴承座(19)的一端,通过第二回转密封件(49)相对于所述轴承座(19)密封,其中所述联结器罩壳(34)形成封闭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奇鲁德克C加斯切T格拉伯曼A格伦瓦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GKN动力传动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