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45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包括电动主轴、主动齿圈、齿轮及打磨头;主动齿圈为内齿圈,主动齿圈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内齿;齿轮为外齿轮,齿轮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外齿;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的内径;齿轮的外齿啮合传动于主动齿圈的内齿;电动主轴驱动连接于主动齿圈,齿轮连接于打磨头;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其一是齿轮绕主动齿圈的轴线随着主动齿圈旋转,其二是齿轮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如此,通过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使打磨头不断改变打磨方向,解决了打磨头在同心旋转产生旋转痕迹的问题,同时,其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率。

An Electric Planet Grinding Hea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打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日用五金件和要求较高的手机外壳,家用电器的表面要求越来越高;在日用五金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某些零件进行抛光加工表面处理,和手机外壳的表面进行抛光加工;而且,目前的打磨都是采用气动打磨头,气动耗气量大成本高和低转速无力,打磨噪音大,以及,电动打磨机都是同心旋转,会留下打磨痕迹。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其通过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使打磨头不断改变打磨方向,解决了打磨头在同心旋转产生旋转痕迹的问题,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包括有电动主轴、主动齿圈、齿轮以及打磨头;其中:所述主动齿圈为内齿圈,所述主动齿圈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内齿;所述齿轮为外齿轮,所述齿轮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外齿;所述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的内径;所述齿轮的外齿啮合传动于主动齿圈的内齿;所述电动主轴驱动连接于主动齿圈,所述齿轮连接于打磨头;所述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其一是齿轮绕主动齿圈的轴线随着主动齿圈旋转,其二是齿轮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连接有用于安装打磨头的底盘联接器,所述底盘联接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打磨头具有磨头底盘,磨头底盘上设置有联接位,底盘联接器的连接孔适配于磨头底盘的联接位以形成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的上、下端分别装设有齿轮上轴承、齿轮下轴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上轴承、齿轮下轴承均开设有螺孔,所述齿轮还设置有联接螺杆,联接螺杆的两端分别适配于前述齿轮上轴承、齿轮下轴承的螺孔以将齿轮上轴承、齿轮下轴承可拆装式组装于齿轮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动齿圈配置有用于定位主动齿圈的齿圈固定座,所述齿圈固定座连接有主轴安装部,所述主轴安装部适配于电动主轴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轴安装部可拆装式适配于电动主轴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圈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主动齿圈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还设置有螺丝,螺丝依次连接第一、第二螺纹孔以形成主动齿圈的定位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的内径且大于主动齿圈的内径的二分之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动齿圈的内齿数多于齿轮的外齿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动齿圈的内齿数为12个,所述齿轮的外齿数为10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使打磨头不断改变打磨方向,解决了打磨头在同心旋转产生的旋转痕迹,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率;以及,齿形的巧妙设计,使得齿轮只能围绕主动齿圈的内齿圈的边缘旋转,解决了打磨头在同心旋转产生旋转痕迹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打磨机打磨成本高、低转速无力和打磨时噪音大的缺点。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电动主轴20、主动齿圈21、齿圈固定座30、齿轮31、齿轮上轴承32、齿轮下轴承33、联接螺杆34、底盘联接器35、磨头底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包括有电动主轴10、主动齿圈20、齿轮30以及打磨头40;其中:所述主动齿圈20为内齿圈,所述主动齿圈20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内齿;所述齿轮30为外齿轮,所述齿轮30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外齿;所述齿轮30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20的内径;优选地,所述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的内径且大于主动齿圈的内径的二分之一。所述齿轮30的外齿啮合传动于主动齿圈20的内齿;所述电动主轴10驱动连接于主动齿圈20,所述齿轮30连接于打磨头40;所述齿轮30在主动齿圈20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其一是齿轮30绕主动齿圈20的轴线随着主动齿圈20旋转,其二是齿轮30绕自身的轴线旋转;此处,所述主动齿圈的内齿数多于齿轮的外齿数,例如:所述主动齿圈20的内齿数为12个,所述齿轮30的外齿数为10个。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30连接有用于安装打磨头的底盘联接器,所述底盘联接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打磨头具有磨头底盘,磨头底盘上设置有联接位,底盘联接器的连接孔适配于磨头底盘的联接位以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齿轮30的上、下端分别装设有齿轮上轴承31、齿轮下轴承32;所述齿轮上轴承31、齿轮下轴承32均开设有螺孔;还设置有联接螺杆33,联接螺杆33的两端分别适配于前述齿轮上轴承31、齿轮下轴承32的螺孔以将齿轮上轴承31、齿轮下轴承32可拆装式组装于齿轮30上。考虑到主动齿圈20与齿轮30的组装连接,所述主动齿圈20配置有用于定位主动齿圈20的齿圈固定座21,所述齿圈固定座21连接有主轴安装部,所述主轴安装部适配于电动主轴10上;所述主轴安装部可拆装式适配于电动主轴10上;此处,所述齿圈固定座21与主动齿圈20通过螺丝组装连接;所述齿圈固定座2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主动齿圈20设置有若干第二螺纹孔,通过一螺丝连接第一、第二螺纹孔以形成主动齿圈20与齿圈固定座21的定位连接;优选地,所述若干第一螺纹孔沿齿圈固定座21的顶端面周向间距式布置,若干第二螺纹孔沿主动齿圈20的顶端面周向间距式布置。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使打磨头不断改变打磨方向,解决了打磨头在同心旋转产生的旋转痕迹,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率;以及,齿形的巧妙设计,使得齿轮只能围绕主动齿圈的内齿圈的边缘旋转,解决了打磨头在同心旋转产生旋转痕迹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打磨机打磨成本高、低转速无力和打磨时噪音大的缺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动主轴、主动齿圈、齿轮以及打磨头;其中:所述主动齿圈为内齿圈,所述主动齿圈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内齿;所述齿轮为外齿轮,所述齿轮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外齿;所述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的内径;所述齿轮的外齿啮合传动于主动齿圈的内齿;所述电动主轴驱动连接于主动齿圈,所述齿轮连接于打磨头;所述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其一是齿轮绕主动齿圈的轴线随着主动齿圈旋转,其二是齿轮绕自身的轴线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动主轴、主动齿圈、齿轮以及打磨头;其中:所述主动齿圈为内齿圈,所述主动齿圈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内齿;所述齿轮为外齿轮,所述齿轮具有若干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外齿;所述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圈的内径;所述齿轮的外齿啮合传动于主动齿圈的内齿;所述电动主轴驱动连接于主动齿圈,所述齿轮连接于打磨头;所述齿轮在主动齿圈传动作用下,同时产生两种旋转动作,其一是齿轮绕主动齿圈的轴线随着主动齿圈旋转,其二是齿轮绕自身的轴线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连接有用于安装打磨头的底盘联接器,所述底盘联接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打磨头具有磨头底盘,磨头底盘上设置有联接位,底盘联接器的连接孔适配于磨头底盘的联接位以形成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上、下端分别装设有齿轮上轴承、齿轮下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行星打磨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轴承、齿轮下轴承均开设有螺孔,所述齿轮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彪於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昱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