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电路板及包括该硬质电路板的汽车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35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2:47
提供一种硬质电路板,包括:具有基准面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用于设置电子元件的表面;形成在所述基板中的槽,所述槽沿垂直于所述基准面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用于分隔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和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可弯曲部与所述基板。所述可弯曲部件被构造为:所述可弯曲部能够围绕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曲,以使得所述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成预定角度。还提供一种包括该硬质电路板的汽车车灯。

Hard Circuit Board and Automotive Lamp Including Hard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质电路板及包括该硬质电路板的汽车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
,尤其涉及一种硬质电路板及包括该硬质电路板的汽车车灯。
技术介绍
目前,电路板(又称为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或PCB)一般可分为刚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以及软硬结合板。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将电路板安装于异形空间的场合越来越多,例如,汽车电子部件安装场合。在汽车电子部件安装场合,经常出现安装部件形状弯曲(如图1所示的安装部件2)或安装空间不足的情况,此时,如果使用刚性电路板(如图1所示的电路板1),如图1所示,可能导致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10与汽车的特定部件20接触不良,甚至无法接触,从而导致汽车电子部件无法正常工作。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业界通常采用柔性电路板或软硬结合板代替刚性电路板,如图2所示,使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21与汽车的特定部件22能够形成良好接触。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柔性电路板和软硬结合板存在共同的缺点,即生产工序繁多,生产难度大,良品率较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电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硬质电路板,包括:具有基准面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用于设置电子元件的表面;形成在所述基板中的槽,所述槽沿垂直于所述基准面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用于分隔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和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可弯曲部与所述基板,其中,所述可弯曲部件被构造为:所述可弯曲部能够围绕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曲,以使得所述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成预定角度。可选地,所述预定角度被设计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可弯曲部上的电子元件能够与安装所述硬质电路板的安装部件的对应部分接触。可选地,所述槽为U形槽。可选地,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通过所述槽与所述基板分隔开,所述第四侧边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连接。可选地,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可弯曲部的表面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处。可选地,所述硬质电路板包括两个以上的可弯曲部件,所述两个以上的可弯曲部件的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弯曲形成的预定角度相同或不同。可选地,所述硬质电路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可选地,所述电子元件是用于电连接LED的接触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具有灯槽的壳体;LED灯,安装在所述灯槽中;和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LED灯电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是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硬质电路板。可选地,所述汽车车灯为汽车尾灯,其中,所述壳体为安装在尾箱盖上的尾灯壳体,并且所述硬质电路板包括至少6个可弯曲部件,或者,所述壳体为安装在翼子板上的尾灯壳体,并且所述硬质电路板包括至少9个可弯曲部件。通过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即使在安装部件形状弯曲或安装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与安装部件的对应部分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而且,所述硬质电路板的生产工艺能够容易地与现有的刚性电路板生产工艺兼容,需要投入的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大量生产。附图说明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图1是示出传统的刚性电路板安装于安装部件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传统的柔性电路板安装于安装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图3中的硬质电路板安装于安装部件上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硬质电路板的俯视示意图;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的俯视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结构或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硬质电路板安装于安装部件上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30可以包括具有基准面311的基板31和设置在基板31上的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3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硬质电路板包括4个可弯曲部件,但是,应该理解,可弯曲部件的数量可以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硬质电路板可以包括更少数量(例如2个、3个)的可弯曲部件或更多数量(例如5个、6个、8个、10个)的可弯曲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硬质电路板的基板可以是基本刚性的,例如,形成基板的材料可以与形成现有的刚性电路板的材料相同,包括但不限于,酚醛纸质材料、环氧纸质材料、聚酯玻璃毡材料、环氧玻璃布材料等。继续参照图3,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3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可弯曲部321,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用于设置电子元件322的表面3211;形成在基板31中的槽324,所述槽324沿垂直于基准面311的厚度方向(在图3中,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贯穿基板31,用于分隔基板31与可弯曲部321;和连接部326,形成在基板31与可弯曲部321的连接处,用于连接可弯曲部321与基板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弯曲部件32被构造为:可弯曲部321能够围绕连接部326相对于基板31弯曲,以使得可弯曲部321的表面3211相对于基准面311成预定角度θ,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预定角度θ被设计为:使得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32中的每一个的可弯曲部321上的电子元件322能够与安装所述硬质电路板30的安装部件40的对应部分(图4中由42表示的部分)接触。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硬质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弯曲,使得设置在弯曲部件上的电子元件能够与安装部件的对应部分形成良好的接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刚性电路板的问题。而且,仅需要在刚性电路板中形成一些槽,就能生产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能够容易地与现有的刚性电路板生产兼容,需要投入的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大量生产,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柔性电路板或软硬结合板的问题。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中,因弯曲产生的应力较小,而且应力仅集中于连接部处,应力不会传导至电子元件上,从而避免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硬质电路板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可弯曲部件,所述两个以上的可弯曲部件的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弯曲形成的预定角度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例如,如图4所示,硬质电路板30包括4个可弯曲部件32,4个可弯曲部件32的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基准面弯曲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质电路板,包括:具有基准面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用于设置电子元件的表面;形成在所述基板中的槽,所述槽沿垂直于所述基准面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用于分隔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和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可弯曲部与所述基板,其中,所述可弯曲部件被构造为:所述可弯曲部能够围绕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曲,以使得所述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成预定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电路板,包括:具有基准面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用于设置电子元件的表面;形成在所述基板中的槽,所述槽沿垂直于所述基准面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用于分隔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和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弯曲部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可弯曲部与所述基板,其中,所述可弯曲部件被构造为:所述可弯曲部能够围绕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曲,以使得所述可弯曲部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成预定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电路板,其中,所述预定角度被设计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可弯曲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可弯曲部上的电子元件能够与安装所述硬质电路板的安装部件的对应部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质电路板,其中,所述槽为U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质电路板,其中,所述可弯曲部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通过所述槽与所述基板分隔开,所述第四侧边通过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三保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汽车内部控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