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28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幅降低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常常发生的冲击声、冲击力从而来延长链条寿命的无声链。无声链(100)中,在一对引导链片之间(111)架设啮合销(140),该啮合销(140)在形成于引导列链片(110)上的外侧啮合面(112a)的啮合开始之前与链轮抵接,吸收并缓和施加到引导链片(111)的负荷的开口状变形容许部(111a),形成于引导链片,容许链轮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的抵接的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形成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侧侧,吸收并缓和施加到铰接列链片的负荷的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形成于铰接列链片,外侧啮合面(112a、121a)开始与链轮啮合后一边就位一边传输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机床等的动力传输机构和输送机构等装置中 的无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通过将其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和凸轮 轴之间的动力传输来降低链轮啮合时发生的噪音并且提高链条寿命的 构造的无声链。
技术介绍
以往,无声连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连结引 导链节列和铰接链节列而构成的,其中上述引导链节列由 一对引导链片 和多个配置于该一对引导链片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由多个铰接列链片构成,作为这种无声连人们已知有下述的无声链,即 以一对啮合部各自的外侧啮合面就位于链轮轮齿上的链片的靠后的连 结销为中心相对转动,链片的靠前的啮合部的内侧啮合面,和该链片后 续的链片的靠前的啮合部的内侧啮合面,分别与链轮轮齿顺次干涉并一 边在链轮轮齿滑动一边传输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54144号公报(第1页、图1)然而,上述以往的无声链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虽然无声链利用内 侧啮合面降低在与链轮轮齿啮合时常常发生的滑动声,但并没有充分考 虑到常常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发生的冲击声、沖击力,因此无法实 现进一步低噪音化的要求,并且,存在被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常常 发生的沖击力集中作用的内侧啮合面发生早期磨损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幅降低常常在与链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发 生的冲击声、冲击力来延长链条寿命的无声链。本技术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 一种无声 链,其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连接引导链节列和铰3接链节列,上述引导链节列由一对引导链片和多个配置于该一对引导链片 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由多个铰接列链片构成,分别形 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和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开始啮合后一边 就位一边传输动力,在上述一对引导链片之间架设啮合销,该啮合销在 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啮合开始之前与链轮抵接,开口状 变形容许部按照将啮合销的非抵接侧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引导链片, 上述开口状变形容许部吸收并援和在上述啮合销与链轮抵接时发生的 施加到引导链片的负荷,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的 外侧啮合面侧,上述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在上述啮合销与链轮抵接后容 许链轮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抵接,弯曲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上述 啮合销的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铰接列链片,上述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吸 收并緩和形成于上述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抵接时所发生的 施加到铰接列链片的负荷。并且,本技术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无声链的构成 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引导链片、引导列链 片和铰接列链片的链片形状形成为分别在链条长度方向前后对称。另夕卜,本技术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或2涉及的无声链的 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引导列链片的啮合 销退让部和铰接列链片的弯曲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上述啮合销包围的方 式以重叠状态设置。再者,本技术方案4涉及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意一项涉及 的无声链的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引导链 片的强度比上述引导列链片、铰接列链片的强度相对小。本专利技术的无声链,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将引 导链节列和铰接链节列连结,上述引导链节列由一对引导链片和多个配置 于该一对引导链片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由多个铰接列 链片构成,由此,分别形成在引导列链片和铰接列链片上的外侧啮合面能 够与链轮开始啮合后一边就位一边传输动力,并且通过下述特有的构成可 以起到特别的效果。本技术方案1涉及的无声链,在一对引导链片之间架设啮合销,该啮合销在形成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啮合开始之前与链轮抵接,开 口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啮合销的非抵接侧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引导 链片,上述开口状变形容许部吸收并緩和在啮合销与链轮抵接时发生的 施加到引导链片的负荷,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形成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 啮合面侧,上述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在啮合销与链轮抵接后容许链轮与 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的抵接,由此,在啮合销先于引导列链片的外 侧啮合面与链轮轮齿抵接时,引导链片的开口状变形容许部在啮合销的 非抵接侧弯曲,吸收并緩和施加到引导链片的负荷并且发挥緩冲作用, 接着,通过该引导链片的开口状变形容许部的弯曲,使啮合销退让到啮 合销退让部内并且使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轮齿抵接,因此,发生的冲击声、冲击力,并且通过抑制在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常常 发生的磨损,可以延长链条寿命。另外,弯曲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啮合销的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铰 接列链片,上述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吸收并緩和形成于铰接列链片的外侧 啮合面与链轮抵接时所发生的施加到铰接列链片的负荷,由此,按照当 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轮齿抵接时将啮合销的附近包围的方 式形成的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弯曲,从而吸收并緩和铰链列链片的负荷并 且发挥緩冲作用,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在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 轮轮齿开始啮合时常常发生的冲击声、冲击力,并且通过抑制在铰接列 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常常发生的磨损,可以延长链条寿命。并且,本技术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无声链所起 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将引导链片、引导列链片和铰接列链片的链片形状 形成为分别在链条长度方向前后对称,由此,在组装链条时,可以随意 组装而不用识别链片的各个表背面,因此可以简便地实现链条组装。另外,本技术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l或2涉及的无声链 所起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列链片的啮^4肖退让部和铰接列链片的弯曲状变 形容许部,按照将啮合销包围的方式以重叠状态i殳置,由此,当引导列链 片的外侧啮合面或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各自与链轮轮齿啮合之时, 引导列链片的啮合销退让部和铰接列链片的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可以吸 收并緩和施加到引导列链片或铰接列链片的负荷并且发挥緩冲作用。再者,本技术方案4涉及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涉 及的无声链所起效果的基础上,上述引导链片的强度比引导列链片、铰 接列链片的强度相对小,由此,在啮合销先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 与链轮轮齿抵接时,引导链片的开口状变形容许部不仅易于更进一层发 挥緩沖作用,降低沖击声、冲击力,而且引导链片能够吸收并緩和因引 导列链片、铰接列链片的固有频率引起的振动噪音。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声链的概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无声链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X-X线表示的无声链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Y-Y线表示的无声链的侧剖视图。图5是图2中Z-Z线表示的无声链的侧剖视图。图6是引导链片的放大图。图7是引导列链片的放大图。图8是铰接列链片的放大图。符号说明100…无声链;110…引导链节列;120…铰接链节列;111…引导链片; 111a…开口状变形容许部;111c…销孔;112…引导列链片;112a…外侧 嗜合面;112b…啮合销退让部;112c…销孔;121…铰接列链片;121a… 外侧啮合面;121b…弯曲状变形容许部;121c…销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无声链,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将引 导链节列和铰接链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声链,其通过连结销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且弯曲自由地将引导链节列和铰接链节列连结,上述引导链节列由一对引导链片和多个配置于该一对引导链片之间的引导列链片构成,上述铰接链节列由多个铰接列链片构成,分别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和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开始啮合后一边就位一边传输动力,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引导链片之间架设啮合销,该啮合销在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啮合开始之前与链轮抵接, 开口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上述啮合销的非抵接侧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引导链片 ,上述开口状变形容许部吸收并缓和在上述啮合销与链轮抵接时发生的施加到引导链片的负荷, 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形成于上述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侧,上述弯曲状啮合销退让部在上述啮合销与链轮抵接后容许链轮与引导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抵接, 弯 曲状变形容许部按照将上述啮合销的附近包围的方式形成于铰接列链片,上述弯曲状变形容许部吸收并缓和形成于上述铰接列链片的外侧啮合面与链轮抵接时所发生的施加到铰接列链片的负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胜敏森本孝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