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39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激光测量仪主体、安装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气缸、转动组件与夹持组件,安装座设置在激光测量仪主体上表面,第一支撑杆竖直转动装配在安装座上,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与安装座的连接处,转动组件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且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处于激光测量仪主体上方,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一支撑杆远离安装座一端且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夹持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杆靠近滚筒架一侧且垂直于第二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操作人员动作、节省操作人员体力的效果。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laser te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测量仪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测量仪是一种使用激光对物体进行测量的一种仪器,在滚轮制作过程中,使用注塑成型的滚轮在成型之后,需要使用激光测量仪对滚轮进行是否偏心的测量。现有的激光测量仪在测量滚轮是否偏心时,首先操作人员手动将滚轮拿起放置到滚筒架上,激光测量仪的滚筒架转动带动滚轮转动,同时手动推动滚筒架将滚轮推进激光区,通过滚轮转动时是否偏心将激光挡住来确定滚轮是否偏心,即激光从滚轮表面照射过去,如果滚轮偏心,激光就会被滚轮挡住,如果滚轮不偏心,激光就不会被滚轮挡住,在测量的过程中同时推动滚筒架对滚轮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激光测量仪在检测完滚轮是否偏心之后,人工手动将滚轮从激光测量仪的滚筒架上拿下,重新在滚筒架上摆上新的滚筒进行测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滚轮在需要测量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滚轮放在滚筒架上,之后才能开始测量,随着测量工作的进行,人工手动放置滚轮这个动作需要操作人员一直进行,操作人员需要做的动作较多,比较耗费操作人员的体力,时间长了操作人员容易疲乏,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具有自动放置滚轮在滚筒架上、减少操作人员动作、节省操作人员体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激光测量仪主体、安装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气缸、转动组件与夹持组件,所述激光测量仪主体包括激光照射部、滚筒架与支架,所述激光照射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激光照射部上表面设置有U形槽,所述U形槽中照射出激光,所述滚筒架滑动装配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滚筒架穿过所述U形槽,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激光照射部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转动装配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安装座的连接处,所述转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处于所述滚筒架上方,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安装座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所述滚筒架一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第二支撑杆处于所述滚筒架上方时与所述滚筒架位置相对,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轮需要检测时,首先夹持组件在激光照射仪主体之外夹持住滚轮,然后在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将夹持组件沿着第一支撑杆升高,之后又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第一支撑杆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到滚筒架的上方,接着又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杆沿着第一支撑杆下降,使得夹持组件向靠近滚筒架的方向靠拢,将滚轮放置到滚筒架上进行测量,滚轮放置好之后夹持组件在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气缸的带动下沿着第一支撑杆上升,之后第一支撑杆又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将夹持组件与第二支撑杆转离滚筒架,又重新开始新的一轮夹持滚轮去测量的动作,与现有的操作人员人工手动将滚轮放置到滚筒架上相比,此种方式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用手将滚轮放置到滚筒架上,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与第二气缸,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处于所述空腔中,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空腔中,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齿条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推动齿条运动,齿条运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齿轮转动就可以达到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的目的,在第一气缸伸缩时,第一支撑杆就可以自动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处于所述空腔外的部分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与辅助杆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杆在转动时不易发生晃动,同时规范了第一支撑杆的运动路径,第一滑块的设置,方便辅助杆与第一滑槽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子与第三气缸,所述夹子包括手柄端与夹持端,所述手柄端的一瓣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所述手柄端另一瓣上,所述第三气缸推动所述手柄端运动,所述夹持端呈弧形,通过所述第三气缸推动所述手柄端控制所述夹持端的开合夹持所述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子的设置方便夹持滚轮,第三气缸的设置,使得夹子在夹持滚轮是可以通过第三气缸实现自动控制,不需要手动将夹子打开,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子中的所述夹持端内侧设置有防滑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层的设置,提升了夹子夹持位置的摩擦力,使得夹子在进行夹持动作时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夹持时会更加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夹子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夹持组件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第四气缸就可以推动夹持组件沿着第二支撑杆运动,夹持组件就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夹持组件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夹持的动作,第四气缸的设置,使得夹持组件的运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架包括滚筒与U形架,所述滚筒设置在所述U形架两端之间,所述U形架远离所述滚筒一端设置有丝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设置在U形架两端之间,U形架不会对滚筒的运动产生阻碍,方便滚筒转动,丝杆与电机的设置,使得滚筒架的运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推动滚筒架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只有四分之一的圆周有齿,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九十度就可以将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到所述滚筒架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只有四分之一的圆周有齿,使得齿轮在时只能转动九十度,满足了第一支撑杆的转动要求,同时省却了制作齿轮另外四分之三齿的材料,节省了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滚轮需要检测时,首先夹持组件在激光照射仪主体之外夹持住滚轮,然后在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将夹持组件沿着第一支撑杆升高,之后又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第一支撑杆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到滚筒架的上方,接着又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杆沿着第一支撑杆下降,使得夹持组件向靠近滚筒架的方向靠拢,将滚轮放置到滚筒架上进行测量,滚轮放置好之后夹持组件在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气缸的带动下沿着第一支撑杆上升,之后第一支撑杆又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将夹持组件与第二支撑杆转离滚筒架,又重新开始新的一轮夹持滚轮去测量的动作,与现有的操作人员人工手动将滚轮放置到滚筒架上相比,此种方式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用手将滚轮放置到滚筒架上,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测量仪主体(1)、安装座(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气缸(5)、转动组件(6)与夹持组件(7),所述激光测量仪主体(1)包括激光照射部(11)、滚筒架(12)与支架(13),所述激光照射部(11)设置在所述支架(13)上,所述激光照射部(11)上表面设置有U形槽(111),所述U形槽(111)中照射出激光,所述滚筒架(12)滑动装配在所述支架(13)上,所述滚筒架(12)穿过所述U形槽(111),所述安装座(2)设置在所述激光照射部(11)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3)竖直转动装配在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转动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所述安装座(2)的连接处,所述转动组件(6)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3)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4)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所述第二支撑杆(4)处于所述滚筒架(12)上方,所述第一气缸(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远离所述安装座(2)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靠近所述滚筒架(12)一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所述夹持组件(7)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处于所述滚筒架(12)上方时与所述滚筒架(12)位置相对,所述夹持组件(7)用于夹持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测量仪主体(1)、安装座(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气缸(5)、转动组件(6)与夹持组件(7),所述激光测量仪主体(1)包括激光照射部(11)、滚筒架(12)与支架(13),所述激光照射部(11)设置在所述支架(13)上,所述激光照射部(11)上表面设置有U形槽(111),所述U形槽(111)中照射出激光,所述滚筒架(12)滑动装配在所述支架(13)上,所述滚筒架(12)穿过所述U形槽(111),所述安装座(2)设置在所述激光照射部(11)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3)竖直转动装配在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转动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所述安装座(2)的连接处,所述转动组件(6)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3)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4)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所述第二支撑杆(4)处于所述滚筒架(12)上方,所述第一气缸(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远离所述安装座(2)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靠近所述滚筒架(12)一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所述夹持组件(7)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处于所述滚筒架(12)上方时与所述滚筒架(12)位置相对,所述夹持组件(7)用于夹持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齿轮(61)、齿条(62)与第二气缸(63),所述齿轮(6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靠近所述安装座(2)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3)靠近所述安装座(2)一端处于所述空腔中,所述齿条(6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的空腔中,所述齿轮(61)与所述齿条(62)啮合,所述第二气缸(63)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二气缸(63)与所述齿条(62)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激光检测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士斌
申请(专利权)人:力德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