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小倾角传动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72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倾角传动齿轮箱,包括箱体、与箱体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主动齿轮和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入轴之间形成夹角,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一个为非渐开线齿轮,另一个为渐开线齿轮,主动齿轮的齿面是从动齿轮的齿面的共轭,本发明专利技术齿轮副能够形成线啮合方式,承载能力强,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并且传动噪音低、结构简单、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小倾角传动齿轮箱
技术介绍
齿轮箱是机械传动中必不可少的装置,按结构区分主要分为平行轴传动和 交错轴传动。平行轴传动布置的齿轮箱在机械传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用的 最多的传动形式,它主要是圆柱齿轮传动;交错轴传动是空间齿轮传动形式, 包括锥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这两种传动形式基本涵盖了齿轮传动的所有 应用形式。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在高速包装机械、快速游艇、精密传动、机 器人等领域渐渐出现了一种两传动轴成一极小夹角的齿轮传动形式,即小倾角 传动。现有技术中,小倾角传动结构中,齿轮啮合副齿轮齿面为渐开线齿面, 所以该传动为点啮合,承载能力低,传动误差大,使用寿命短,大大限制了小 倾角传动的应用。因此,需要一种承载能力强,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的小 倾角齿轮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倾角传动齿轮箱,承载能力强,传 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并且传动噪音低、结构简单、体积小。本专利技术的小倾角传动齿轮箱,包括箱体、与箱体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 动力输出轴、主动齿轮和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入轴之间形成夹角,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 轮一个为非渐开线齿轮,另一个为渐开线齿轮,主动齿轮的齿面是从动齿轮的 齿面的共轭。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轴向变齿厚齿轮; 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轴套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轴套间隙配合 套在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齿轮以轴向可移动圆周方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轴套上; 所述轴套内圆周和动力输出轴外圆周分别设置至少1条正对的螺旋展开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轴套和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设置在凹槽内的 球形滚动体在圆周方向啮合;传动过程中,球形滚动体产生的轴向分力使变齿 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消除侧隙;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两侧分别设置具有预紧力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轴套上位于从动齿轮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块,所述弹簧套在轴 套上, 一端靠在定位块上,另一端紧顶从动齿轮;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 进一步,还包括与箱体转动配合的中间轴,所述主动齿轮在圆周方向固定 设置在中间轴上,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两个初级主动齿轮, 中间轴上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两个分别与两个初级主动齿轮啮合的初级从动齿 轮;进一步,所述两个初级从动齿轮设置在主动齿轮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小倾角传动齿轮箱,采用渐开线齿轮与非 渐开线齿轮的共轭齿面进行啮合,形成线啮合方式,承载能力强,传动误差小, 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并且传动噪音低、结构简单、体积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面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倾角 传动齿轮箱,包括箱体7、与箱体7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5以及动力输出轴1、 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5上的主动齿轮6和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 动力输出轴1上的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8啮合,动力输出轴1和 动力输入轴5之间形成夹角,主动齿轮6为非渐开线齿轮,从动齿轮8为渐开 线齿轮,主动齿轮6的齿面是从动齿轮8的齿面的共轭,保证齿轮副能够形成 线啮合;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8均为轴向变齿厚齿轮,可有效消除齿轮啮合 副的侧隙,消除运行噪声,提高传动精度;从动齿轮8通过轴套3设置在动力输出轴1上,所述轴套3间隙配合套在 动力输出轴1上,从动齿轮8通过花键以轴向可移动圆周方向固定的方式设置 在轴套3上;轴套3内圆周和动力输出轴1外圆周分别设置正对的螺旋展开的 凹槽,所述凹槽为三条均布;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轴套3和动力输出轴1 之间通过设置在凹槽内的球形滚动体2在圆周方向啮合,该螺旋展开的凹槽的 旋向根据设计输入转动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为一级传动时,当动力输入轴5的 设计转向为由左向右看为逆时针时,从动齿轮8为顺时针旋转,并且从动齿轮8 的齿厚从右向左逐渐变小,此时凹槽为左旋,从而保证球形滚动体在传动的过 程中对轴套的轴向分力始终指向从动齿轮8的小端方向(图中向左方向),当然, 当动力输入轴5的设计转向由左向右看为顺时针时,其它条件不变,则凹槽为 右旋;如果从动齿轮8的齿厚从右向左逐渐变大,则凹槽为左旋;因此,根据 从动齿轮传动过程中的旋转方向和变齿厚的方向,凹槽的螺旋展开方向不同; 本实施例中,球形滚动体2为钢球,传动过程中,由于动力输出轴l对球形滚 动体2向左的轴向反作用分力,使球形滚动体2带动轴套3产生向左轴向位移,轴套3上位于从动齿轮8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块9,本实施例中固定块9为内螺纹 圆环,通过螺纹旋在轴套3上,具有预紧力的弹簧4套在轴套3上, 一端靠在 定位块9上,另一端紧顶从动齿轮8,轴套3向左的轴向移动使定位块9压紧右 边的弹簧4,从而推动从动齿轮8向左产生轴向位移,能够使变齿厚的主动齿轮 6和从动齿轮8消除侧隙;停止工作时球形滚动体2对轴套3的轴向力消失,右 边的弹簧4放松,在左右两个弹簧4的共同作用下,从动齿轮8能够及时回位, 避免齿轮副啮合过紧,提高传动效率。 实施例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倾角 传动齿轮箱,包括箱体7、与箱体7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5以及动力输出轴1、 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5上的主动齿轮6和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 动力输出轴1上的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8啮合,动力输出轴1和 动力输入轴5之间形成夹角,主动齿轮6为非渐开线齿轮,从动齿轮8为渐开 线齿轮,主动齿轮6的齿面是从动齿轮8的齿面的共轭,保证齿轮副能够形成 线啮合,从而提高承载能力,增加使用寿命;还包括与箱体7转动配合的中间轴10,主动齿轮6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中 间轴10上,所述动力输入轴5上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两个初级主动齿轮11,中 间轴10上在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两个分别与两个初级主动齿轮11啮合的初级从 动齿轮12;两个初级从动齿轮12设置在主动齿轮6的两侧;本实施例为两级传 动,能实现较大传动比的小倾角传动;第一级传动为两个初级主动齿轮ll分别 与两个初级从动齿轮12啮合,实现第一级减速;第二级传动为非渐开线变齿厚 主动齿轮6与渐开线变齿厚从动齿轮8实现小倾角线啮合,将动力输出;由于从动齿轮8为倾斜安装,占用空间大,不易减小体积,所以在第一级 传动中分别采用两个初级主动齿轮11分别与两个初级从动齿轮12啮合通过功 率分流减小第一级传动的体积,从而縮小齿轮箱的体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小倾角传动齿轮箱,包括箱体(7)、与箱体(7)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5)以及动力输出轴(1)、主动齿轮(6)和设置在动力输出轴(1)上的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倾角传动齿轮箱,包括箱体(7)、与箱体(7)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5)以及动力输出轴(1)、主动齿轮(6)和设置在动力输出轴(1)上的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动力输出轴(1)和动力输入轴(5)之间形成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8)一个为非渐开线齿轮,另一个为渐开线齿轮,主动齿轮(6)的齿面是从动齿轮(8)的齿面的共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才朝张磊王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