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748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包括顶盖后横梁,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设有凹筋,所述凹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的最高点设有方孔,所述顶盖后横梁上设有涂减震胶筋条,所述涂减震胶筋条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分别通过凹筋、第一通孔、方孔和第二通孔来改善顶盖后横梁的排气,有利于沥液充分,提高电泳漆膜厚度同,提高电泳效果。

A Top Cross Beam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Thickness of Electrophoretic Paint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顶盖横梁,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
技术介绍
顶盖后横梁是车身结构件,用于连接侧围、天窗加强框等零件,是影响整车扭转刚度、模态的重要零件,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顶盖后横梁总成最高点处无法排气,导致顶盖后横梁沥液不充分,电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包括顶盖后横梁,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设有凹筋,所述凹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的最高点设有方孔,所述顶盖后横梁上设有涂减震胶筋条,所述涂减震胶筋条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筋的宽度为26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孔的尺寸为33.5mm×1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均为6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两侧设有沥液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沥液通道的宽度为7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两侧设有铰链加强板,所述铰链加强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为1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侧壁设有四组对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分别通过凹筋、第一通孔、方孔和第二通孔来改善顶盖后横梁的排气,有利于沥液充分,提高电泳漆膜厚度同,提高电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A。图3是本技术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的铰链加强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的侧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包括顶盖后横梁1,所述顶盖后横梁1的中部设有凹筋2,所述凹筋2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顶盖后横梁1的中部的最高点设有方孔3,所述顶盖后横梁1上设有涂减震胶筋条5,所述涂减震胶筋条5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6。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凹筋2的宽度为26mm。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方孔3的尺寸为33.5mm×15mm。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6的直径均为6mm。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顶盖后横梁1的两侧设有沥液通道7。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沥液通道7的宽度为7mm。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顶盖后横梁1的两侧设有铰链加强板,所述铰链加强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8,可以保证顶盖后横梁腔体与D柱接头贯通。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三通孔8的直径为15mm。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顶盖后横梁1的侧壁设有四组对开孔9,所述顶盖后横梁包括顶盖后横梁内板和顶盖后横梁外板,在顶盖后横梁内板和顶盖后横梁外板开对开孔9,保证液体流通顺畅;并且,对开孔9具有减重作用。如图1至图5所示,在顶盖后横梁内板和顶盖后横梁外板最低点出布置沥液通道7,保证液体顺畅排出。如图1至图5所示,在顶盖后横梁1最高点增加方孔3,在顶盖后横梁1中部增加凹筋2,可以保证气体能够往车前流出。如图1至图5所示,在涂减震胶筋条5两侧布置第二通孔6充当排气孔,保证剩余气体能够流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顶盖后横梁1最高点处各区域贯通,排气效果好。2、顶盖后横梁1X向布置4组对开孔9,液体流通顺畅,并且,具有减重作用。3、顶盖后横梁1腔体最低点布置足够沥液通道7,液体流出顺畅。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后横梁,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设有凹筋,所述凹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的最高点设有方孔,所述顶盖后横梁上设有涂减震胶筋条,所述涂减震胶筋条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后横梁,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设有凹筋,所述凹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中部的最高点设有方孔,所述顶盖后横梁上设有涂减震胶筋条,所述涂减震胶筋条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筋的宽度为2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孔的尺寸为33.5mm×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泳漆膜厚度的顶盖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均为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福韦政办许冰林茂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